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问题导读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原子弹、导弹、火箭、卫星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探究、例证、分析、和归纳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的科技成就,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课前导读】
(一)“两弹一星”:
1.原子弹:______年____月____日,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影响: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也打破了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导弹:______年____月,我国设计的_____________导弹试飞成功;______年____月,中近程地地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3.卫星:______年,我国用________________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4.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_____”往返成功,中国成为继 、 之后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籼型杂交水稻:
5.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_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 ____,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他又在实践中提出了____________新理论,实现了____ ____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导读 —评价单答案:
1. 1964 10 16 原子弹。我国的国防力量 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维护世界和平。
2. 1964 6 中近程地地 1966 10。
3. 1970 长征号运载 东方红1号 五。
4. 1999 神舟一号 2003 神舟五号 苏联 美国 三。
5. 袁隆平 1973 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水稻杂交 水稻育种 杂交水稻之父。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问题训练 —评价单
班 级 姓 名
一、选择题
1.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 ( )
A.1961年 B.1962年 C.1963年 D.1964年
3. 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4. 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如图)。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5. 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A.第一个 B.第三个 C.第五个 D.第七个
6. 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7.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用杰出文学家和科学家等知名人士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具有历史性的意义。1999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巴金、陈景润、袁隆平3位杰出文学家和科学家获此殊荣,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这其中的袁隆平的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 )
A.创作了感染几代人的巨著《家》、《春》、《秋》等,为近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B.在证明“哥特巴赫猜想”中取得突破性成就,被誉为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人
C.在世界上率先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以毕生精力投入中国的核试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
8.“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意义是( )
①证明了科学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②使我国杂交水稻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③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途径 ④使我国西北地区成为水稻高产稳产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成功发射第一颗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升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现在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已推广到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请回答:
⑴籼型杂交水稻技术是谁最早培育成功的?他因此获得了怎样的称号?
⑵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三、简答题
12. 列举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的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训练 —评价单答案:
1.C 2.D 3.B 4.B 5.C 6.D 7.C 8.A 9.D 10.A
11. ⑴籼型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⑵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说明了我国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进一步说明了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 原子弹成功爆炸;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问题生成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一、合作探究题:
1.建国以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当年在经济困难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两弹一星”,特别是“两弹”根本用不上用场,你认为有必要吗
3.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
4.列举本课中涉及到的重大科技成果。
二、我的生成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生成 —评价单答案:
1.建国以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1)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
(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代表了我国当时科技达到的先进水平,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4.重大科技成果:
(1)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3)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
(6)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原子弹、导弹、火箭、卫星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探究、例证、分析、和归纳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的科技成就,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领域里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取得了满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国际地位,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成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什么是“两弹一星”?
2.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3.说说人造卫星的研制情况。
4.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两弹一星”现在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但最初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例如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和氢弹同属杀伤力巨大的核武器,后来把二者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导弹是携带以上核武器对攻击目标实施打击的运载工具,原子弹和氢弹要借助导弹才能发射出去。“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所以,“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人造卫星的研制情况:
(1)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此后,我国多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还成功地运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三颗不同用途的卫星发射到太空。
(3)又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将卫星收回地面。
(4)我国还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
(5)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6)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7)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
4.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建国以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当年在经济困难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两弹一星”,特别是“两弹”根本用不上用场,你认为有必要吗
3.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
4.列举本课中涉及到的重大科技成果。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2.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人民才能过安宁的生活,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这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一项项科技成果无不令我们欢呼雀跃,但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应不断的创新、发展。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让我们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感动中国、震撼世界!
【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 —评价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