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5-07 20: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1、如果向南走3米记为:+3,则向北走6米记为:_______
2、若∣X∣=2,则X=_______
3、一名同学在学校门口的东西公路上,先走了2米,又有了3米,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在学校门口的什么地方吗?
二、探究1
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教师先向东走了5步,然后接着又向东走了3步,这时教师在起始点的什么位置?
(1)用数轴表示为:
(2)用算式表示为:
2、教师先向西走了5步,然后接着又向西走了3步,这时教师在起始点的什么位置?
(1)用数轴表示为:
(2)用算式表示为:
(1)先向东走5步,再向东走3步
+5
+3
+8
(+5)+(+3)= +8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2)先向西走5步,再向西走3步
-3
-5
-8
(-5)+(-3)= -8
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同向情况:
二、探究2
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3、教师先向东走了5步,然后接着又向西走了3步,这时教师在起始点的什么位置?
(1)用数轴表示为:
(2)用算式表示为:
4、教师先向东走了3步,然后接着又向西走了5步,这时教师在起始点的什么位置?
(1)用数轴表示为:
(2)用算式表示为:
异向情况:
(3)先向东走5步,再向西走3步
+2
(+5)+(-3)= +2
+5
-3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4)先向西走5步,再向东走3步
+3
-5
-2
(-5)+(+3)= -2
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二、探究3
规定向东为正方向(学生演示,自主探究)
5、由起始点先向东走了5步,然后接着又向西走了5步,这时教师在的什么位置?
用算式表示为:
6、由起始点先向西走了5步,然后接着又向西走了0步,这时教师在起始点的什么位置?
用算式表示为:
(+5)+(-5)= 0
+5
-5
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结论: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5
(-5)+ 0 = -5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特殊情况:
(5)先向东走5步,再向西走5步
(6)先向西走5步,再向东走0步
数形结合
1、先判断类型 (同号、异号等);
2、再确定和的符号;
3、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运算步骤:
同号相加 异号相减
计算口诀
三、分析法则,掌握实质
1、我们已经学完了有理数加法法则,请大家读以下三个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⑴(+5)+(+15)= +(5 + 15)=20
↓ ↓ ↓
同号两 取相同 把绝对
数相加 符号 值相加
⑵(-5)+(-15)=-(5 + 15)=-20
↓ ↓ ↓
同号两 取相同 把绝对值相加
数相加 符号
⑶(+5)+(-15) =-(15-5)=-10
↓ ↓ ↓
异号两 取绝对值较大 用较大的绝对值
数相加 的加数符号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归纳:先确定符号,再考虑绝对值
四、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练习一:火眼金睛找错误
1、 (+4)+(-7) = -11
2、 (-8)+(-3) = -5
3、 (-9)+(+5) = 4
4、 (-6)+(+6) = 0
5、 (-7)+0 = 7
6、 8+(-1) = 7
7、 (-7)+1 = -8
8、 0+(-10) = 0
四、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练习二:
(1)(+ 2)+(-11) (2)(+12)+(+20) (3)(+4)+(-7)
(4)(+9)+(-4) (5)(+4)+(-4) (6)(-9)+0
(7) (-1.1)+(-2.9)
(8)冬季的某天上午8点的气温是 ℃,到了中午气温比上午8点时上升了6℃,这时的气温是。
练习三:看谁编得最高明!每组各出一套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计算题,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然后作为课堂检测。
五、归纳小结,反馈提高。
谈谈你的收获和不足
六、布置作业
1、必做:
课后练习题
2、选做:
课后拓展
谢谢观赏!
设计说明
1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 .在尊重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 步优化教学结构
3 .在教学中重视对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应用新知
巩固提高
分析法则掌握实质
观察探究
归纳法则
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
附:教学过程示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