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五四制)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五四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07 16:01:23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五四制)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冰城哈尔滨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参观、游览。越来越多的景点成为“地标”或是“网红”。下列叙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哈尔滨西站的大理石地面??
B.?冰雪大世界的冰
C.?二龙山玻璃栈道的玻璃??
D.?中东铁路桥上的钢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可以用作保险丝?????B.?铜是使用最早的金属
C.?多数纯金属的抗腐蚀性比其合金更好?????D.?汽车的车体喷漆的主要目的就是美观
3.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明矾净水??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油污??
D.?煤的分解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

A.?铁具有导热性,用于制作铁锅
B.?焊锡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C.?纯金属钛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做人造骨
D.?酒精能溶解碘,制作碘酒
5.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的固体
B.?铁丝伸入到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紫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C.?铜片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
D.?蔗糖放入到足量水中,白色固体消失,试管温度无变化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酸跟活泼金属都能反应并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B.?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氯化钠在溶液中以氯化钠离子的形式存在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观察颜色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B
生铁和钢
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
加过量盐酸,看是否有剩余杂质
C
镁片和铁片
用磁铁吸引
分别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
D
黄铜和黄金
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A.?A??????????????????????????????????B.?B??????????????????????????????????C.?C??????????????????????????????????D.?D
8.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1个正确????????????????????B.?2个正确????????????????????C.?3个正确????????????????????D.?4个正确
9.下列关于溶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而气体不做溶质
C.?医疗上所用的钡餐为硫酸钡的悬浊液
D.?20℃,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B.?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
Zn+FeCl2=ZnCl2+Fe????
??置换反应
C.?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2Al+3O2=2Al2O3??????
????化合反应
D.?打开汽水瓶时碳酸分解:????
H2CO3=H2O+CO2???????
?分解反应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CaCO3、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木炭粉
铜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B.?B??????????????????????????????????C.?C??????????????????????????????????D.?D
12.关于金属制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生石灰加水,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制水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13.如图是A和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
B.?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20g
C.?两种物质中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若想得到A物质,最好的方法是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14.要使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B.?倒出少量溶液
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
二、计算题(共1题;共5分)
15.某钢铁厂用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炼制生铁,炼制过程中损失4%,则用1000t该铁矿石能生产出含纯铁96%的生铁多少吨?
三、填空题(共4题;共14分)
16.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制作马踏飞燕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途径________。
(3)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汽水中溶有CO2

