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12 08: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油脂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2.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
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
异丙苯中碳原子不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
异丙苯和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3.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分馏
B.
先将大豆粉碎,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
C.
将大豆用热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然后再蒸发
D.
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挥发出来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
B.
氨基酸具有两性
C.
天然蛋白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α﹣氨基酸
D.
饱和Na2SO4、CuSO4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
5.下列能用来检验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水分的试剂是(

A.
结晶硫酸铜
B.
浓硫酸
C.
碱石灰
D.
无水硫酸铜
6.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1
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2
mol
NaOH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能发生酯化反应
D.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使溴水褪色
7.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
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气体放出
D.
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8.食品店里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取的,制作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
A.
水解反应
B.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9.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
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总质量增加了8.4
g,该混合气体的组分可能是(  )
A.
乙烯和乙烷
B.
乙烷和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丙烯和丙烷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总质量一定的葡萄糖与乙酸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组合,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变
B.
总物质的量一定的乙醇与乙烯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比组合,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变
C.
总质量一定的淀粉与纤维素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水解的耗水量不变
D.
总质量一定的油脂,无论以何种比例组合,完全水解后生成甘油的量不变
11.下列有关烷烃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烷烃与酸、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B.
烷烃都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
C.
烷烃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烷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某学生做淀粉水解和银镜反应实验,最后试管壁上没有镀上光亮的银,列出一些原因:
①淀粉中含有少量纤维素杂质
②试管壁上沾有油污,没有进行清洗
③银氨溶液pH大于7
④淀粉未水解为二糖或单糖
⑤淀粉水解后未加碱溶液调至中性
造成银镜反应失败的可能原因有(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13.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②点燃前都应验纯;
③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大量黑烟生成;
④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汽油、柴油、机油、石蜡属于油脂中的油类
B.
豆油、花生油、牛油都属于酯类
C.
油酸是油,猪油是脂肪
D.
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叫油脂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
℃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可生成1,2?二溴乙烷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液时,有气泡产生,该现象说明________。
A.产品中含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醇
C.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酸
D.乙酸乙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回答:
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
17.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
(4)为了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18.制取肥皂的实验有以下步骤:
①在一个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植物油8
mL、乙醇8
mL、氢氧化钠溶液4
mL;
②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液体微微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
③继续加热,直到皂化反应完成;
④把盛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等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20
mL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25
mL
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⑤用纱布滤出固体物质,弃去滤液。把固体物质挤于、压成条状、晾干,即得肥皂。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肥皂时加入乙醇是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验证皂化反应已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操作④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用蒸发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用水蒸气加热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共1
mol,与amol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
g水。试求:
(1)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C2H6)=________。
(2)当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物质的量的时,a=________,得到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CO)∶n(CO2)=________。
20.某含有一个双键的气态烯烃和另一气态烷烃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其密度是H2的13.2倍。在标准状况下将4.48
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结果溴水增重3.36
g,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烃的体积分数。
21.在常温下的一密闭容器中事先放入1.56
g过氧化钠,然后再通入乙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爆,直至反应完全为止,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压强近似为零。
(1)相同条件下,通入的气体氧气和乙烷的体积比是多少?
