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整理与复习 课 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旋律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解决简单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经验。在认识了乘法之后,有的学生见到“一共”就加,见到“还剩”就减,在实际运用时就会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套用某一种算法,就需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掌握新的经验。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区别加法和乘法的意义;将类比思想和模型思想结合,掌握两类题型的意义、结构和解决方法。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再结合图将自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以外显的方式表达的过程,积累数学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解决问题中过程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理的算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不同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问题和运算意义联系起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预设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3个羽毛球和2个乒乓球 ①说出图中的信息;
②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指定学生说出算式;
③评价是否正确。
2、播放方特宣传片,引出数学问题。
①说出图中的信息;
②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③评价是否正确。
3、问题:看来同学们解决问题很有经验,能介绍一下吗?
(学生回答) 1、3+2=5(个)
答:一共有5个。
2、3—2=1(个)
答:羽毛球比乒乓球多1个。
1、6+6=12
2、6×2=12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安排“实物”中的数学表达——“图示”中的数学表达——文字中的数学表达,了解学生对运算的理解情况,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温故解决问题的步骤,为后面用不同方法表征题意奠定基础。
二、对比探究
1、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
问题:观察两道题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课件标注)
怎样解答?
活动。
问题: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两道题的意思表达出来吗?
(学生活动)
展示。
分别追问:他们画得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列式。
问题:你能结合图,说说两题中4和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4和5的关系一样吗?
(学生发言)
问题:那两题的解决方法一样吗?(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算式)
对比。
问题: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呢?
(学生发言)
解答正确吗?
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后一个步骤是什么?你怎样检查?
问题:第2题中有列式并没有用到2,这个信息是多余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1.两题都说人,都求一共有多少人;
2.两题都有4和5;
可能会出现用圆点表示的图、用竖线表示的图、用方块表示的图。
左图中的5表示每排有5张,4表示有4排;
右图中的5表示第一排有5张,4表示第二排有4张。
第1题要求4个5相加得和是多少,既能用乘法,也能用加法;
第2题却求4和5相加的和是多少,只能用加法
1数图
2对照图意检查 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明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第一次对比,是帮助学生关注题目的数量,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利用语言、画图等不同的表征方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积累策略性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已经能初步根据图意和运算的意义,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初步领会不同运算的意义。
对比提升 问题:如果这两个表演队里按规律再招1排人,分别有多少人呢?
板贴:
学生分别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问题:如果一共有9排呢?
板贴:
问题:分别怎样列式?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发言)
引导小结:只有加数相同的问题才能简便计算用乘法解决,把不同加数合并的问题只能用加法解决。
左图:学生如果直接用5×9,则追问——为什么不想用加法呢?
右图:追问学生为什么不能用乘法解决? 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与运算意义进行联系的过程,不仅达到了根据四则运算意义选择算法的目的,更有效地建立起加法和乘法的模型,学生从中积累了数学思考和表达的基本活动经验。
三、巩固运用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用手势选择正确答案。
2、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选择一题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会有多数人错误,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一共有多少名教师?
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一共有多少人?
第2小题既能用乘加解决,也能用乘法解决。 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和加法意义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拓展
出示: 问题:你怎么算出这个加法算式的得数?
问题:你有办法把这个加法转变成乘法吗?
(学生说一说)
这个加法题大部分同学认为无捷径可走,会选择原始逐个相加的方法,此时将加法和乘法作沟通,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自编两类题型各1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9 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