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三年级上册
第2课时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导入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一带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学习第1自然段。
品读鉴赏
贬义词,写出了日军的野蛮,表达了作者对日军的憎恨。
重读“当头一棒”。读出欣喜之情和自豪感。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学习第2自然段。
战斗很激烈,很多伤员需要医治,为下文写白求恩大夫的忙碌和疲惫做铺垫。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表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地方很危险,表现了他不怕牺牲、一心救死扶伤的品质。
神态描写。写出白求恩大夫为了抢救伤员,不辞辛苦,表现了他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环境描写。突出越来越严峻的战斗形势。
动作描写。写出白求恩大夫的医术高明,表现了他的镇定和勇敢。
写出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和高超医术。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环境描写。这两句话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出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写师卫生部长要求白求恩撤离做铺垫。
学习第3自然段。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语言描写。白求恩大夫同意让伤员撤离,自己坚持留下,表现了他舍己为人、关爱战士的品质。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语言描写。白求恩大夫的话表现了他要与战士们共同进退的坚定信念。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动作描写。再次描写白求恩大夫专注做手术的样子,“低下头”“继续”写出了他的镇定和忙碌,刻画了一个不怕危险、忘我工作的医生形象。
白求恩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也是一名热爱工作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其负责,认为自己做手术和八路军战士打仗是一样的,所以他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而不是“客人”。
想一想,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而不是“客人”?
我体会到了白求恩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他的敬业精神和热爱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你从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中,体会到白求恩怎样的精神?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环境描写。写出了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的恶劣和战斗形势的紧张,衬托了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其负责的精神。
学习第4自然段。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表明白求恩大夫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救治更多的伤员。
表明伤员很多,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工作的忙碌,也从侧面写出战斗之激烈。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既写出了战斗持续时间之长,也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专注、忘我的工作态度。
学习第5自然段。
白求恩在加拿大的住所
白求恩在中国的住所
白求恩为什么远离自己的祖国和亲人,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中国做如此危险的工作?
白求恩是把自己当做一名八路军战士来到中国的,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新年,坚守在手术台上,就是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白求恩的事迹。
白求恩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负责认真的人。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白求恩率医疗队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准备给伤员换药,他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的标签名称不一致,如果药用错了会出问题,于是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
认真工作
板书设计
敌人反扑,小庙危险——镇定敏捷
起因(1)→齐会战斗刚开始,歼敌五百余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
经过(2—4)
炮弹不断,拒绝撤离——坚守阵地
火烧小庙,手术不停——争分夺秒
不怕牺牲
忘我工作
结果(5)→战斗胜利,工作六十九个小时
主旨提炼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白求恩大夫在危险的战争环境下,拒绝撤离,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赞扬了白求恩不怕牺牲、热爱工作、对工作及其负责的高尚品质。
关于“战争”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李贺
课外拓展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唐·李白
柯棣华
在中国,柯棣华被誉为“第二个白求恩”,他继承了白求恩大夫未竟的事业,在白求恩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整整战斗了三个春秋。毛主席曾给两位以身殉职的外国医生崇高的评价,一位是白求恩,另一位就是柯棣华。
1.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环境的危险?
突然,激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落
纷飞
淹没
课堂练习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 )时期的故事。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 )在一次战斗中,他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 )当做阵地,忘我的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 )。
抗日战争
白求恩大夫
抗日战争
手术台
三天三夜
1.找一找白求恩的故事来读一读。
2.相关练习。
课后作业(共25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三年级上册
第1课时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战场是战士们不能放弃的阵地,而手术台是医生不能舍弃的阵地。
课前导入
1939年春,八路军第120师主力与晋察冀军区所属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北省河间齐会地区与进犯的日军作战,取得了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推动了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就是这次战斗中发生的事情。
齐会战斗
助学资料
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从此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
白求恩生于1890年,是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他奔走在抗日前线,医治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他以满腔的热忱、高度的责任心、忘我的牺牲精神和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伤员的生命。
白求恩
战斗 当头一棒 白求恩 大夫 撤退 危险 瓦片 布帘 迅 速
争分夺 秒
bàng
dòu
dài
chè
xiǎn
ēn
字词乐园
我会读
wǎ
lián
xùn
sù
duó
miǎo
①“加一加”法识字
识字方法
棒
木
奉
恩
因
心
撤
扌
育
险
阝
佥
攵
①“加一加”法识字
帘
穴
巾
迅
辶
卂
速
辶
束
夺
大
寸
①“加一加”法识字
秒
禾
少
②“减一减”法识字
抖
-
扌
=
斗
天
-
一
=
大
③“图片”法识字
瓦片
落叶飘飘
斗
棒
恩
大
撤
险
瓦
帘
迅
速
夺
秒
( dòu )战斗 斗争
( dǒu )北斗星 一斗米
斗
例句
夜晚战斗( dòu )的时候,战士们依靠北斗( dǒu )星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多音字
( dài )大夫
( dà )大家 大人
大
例句
大( dà )家都愿意找王大( dài )夫看病,因为他对病人十分负责。
象形字,像屋顶上两块相互扣合的瓦片。
篆书
楷书
简化
本义指盖屋用的瓦片,泛指用陶土烧制而成的器物
趣识字
①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
②比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 )
③(动作、言论等)剧烈。 ( )
气焰嚣张
当头一棒
激烈
④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 )
陆续
解词义
⑤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 )
镇定
⑤(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
⑥恳切地请求。 ( )
敏捷
恳求
⑦速度高,非常快。 ( )
⑧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 )
迅速
争分夺秒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分文章的层次,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初读感知
准
通
手术台就是阵地
1
2
3
4
5
起因
结果
经过
事情的发展顺序
起因:齐会战斗打响,我军在齐会镇消灭了五百多名日军。
经过:白求恩大夫拒绝撤离,把手术台当成阵地,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结果:齐会战斗结束了,白求恩大夫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他不顾个人安危,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在自己的手术台前,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
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 的理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斗、棒”等生字。
了解了本文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了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1.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再读课文,体会白求恩的无私。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