打开瓶盖,________,________,气体逸出,所以汽水自动喷出。
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市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方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
(2)金属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请写出高炉中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其中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是②________价,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③________反应。
18.2009年,“会飞汽车”就圆满地完成了首次试航。这款车的车身和一般汽车相似,但是车门的部分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在陆地行驶的时候,翅膀折叠,如果想飞行的时候,翅膀就会张开。汽车如同变形金刚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架小型飞机。
(1)会飞的汽车壳体材料可以是____;(在A,B,C中选填)
A.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B.强度好、密度小的铝合金
C.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
(2)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此可以用来制作________(填一条用途)
(3)会飞的汽车采用柴燃联合动力,即柴油或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①________),它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②________。
19.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
(2)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5℃时,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4)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
20.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所以我们研究好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的利用物质,化学课上我们也做了许多实验,如图:
(1)若按研究物质的性质的角度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归为①___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②________。
(2)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甲:Zn+CuCl2=ZnCl2+Cu;乙:Cu+2AgNO3=Cu(NO3)2+2Ag;
丙:Cl2+2NaBr=2NaCl+Br2;丁:Br2+2NaI=2NaBr+I2。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①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②________
(3)分析反应甲和乙,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________。根据反应丙和丁,用相似的思维方法,试判断将Cl2通入KI溶液②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发生反应请简述理由③________
五、推断题(共1题;共3分)
2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硫酸铜、稀盐酸、铝、铁粉、氧气中的一种。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反应,其中C的溶液为蓝色,B为黑色固体,没有A物质我们无法生存。
(1)请写出A、B、C、D、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②________
(3)B与D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共1题;共6分)
22.甲、乙同学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放入盛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残留物。请你和甲、乙同学一起探究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残留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固体中只有Ag
乙同学猜想:固体中含有Ag和Mg
(交流讨论)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讨论的结果认为固体的组成可能为Ag或Ag、Cu;你认为固体的组成还可能是________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乙同学:取少量过滤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伸入铜丝,紫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通过上述甲、乙同学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说明一定没有________;铜丝伸入过滤后溶液,有现象,综合分析说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
(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甲、乙同学的实验,你认为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_。
七、综合题(共1题;共5分)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硫酸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是________;
(4)求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5)上述题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由________g98%的浓硫酸配置成的,在稀释过程加入水________g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B.冰雪大世界雕刻用的冰是水的固体形态,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C.二龙山玻璃栈道的玻璃属于硅酸盐,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D.中东铁路桥上的钢架,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含合金和纯金属分析
2.【答案】
B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金属钨的熔点最高,不容易熔断,不可以用来做保险丝,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的活动性较弱,以单质形式存在较多,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使用红铜,是使用最早的金属,故B符合题意;
C.合金的性能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要更好,所以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故C不符合题意;
D.
汽车的车体是金属材料,车体喷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材料的锈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特性分析
B、根据金属的使用分析
C、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D、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分析
3.【答案】
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过程中,铁与氧气、水反应产生铁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清洗餐具过程中,是洗涤剂将大分子团油脂分解成小分子团的乳化现象,油脂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煤的分解可以产生煤炭、煤焦油和煤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4.【答案】
C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金属铁具有导热性,常用于制作铁锅,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不符合题意;
B.焊锡熔点低,在受热时容易熔化,可用于焊接金属,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性质稳定,可做人造骨,而不是纯金属钛,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符合题意;
D.精能溶解碘,制作碘酒,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5.【答案】
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为红色,该过程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B.铁丝伸入到硫酸铜溶液,铁将铜从硫酸铜中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化亚铁,现象为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紫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C.铜丝是红色故体,插在稀盐酸中,铜与盐酸发生不反应,无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D.蔗糖能溶于水,蔗糖放入到足量水中,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白色固体消失,试管温度无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化铜和铜的现象分析
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C、根据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分析
D、根据蔗糖溶解的温度不变分析
6.【答案】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不是所有酸跟活泼金属都能反应并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例如浓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并不生成氢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只有一氧化碳,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溶液浓度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故说法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氯化钠离子的存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硝酸的性质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浓溶液和饱和溶液无关系分析
D、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分析
7.【答案】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均为白色固体,不能以颜色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可以区分,方法一不合理、方法二合理,故不符合题意;
B.生铁与钢均能与硫酸铜反应使溶液蓝色变成浅绿色,生铁与钢均含碳,与盐酸反应后均有碳固体剩余,方法一、二均不合理,故不符合题意;
C.铁能被磁铁吸引,镁不能,可用磁铁区分镁片和铁片,镁能与硫酸亚铁反应,使溶液浅绿色褪去,方法一、二均合理,故符合题意;
D.黄铜与黄金与盐酸均不能发生反应,通过分别滴加稀盐酸不能区分黄金和黄铜,黄铜与黄金颜色相近,不能以颜色区分,方法一、二均不合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试剂或方法,只要出现不同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
8.【答案】
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所以铁钉表面产生气泡,叙述符合题意;②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由于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所以反应后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叙述符合题意;③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所以随着反应铁的质量会减轻,叙述符合题意;④由化学方程式
中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溶解56份质量的铁,生成2分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54份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增加,叙述不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9.【答案】
C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液态的纯净物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而溶液是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溶液,叙述不符合题意;
B.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液体(如乙醇)、气体(如氯化氢),叙述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不溶液水、不溶于酸,医疗上所用的钡餐为硫酸钡的悬浊液,叙述符合题意
D.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20℃,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应该为36g,而不是36,叙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B、根据三态物质都可以做溶质分析
C、根据硫酸钡的性质分析
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
10.【答案】
B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单质铁与化合物氯化氢反应生成单质氢气和化合物氯化亚铁,
,而不是氯化铁,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可选用锌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与铁,
,属于置换反应,故符合题意;
C.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形成氧化膜:
,属于化合反应,选项中方程式未配平,故不符合题意;
D.打开汽水瓶时,瓶内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溢出,产生大量气泡,而不是碳酸分解,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1.【答案】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溶解,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过量铁粉能与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铜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2.【答案】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铝制容器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会破坏容器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制容器被腐蚀,使用不符合题意;
B、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这样就容易腐蚀铁桶,使用不符合题意;
C、铝能与盐酸反应,铝水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会造成水壶被腐蚀,使用不符合题意;
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以使钢铁隔绝空气,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使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是保护膜分析
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C、根据铝和酸能反应分析
D、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分析
13.【答案】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A物质上方,此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不符合题意;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交点纵(溶解度)坐标为20g,此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20g,不符合题意;
C.由A、B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一定温度范围内,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更多,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符合题意;
D.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冷却结晶的方法较难获取A物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物质的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14.【答案】
B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硝酸钾不足,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可以使其变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倒出少量的溶液,是不会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符合题意;
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要想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不符合题意;
D、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水太多,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的方法,使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
二、计算题
15.【答案】
解:1000t该铁矿石中,实际参加反应的
质量为:
,设用1000t该铁矿石能生产出纯铁的质量为x,则

