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象》教案
教学背景:
本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回音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体验、感受、创造、表现音乐的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教学课题:
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四课《两只小象》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四课《两只小象》,教育对象是一年级小学生,该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很强。
《两只小象》
是一首三拍子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象用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玩耍的场面,教育学生要像小动物们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认识各种动物,并说出其名称。(2)学会唱《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2、能力目标:能模仿动物(如叫声、走路等)
3、情感目标:(1)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并会按节奏念词。
2、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聆听、感受、表现歌曲的节奏及其歌曲的意境。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猜谜激趣法、创设情境法、听赏法、听唱法、体态律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谜语激趣
1、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老师好!
2、导入(教师出“谜语”)
教师:现在老师说一个 “谜语”,看哪个小朋友猜得又快又对:“鼻子象钩子,耳朵象扇子,尾巴象绳子,大腿象柱子”猜猜是什么?
学生:大象
教师:那么我们把大象的宝宝叫什么?
学生:(学生思考回答)小象
教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真了不起!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张请帖,大森林里要开一场动物演唱会,老师邀请大家一起去听演唱会、顺便
看看小象。
二、发声训练
练习节奏
教师:大家想想,第一个节目先请谁来为大家演唱好呢?(学生看到课里画面上的小动物回答),它又是怎样叫的呢?我们一起来为它们打拍子
3/4 ××××| ××× 0 | ×××× |××× 0 ‖
小猫喵喵,喵喵喵,小狗汪汪,汪汪汪。
教师:让我们来配上小曲子,一起和小动物唱一遍。
(邀请学生个人表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3/4 5 5 5 5 | 5 5 5 0 | 6 1 1 1 | 1 1 1 0 ‖
小猫喵喵, 喵喵喵,小狗汪汪,汪汪汪小鸭嘠嘎, 嘠嘎嘠 ,青蛙呱呱, 呱呱呱
三、学唱歌曲
1、歌曲范唱
2、学唱歌曲
教师:原来是两只小象(板书)一起散步到了小河边,看见清清的河水,它们高兴极了,便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同学们还记得刚才小猫它们打的拍子吗?我们把小象的歌词给套上去,跟老师一起念。
3/4 ××××××× 0 | ××××| ×××0‖
两只小象哟啰啰,河边走呀哟啰啰。扬起鼻子哟啰啰 ,勾一勾呀哟啰啰。
教师:让我们也一起跟随旋律和他们歌唱
(播放《两只小象》的歌曲)
四.团结协作 表现歌曲
教师:同学们学得真快,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想想怎样为歌曲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刚才我们看见两只大象的鼻子勾在一起玩耍,老师也想学他们一样,可是鼻子没有那么长,应该怎样做好呢? 有哪个同学教教我?(学生示范)哦,用手把手勾起来代替鼻子,这个同学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学两只小象勾一勾鼻子。(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勾“鼻子”)下面我们邀请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我们看哪对表演的好。(连续播放《两只小象》的音乐,请全班同学一起和小象们 唱一一遍歌曲.
五、课堂小结。
教师:好了,这次的森林演唱会就要结束了。你们听了不少小动物的演唱,他们都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友好,我们要爱护动物、珍惜动物,珍惜同学们之间的纯真友谊,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演唱会到此结束,我一起和动物们说再见吧!曲结束: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