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与速记
原文及朗读
译文
诗文速记
作者生平集创作背景
诗文鉴赏
内容摘要
登 幽 州 台 歌
[唐] 陈子昂
qián bú jiàn ɡǔ rén hòu bú jiàn lái zh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niàn tiān dì zhī yōu yōu dú chuànɡ rán ér tì xi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ēnɡ yōu zhōu tái ɡē
登 幽 州 台 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朗读指导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2)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3)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4)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直译: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意译: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
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
我肚子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古诗译文
1
2
3
4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独怆然而涕下
思维导图 初记
1
2
3
4
念天地之悠悠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金钱
看不见/捂住眼睛
古人
很厚的
看不见/捂住眼睛
走过来
人
嘴巴在念
天上白云
地上高山
幽灵
有毒
怆然泪下
耳朵
流鼻涕
关键词联想
联想的越夸张越荒诞越有效果,最好最后能联结成一个故事。
1
2
3
4
金钱
看不见/捂住眼睛
古人
很厚的
看不见/捂住眼睛
走过来
人
嘴巴在念
天上白云
地上高山
幽灵
有毒
怆然泪下
耳朵
流鼻涕
关键词转换为图片
联想的越夸张越荒诞越有效果,最好最后能联结成一个故事。
1
2
3
4
地上有一堆钱,狗子以为自己眼花,赶紧捂住眼睛揉一揉,这个时候,一个古人走过来了,捡走了那一堆钱。
看到很厚的那堆钱,被捡走了,狗子还是不相信又捂住了眼睛。这个时候,跑过来一个人又捡走了那堆钱。
狗子很生气,嘴巴一直在碎碎念,很倒霉!这个时候,天地间突然出险一个恐怖的幽灵!
有剧毒的蝎子跑过来帮忙,狗子感动的怆然泪下,耳朵里都要流下鼻涕了。
图片串联故事
联想的越夸张越荒诞越有效果,最好最后能联结成一个故事。
陈子昂 - 中国唐代文学家
(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
轻财好施
慷慨任侠
右拾遗
直言敢谏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文明初(684年)
举进士
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两度从军
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
圣历元年
解官回乡
父老
居丧期间
冤死狱中
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陈子昂的一生
仙宗十友
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
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共100多首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最有代表性的:
《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
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子昂集校注》。
存诗
《感遇诗三十八首》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登泽州城北楼宴》
《登幽州台歌》
《观荆玉篇》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
《度荆门望楚》
《晚次乐乡县》
《送魏大从军》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主要作品
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转变初唐诗文风格
摆脱了齐梁颓靡诗风的影响和束缚
唐诗变革的风向标
倡"风雅"之音
创作风格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使文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偏向于向现实生活取材,使士大夫开始关注社会,关注百姓生活。
诗文革新主张为迷茫的文人们指明了方向,它奠定了唐代诗文的壮阔景象,盛唐文学把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作为理论指导,使得盛唐文学诗风壮阔大气。
批判齐梁诗风颓靡,脱离社会实际,作品中缺乏社会元素,经过诗文革新之后,盛唐的诗文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内容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想法,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意义深远
陈子昂开了唐代诗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先河,他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对唐诗产生的历史影响意义深远。
主要影响
陈子昂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卢藏用所编的《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慌惧,使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狱中卜命
轶事典故
伯玉毁琴
幽州
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幽州台
即燕国时期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
又名“薊北楼”,也有称“燕台”。
文学常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任公的孤独。“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鉴赏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秒回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可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鉴赏
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天地的落寞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承认人生悲哀,
力求超越悲哀!
这首诗用的是辞赋体(桐城辞赋体,是指中国桐城赋派作家群创造出来的当代词赋的新的文学属种)。体式的古朴、文辞的凝重与情调的慷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
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
不平之气;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
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
无可奈何、喟然长叹
的情景。
内涵
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悠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意境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情感
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
体会
分析
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答:(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独”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答: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了
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