所以能生产含纯铁96%的生铁质量为

答:用1000t该铁矿石能生产出含纯铁96%的生铁490t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铁的质量结合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计算铁的质量,注意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三、填空题
16.【答案】
(1)
(2)青铜;在金属制品表面涂上油漆
(3)乳化
(4)瓶内气压减小;
的溶解度变小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石灰水的化学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制作马踏飞燕的金属材料是青铜,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在金属制品表面涂上油漆,防止金属制品锈蚀。(3)用洗涤剂去除油污的过程,是洗涤剂将大分子团油脂分解成小分子团的乳化现象,故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汽水中溶有
,打开瓶盖,瓶内气压减小,
的溶解度变小,气体逸出,所以汽水自动喷出。
【分析】(1)根据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和合金分析
(3)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4)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7.【答案】
(1)隔绝空气
(2);+3;置换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空气;(2)金属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①高炉中用赤铁矿炼铁,主要是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
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则根据化合物代数和为零原则,
,x=+3,所以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③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变低,碳元素化合价变高,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故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18.【答案】
(1)B
(2)餐具
(3);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1)会飞的汽车壳体材料应该是强度好、密度小的材料,才能满足飞起来的需要,铝合金具有强度好、密度小、抗腐蚀等特点。
故答案为:B;(2)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此可以用来制作餐具;(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②会飞的汽车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的燃气推动活塞运转,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分析
(2)根据不锈钢的用途进行分析
(3)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析
19.【答案】
(1)20g
(2)不变
(3)60g
(4)冷却结晶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在15℃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交点纵(溶解度)坐标为20g,故在15℃时,a、b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g。(2)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3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a物质不会结晶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且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3)15℃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即15℃时,100g水中刚好能溶解20ga物质,即50g水中刚好溶解10ga物质,因此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4)由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减小,故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结晶。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
(2)根据降温后a的溶解度增大分析
(3)根据15℃时a物质的
溶解度分析
(4)根据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四、实验题
20.【答案】
(1)A;都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2)置换;参加置换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3)
>
>
;能;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组实验研究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碘在酒精喝水中的溶解性,是物理性质,B组实验研究的是氢气、铁的化学性质,C组实验研究的是合金的硬度大小,属于物理性质,所以应将实验C归为A组,原因是:都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A;都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2)①上述四个反应是均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上述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②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参加置换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3)①分析反应甲和乙,甲:

能把
从氯化铜中置换出来,说明

更活泼;乙:

能把
从硝酸银中置换出来,说明

更活泼;故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②根据反应丙和丁分析可知,非金属活动性关系为:
>
>
,故
能与
反应;③
能与
反应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实验中的共同项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五、推断题
21.【答案】
(1);;;;
(2);置换反应
(3)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B、C、D、E是硫酸铜、稀盐酸、铝、铁粉、氧气中的一种,C的溶液为蓝色,则C是硫酸铜;B为黑色固体,则B是铁粉;C(硫酸铜)能与铝和铁粉反应,故E是铝;A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则A是氧气,D是稀盐酸;(1)A、B、C、D、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2)C和E发生反应为硫酸铜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特征,故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B与D发生反应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故反应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此题给出的具体物质,解题时要结合给出的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解答
六、科学探究题
22.【答案】
不正确;因为固体中若存在金属镁,则一定含有银和铜;银、铜和镁;镁;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银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交流讨论:由于金属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按照乙同学猜想,固体中金属镁剩余,则镁可以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即有镁即有铜,所以乙同学猜想不正确;讨论的结果认为固体的组成可能为Ag或Ag和Cu,根据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镁,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除了以上猜想,还可能金属镁过量,即固体中存在银、铜和镁三种物质;故填:不正确;因为固体中若存在金属镁,则一定含有银和铜;银、铜和镁。实验分析:甲同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金属镁一定没有剩余;乙同学取少量过滤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伸入铜丝,紫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说明滤液中尚有硝酸银剩余,则硝酸铜尚未参加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故填:镁;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甲乙同学的实验,可知滤渣没有镁,硫酸铜未参加反应,滤渣中也没有铜,所以滤渣只有银;故填:银。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据此分析
七、综合题
23.【答案】
(1)
(2)
(3)6.5g
(4)9.8%
(5)10g;90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该反应为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样品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0g-3.5g=6.5g,则
故求解硫酸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样品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渣质量为合金中铜的质量,故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是10g-3.5g=6.5g;(4)由反应方程式:
故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根据溶液稀释,溶质质量不变,设配制100g9.8%的稀硫酸需要yg98%的浓硫酸,则
,故上述题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由10g98%的浓硫酸配置成的,在稀释过程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和酸反应而铜和酸不反应,结合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出锌的质量,利用锌的质量结合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进而进行计算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卷(五四制)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冰城哈尔滨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参观、游览。越来越多的景点成为“地标”或是“网红”。下列叙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哈尔滨西站的大理石地面??
B.?冰雪大世界的冰
C.?二龙山玻璃栈道的玻璃??
D.?中东铁路桥上的钢架
【答案】
D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B.冰雪大世界雕刻用的冰是水的固体形态,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C.二龙山玻璃栈道的玻璃属于硅酸盐,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D.中东铁路桥上的钢架,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材料包含合金和纯金属分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可以用作保险丝?????B.?铜是使用最早的金属
C.?多数纯金属的抗腐蚀性比其合金更好?????D.?汽车的车体喷漆的主要目的就是美观
【答案】
B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金属钨的熔点最高,不容易熔断,不可以用来做保险丝,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的活动性较弱,以单质形式存在较多,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使用红铜,是使用最早的金属,故B符合题意;
C.合金的性能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要更好,所以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故C不符合题意;
D.
汽车的车体是金属材料,车体喷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材料的锈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保险丝的特性分析
B、根据金属的使用分析
C、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D、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分析
3.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明矾净水??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油污??
D.?煤的分解
【答案】
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过程中,铁与氧气、水反应产生铁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清洗餐具过程中,是洗涤剂将大分子团油脂分解成小分子团的乳化现象,油脂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煤的分解可以产生煤炭、煤焦油和煤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

