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2020年小升初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20·高台)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 、 、 、 等现象。
【答案】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现象,如风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颜色改变等等。
2.(2020·高台)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答案】列文虎克;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显微镜与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3.(2020·高台)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使空气中的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 、 ,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答案】二氧化碳;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冰川融化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化石燃料的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发生温室效应,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4.(2020·高台)许多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如花岗岩由 、 、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答案】长石;云母;石英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属于酸性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
5.(2020·高台)1969年7月,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
。
【答案】阿波罗11号;阿姆斯特朗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
6.(2020·高台)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
【答案】北斗七星;北极星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都在大熊星座,是大熊星座的七颗星,七颗星分别称为:大熊座α、β、γ、δ、ε、ζ、η;北极星在小熊星座,是小熊座α星。
7.(2019·凉州)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
【答案】减少垃圾的数量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解答】减少数量是在源头控制垃圾的产生。
【分析】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8.(2020·高台)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 、 地完成一些不好做的事情。
【答案】省力;方便
【知识点】机械传动方式
【解析】【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这些工具或装置就叫作机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9.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答案】C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解答]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说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0.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答案】A
【解析】【解答】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 ,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下昆虫触角的特点。
11.(2020·高台)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
A.放大了的正像 B.缩小了的正像
C.缩小了的倒像 D.放大了的倒像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形成的,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物镜、目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12.(2020·高台)如图 所示的标志是( )。
A.交通标志 B.可回收垃圾标志
C.其它垃圾标志 D.绿色食品标志
【答案】C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不同的标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此标志为其它垃圾标志。
13.(2020·高台)把相同的重物沿着不同的斜面向上提升,下图中最省力的斜面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4.(2020·高台)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所导致的月相变化。
15.(2020·高台)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蟋蟀的耳朵长在触角上。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是放大倒立的像,蟋蟀耳朵是长在小腿上的,不会长在触角上的。
16.(2020·高台)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凸透镜,而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老花镜利用凸透镜的会聚做用,使近处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镜是凹透镜原理,成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使像距变长,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17.(2020·高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尔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8.(2020·高台)白糖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只伴随着化学变化。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白糖加热会溶解,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四、连线题。
19.(2020·高台)连线题。
金 星 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海王星 八大行星中自转周期最大的是
木 星 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大的是
地 球 八大行星中直径最大的是
水 星 八大行星中排在第三层轨道上的是
【答案】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体积最大即直径最大;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大;自转周期最长为金星。
五、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0.(2020·高台)如果各给你2个钩码,你能使图(1)、图(2)两个杠杆尺平衡吗?画出钩码的位置。
【答案】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的原理:左边格数×左边钩码数=右边格数×右边钩码数。
21.(2020·高台)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答案】(1)产生气泡
(2)发热
(3)熄灭、推测是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白醋(乙酸)混合到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在液态物质中翻腾,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烧的小木条会熄灭。
22.(2020·高台)如图实验是研究 的实验。相同的条件是 ,不同的条件是 。图 的铁钉生锈多。
【答案】铁生锈与空气有关;水;空气;图乙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探究铁定生锈与空气是否有关?是一个对比试验,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一样,除了是否接触空气这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一样。
1 / 1甘肃省高台县2020年小升初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20·高台)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 、 、 、 等现象。
2.(2020·高台)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3.(2020·高台)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使空气中的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 、 ,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4.(2020·高台)许多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如花岗岩由 、 、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5.(2020·高台)1969年7月,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
。
6.(2020·高台)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
7.(2019·凉州)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
8.(2020·高台)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 、 地完成一些不好做的事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9.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10.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11.(2020·高台)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
A.放大了的正像 B.缩小了的正像
C.缩小了的倒像 D.放大了的倒像
12.(2020·高台)如图 所示的标志是( )。
A.交通标志 B.可回收垃圾标志
C.其它垃圾标志 D.绿色食品标志
13.(2020·高台)把相同的重物沿着不同的斜面向上提升,下图中最省力的斜面是( )。
A.
B.
C.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4.(2020·高台)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15.(2020·高台)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蟋蟀的耳朵长在触角上。
16.(2020·高台)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凸透镜,而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17.(2020·高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尔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8.(2020·高台)白糖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只伴随着化学变化。
四、连线题。
19.(2020·高台)连线题。
金 星 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海王星 八大行星中自转周期最大的是
木 星 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大的是
地 球 八大行星中直径最大的是
水 星 八大行星中排在第三层轨道上的是
五、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0.(2020·高台)如果各给你2个钩码,你能使图(1)、图(2)两个杠杆尺平衡吗?画出钩码的位置。
21.(2020·高台)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入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22.(2020·高台)如图实验是研究 的实验。相同的条件是 ,不同的条件是 。图 的铁钉生锈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现象,如风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颜色改变等等。
2.【答案】列文虎克;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显微镜与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3.【答案】二氧化碳;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冰川融化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化石燃料的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发生温室效应,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4.【答案】长石;云母;石英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属于酸性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
5.【答案】阿波罗11号;阿姆斯特朗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时,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
6.【答案】北斗七星;北极星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北斗七星都在大熊星座,是大熊星座的七颗星,七颗星分别称为:大熊座α、β、γ、δ、ε、ζ、η;北极星在小熊星座,是小熊座α星。
7.【答案】减少垃圾的数量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解答】减少数量是在源头控制垃圾的产生。
【分析】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8.【答案】省力;方便
【知识点】机械传动方式
【解析】【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这些工具或装置就叫作机械。
9.【答案】C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解答]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说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0.【答案】A
【解析】【解答】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 ,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下昆虫触角的特点。
11.【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形成的,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物镜、目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12.【答案】C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不同的标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此标志为其它垃圾标志。
13.【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所导致的月相变化。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是放大倒立的像,蟋蟀耳朵是长在小腿上的,不会长在触角上的。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老花镜利用凸透镜的会聚做用,使近处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镜是凹透镜原理,成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使像距变长,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白糖加热会溶解,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19.【答案】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体积最大即直径最大;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大;自转周期最长为金星。
20.【答案】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平衡的原理:左边格数×左边钩码数=右边格数×右边钩码数。
21.【答案】(1)产生气泡
(2)发热
(3)熄灭、推测是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白醋(乙酸)混合到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在液态物质中翻腾,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烧的小木条会熄灭。
22.【答案】铁生锈与空气有关;水;空气;图乙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探究铁定生锈与空气是否有关?是一个对比试验,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一样,除了是否接触空气这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一样。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