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件(31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件(31张PPT+音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2 08: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教材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



整体感知
1840
清朝晚期
1912
1927
北洋军阀
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9
中国近代史
1924
国民大革命
1928
课标要求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五单元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人从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中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京汉铁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国民党合作?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孙中山为什么要和中国共产党合作?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孙文
孙中山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1923年6月12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出席大会。
时间:
中共三大会址(广州)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合作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主要内容: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
时间:
内容:
广州
地点: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民权为一般平民享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加会议的165名代表中,共产党员占了14%。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会议结束后 ,中共代表李大钊和孙中山等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5月
时间:
广州黄埔
地点: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全称:
孙中山
总理:
蒋介石
校长:
孙中山参加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黄埔军校的建立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演讲
“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
“革命军就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的骨干,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
—— 孙中山建校宗旨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黄埔军校的建立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后,使政治部工作完善起来,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开辟了黄埔军校乃至日后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军人的摇篮
影响:
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开始: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蒋介石)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蒋介石(总司令)
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二、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歌》
二、北伐胜利进军
2、目的: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兵力20万
吴佩孚
孙传芳
兵力20万
张作霖
兵力35万
广东
方针:

“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
不理张作霖”
广州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二、北伐胜利进军
3、经过:
广州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杭州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五原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吴佩孚
1926.7 北伐开始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叶挺
武昌战役
二、北伐胜利进军
叶挺独立团攻占武昌的故事
曹渊(1902—1926)独立团一营营长。
旁白: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受攻打武昌任务后,全营官兵都很高兴。
一位共产党员班长拿着一封信、一包衣服和几元钱,来到营部。
共产党员班长:营长,我们明天攻城。如果我死了,请把这封信、衣服和钱交给我母亲。
营长:我同你一样的不怕死,你的家信和东西不要交给我,可以交给周廷恩书记保管。
周廷恩: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
说说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为什么会赢得“铁军”的称号?
二、北伐胜利进军
3、经过:
1926.7 北伐开始
广州
广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五原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孙传芳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一路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武汉
南昌
南京
上海
长沙
杭州
武汉
郑州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吴佩孚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武昌战役
二、北伐胜利进军
4、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积极参加农民协会
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
二、北伐胜利进军
4、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二、北伐胜利进军
4、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战略方针正确。
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各地工农群众大力支援。
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原因:
国民党右派是如何叛变革命的?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
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战争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年
时间:
南京
地点:
蒋介石
建立者:
统一全国:
1928年,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了一全国。
蒋介石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课堂小结
1923
中共
三大
1926
1928
1927
1924
国民大革命
国民党一大
北伐
开始
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
1924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工农革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练一练
1、国共合作是当今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引擎。翻阅历史,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创建
D.国民革命的正式开始
B
练一练
2、《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建中华民国 B.创办黄埔军校
C.北伐胜利进军 D.抗日战争胜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