(2)通入氧气的质量最大应是多少?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石化工业是以石油为基本原料,生产各种化学品的工业。聚氯乙烯{PV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两种重要的石化产品。
(1)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当前产量最大的树脂之一。工业上以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流程合成PVC:
CH2==CH2CH2ClCH2ClXPVC
①反应Ⅰ、Ⅲ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PVC的单体是________,链节是________。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生产过程如下:
丙酮()PMMA
①第Ⅰ、Ⅱ、Ⅳ、Ⅴ步中,属于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
②写出第Ⅴ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烷烃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烷烃的一氯代物分子中有三个—CH3,一个—CH2—,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______。
a.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
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
c.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
d.CCl4只代表一种物质
(2)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的方式是______。
a.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
b.通过1个共价键
c.通过2个共价键
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3)下图给出了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小球表示C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C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与H结合。
①上图的有机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中的________类,其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在结构上B与A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有机化合物中,C原子与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________键和________键;不仅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________。
③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______________,B与________,D与________(填字母)。
(4)下列几组物质或微粒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有________。
①NH4CNO和CO(NH2)2
②35Cl和37Cl
③H2O和H2O
④H2、D2和T2
⑤石墨和金刚石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但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分为油和脂肪,其中形成油的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A项,油脂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故用水浸泡不会使油脂溶解,该项错误。B项,利用油脂在有机物中的溶解性,并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该项正确。C项,大豆如果用热碱溶液处理,则含有的油脂会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蒸发出来的将不是油脂,该项错误。D项,隔绝空气进行操作比较麻烦,该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氨基酸可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多肽;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既能够和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故选D。
5.【答案】D
【解析】加入结晶硫酸铜(CuSO4?5H2O),无论是否有水,固体的蓝色不变;浓硫酸与酒精混合,因水的含量极少,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是否含有水;加入碱石灰,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加入用无水硫酸铜,生成结晶硫酸铜(CuSO4?5H2O),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6.【答案】A
【解析】只有羧基与氢氧化钠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1
mol
NaOH,A错误;碳碳双键和羟基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羟基和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该物质分子中没有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D正确。
7.【答案】B
【解析】葡萄糖(C6H12O6)和核糖(C5H10O5)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核糖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核糖分子中不含有羧基,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8.【答案】C
【解析】植物油(液态油)能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硬化油冰淇淋(固态脂肪)。
9.【答案】C
【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5×2=25,必有甲烷,参照选项直接选C。
10.【答案】D
【解析】葡萄糖、乙酸的化学式分别是C6H12O6、C2H4O2,最简式都是CH2O。总质量一定的葡萄糖与乙酸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组合,所含“CH2O”的数目不变,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变。
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或C2H4·H2O,总物质的量一定的乙醇与乙烯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比组合,所含“C2H4”的数目不变,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变。
淀粉和纤维素完全水解都可表示为(C6H12O5)n+nH2O―→nC6H12O6。虽然淀粉[(C6H10O5)n]与纤维素[(C6H10O5)n]的n值不同,但是总质量一定的淀粉与纤维素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组合,所含C6H10O5的数目不变,完全水解的耗水量不变。
油脂属于无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不同的油脂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此,总质量一定的油脂,其所含具体成分的物质的量一般不相同,完全水解后生成的甘油的量也就不一定相同。
11.【答案】D
