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7 09: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咸宁市永安中学 周遂鹏
课前提示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隋唐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那时侯,我国都同哪些国家交往 阿倍仲麻吕是谁 鉴真东渡是怎么回事 玄奘西游到了哪儿 学过这课就可以知道了.
一、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贸易往来的原因有哪些
1.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住经商,不加重税收.
2.唐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和中国人通婚或在中国任官.
3.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4.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
5.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思考题
唐朝对外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
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思考
外国使节来华
1909年的美国纽约市勿街华埠
二十世纪初,加拿大多伦多市旧唐人街的部分楼宇
思考题: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朝的典章制度、文字、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习俗以及建筑风格等深刻影响日本,使日本“唐风犹存”。
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想一想
学习唐朝的文化。
两国之间的贸易。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遣唐使渡海西来
遣唐使
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
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
一次在838年。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
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
这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 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日本的茶道源于……
仔细观察和服最像哪一个朝代的服饰
明朝
唐朝
宋朝
清朝
元朝
吉备真备
空海
平假名
片假名
日本文字源于汉字
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
2、鉴真东渡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鉴真东渡的过程和感人经历 ?
想一想
鉴真东渡
鉴真
(688~763年)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
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
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
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
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
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遣唐使船
三、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
1、遣唐使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文化
2、许多商人到唐朝经商,新罗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
3、唐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及科技成就传入新罗
4、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5、朝鲜人在唐朝中进士做官
思考题: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国古观星台
新罗三和寺
三和寺
据说新罗善德女王11年(642年)慈藏律师
从唐朝回国以后,在五台山找观音菩萨时,
到头陀山建筑黑莲台,这是今天的三和寺。
但这毫无根据,实际上由梵日国师建筑的三
公庵才是三和寺的前身。三和寺也叫做三公
庵、黑莲台、中台寺。在太祖时正式改称为
三和寺。
崔致远
崔致远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
入唐留学。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
节度使高骈幕府,做《讨黄巢檄》,据传黄巢读其檄
文,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885年归国,官
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以时务策
十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地方官吏10余
年,终限于出身,无法实行其改革主张,又不满当时
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罗亡丽兴,不知所终。或
云得道成仙。
返回
小结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四、玄奘西游
2.唐朝的造纸书传入天竺,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隋唐的石窟艺术 佛塔寺院建筑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唐和天竺的友好交往表现在那些方面?
1.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想一想
玄奘
玄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
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幼年家贫,父母
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
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从事
佛经翻译工作。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他还
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
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
玄奘取经图
玄奘讲经处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唐西域记》
玄奘题名石佛座
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返回
小结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隋唐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新罗、日本等国家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较大。唐朝在对外交往中,也向天竺等国学习了熬糖技术,吸取了天竺的佛教建筑艺术风格,把唐朝文化进一步推向鼎盛。
练习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 玄奘西游 ( )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 )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1.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传道艺”是指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的精神
B
B
郭沫若
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
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三、问答题:
1、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①.两人都是僧人.
②.都生活于唐代.
③.都对邻邦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2、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①.唐朝的贸易繁盛是建立隋朝基础上的。
②.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着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唐朝发达的交通为给各国到唐朝以及唐朝到各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④.由于唐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唐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出现了唐与亚洲各国之间友好往来空前未有的盛况。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唐朝时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3、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有哪些相同点
①.历史悠久
②.人员往来
③.贸易往来
④. 科技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