【解析】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常温下与酸、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12.【答案】B
【解析】淀粉水解及产物检验的实验步骤:
加稀硫酸(催化剂)→加热(使淀粉水解)→冷却后加碱(中和硫酸)→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银镜反应)。
该实验中银镜反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淀粉要充分水解生成二糖或单糖,二是要加碱中和催化剂稀硫酸,三是试管壁上沾有的油污,要清洗洁净等。
13.【答案】D
【解析】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大量黑烟生成,二者燃烧的现象不完全相同;甲烷和乙烯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进行验纯。
14.【答案】B
【解析】汽油、柴油、机油、石蜡属于烃,A错;油酸是酸不是油,C错;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酯才叫油脂,D错。
15.【答案】D
【解析】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主要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反应,生成C6H5CH2Cl,D项错误。
16.【答案】(1)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另外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 CH3CO18OH+CH3CH2OH+HO或CH3COOH+CH3CHOHCH3CO18OC2H5+H2O
(2)C
(3)饱和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解析】(1)浓硫酸可与无水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在乙酸乙酯制备的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2)硫酸属于高沸点酸,难挥发,A项错误;乙醇和Na2CO3溶液不反应,B项错误;乙酸沸点低且和碳酸钠反应可生成CO2,C项正确;乙酸乙酯与Na2CO3溶液不能生成CO2,D项错误。(3)粗产品中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17.【答案】(1)CH2CH2+Br2―→CH2BrCH2Br
(2)不能 AC
(3)H2S H2S+Br22HBr+S↓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
(4)用pH试纸予以验证
【解析】由“乙烯”中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可以推断还原性气体为H2S。
18.【答案】(1)植物油、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乙醇混溶,加入乙醇可使植物油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取反应液,滴入热水中,若液面上无油滴,则说明水解已完成
(3)盐析,使肥皂析出
(4)+3NaOH3C17H35COONa+
(5)坩埚钳
(6)受热均匀,温度便于控制,不易产生结焦现象
【解析】植物油(油脂)不溶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为胶体,加入食盐能使硬脂酸钠在水解液的上层析出。在制取肥皂时加入乙醇,其目的是为了使油脂和水在乙醇中充分混合。
19.【答案】(1)1∶1 (2)3 1∶3
【解析】(1)据信息,45
g水的物质的量是2.5
mol,其中所含n(H)=5
mol,则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是C2H5。根据平均分子式可知C2H4和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2)设生成的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2
mol,即x+y=2
mol①
又根据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是3
mol,即a=3。
所以:C2H5+3O2xCO+yCO2+H2O
由氧原子守恒得:x+2y+2.5
mol=6
mol②
解得x=0.5
mol,y=1.5
mol。
20.【答案】甲烷:60%,丙烯:40%。
【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2×2=26.4,必有甲烷,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48
L÷22.4
L·mol-1=0.2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0.2
mol×26.4
g·mol-1=5.28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5.28
g-3.36
g)÷16
g·mol-1=0.12
mol,设烯烃的分子式为CnH2n,
(0.2
mol-0.12
mol)×14ng·mol-1=3.36
g,
解得n=3,烯烃为丙烯,
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12
mol÷0.2
mol)×100%=60%;
丙烯的体积分数为(0.08
mol÷0.2
mol)×100%=40%。
21.【答案】(1)1≤≤2.5 (2)0.8
g
【解析】(1)本题可通过方程式的叠加方法进行解答:
C2H6+3.5O2―→2CO2+3H2O①
2CO2+2Na2O2===2Na2CO3+O2②
2H2O+2Na2O2===4NaOH+O2↑③
由于在室温下水是液体,可参加反应,也可不参加反应,因此可用极端法判断:
若水参加反应,则有①+②+1.5×③:
C2H6+5Na2O2+O2===2Na2CO3+6NaOH④
若水不参加反应,则有①+②:
C2H6+2Na2O2+2.5O2===2Na2CO3+3H2O⑤
故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2)通入氧气最大量时按⑤进行。
nO2=nNa2O2=×=0.025
mol
mO2=0.025
mol×32
g·mol-1=0.8
g
22.【答案】(1)①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②CH2==CHCl 
(2)①Ⅳ ②
【解析】
23.【答案】(1)C5H12
(2)CH3CH2CH2CH2CH3、
(3)
【解析】由烷烃通式和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出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即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戊烷一氯代物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只能是异戊烷和新戊烷的取代产物。
24.【答案】(1)b (2)b (3)①烃 AC ②B中有C===C
键,B比A少两个H原子 碳碳双 碳碳叁 碳环 ③C E、F、H G (4)② ⑤ ①⑧⑨ ③④⑥
【解析】(1)如果甲烷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则CH3Cl、CHCl3、CCl4都只有一种结构,但CH2Cl2却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两个氯原子相邻,另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处于对角关系。如果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4个顶点的位置完全相同,它的一氯代物(CH3Cl)、二氯代物(CH2Cl2)、三氯代物(CHCl3)、四氯代物(CCl4)都只有一种结构。所以,CH2Cl2只有一种结构,可以判断CH4应为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2)烃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间只能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即一个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