A.?铁具有导热性,用于制作铁锅
B.?焊锡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C.?纯金属钛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做人造骨
D.?酒精能溶解碘,制作碘酒
【答案】
C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金属铁具有导热性,常用于制作铁锅,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不符合题意;
B.焊锡熔点低,在受热时容易熔化,可用于焊接金属,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性质稳定,可做人造骨,而不是纯金属钛,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符合题意;
D.精能溶解碘,制作碘酒,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5.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的固体
B.?铁丝伸入到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紫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C.?铜片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
D.?蔗糖放入到足量水中,白色固体消失,试管温度无变化
【答案】
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为红色,该过程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B.铁丝伸入到硫酸铜溶液,铁将铜从硫酸铜中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化亚铁,现象为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紫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C.铜丝是红色故体,插在稀盐酸中,铜与盐酸发生不反应,无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D.蔗糖能溶于水,蔗糖放入到足量水中,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白色固体消失,试管温度无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化铜和铜的现象分析
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C、根据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分析
D、根据蔗糖溶解的温度不变分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酸跟活泼金属都能反应并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B.?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氯化钠在溶液中以氯化钠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不是所有酸跟活泼金属都能反应并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例如浓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并不生成氢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只有一氧化碳,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溶液浓度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故说法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氯化钠离子的存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硝酸的性质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浓溶液和饱和溶液无关系分析
D、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分析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观察颜色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B
生铁和钢
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
加过量盐酸,看是否有剩余杂质
C
镁片和铁片
用磁铁吸引
分别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
D
黄铜和黄金
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A.?A??????????????????????????????????B.?B??????????????????????????????????C.?C??????????????????????????????????D.?D
【答案】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均为白色固体,不能以颜色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可以区分,方法一不合理、方法二合理,故不符合题意;
B.生铁与钢均能与硫酸铜反应使溶液蓝色变成浅绿色,生铁与钢均含碳,与盐酸反应后均有碳固体剩余,方法一、二均不合理,故不符合题意;
C.铁能被磁铁吸引,镁不能,可用磁铁区分镁片和铁片,镁能与硫酸亚铁反应,使溶液浅绿色褪去,方法一、二均合理,故符合题意;
D.黄铜与黄金与盐酸均不能发生反应,通过分别滴加稀盐酸不能区分黄金和黄铜,黄铜与黄金颜色相近,不能以颜色区分,方法一、二均不合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试剂或方法,只要出现不同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
8.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液体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1个正确????????????????????B.?2个正确????????????????????C.?3个正确????????????????????D.?4个正确
【答案】
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所以铁钉表面产生气泡,叙述符合题意;②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由于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所以反应后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叙述符合题意;③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所以随着反应铁的质量会减轻,叙述符合题意;④由化学方程式
中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溶解56份质量的铁,生成2分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54份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增加,叙述不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9.下列关于溶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而气体不做溶质
C.?医疗上所用的钡餐为硫酸钡的悬浊液
D.?20℃,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答案】
C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液态的纯净物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而溶液是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溶液,叙述不符合题意;
B.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液体(如乙醇)、气体(如氯化氢),叙述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不溶液水、不溶于酸,医疗上所用的钡餐为硫酸钡的悬浊液,叙述符合题意
D.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20℃,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应该为36g,而不是36,叙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B、根据三态物质都可以做溶质分析
C、根据硫酸钡的性质分析
D、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
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B.?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
Zn+FeCl2=ZnCl2+Fe????
??置换反应
C.?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2Al+3O2=2Al2O3??????
????化合反应
D.?打开汽水瓶时碳酸分解:????
H2CO3=H2O+CO2???????
?分解反应
【答案】
B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单质铁与化合物氯化氢反应生成单质氢气和化合物氯化亚铁,
,而不是氯化铁,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可选用锌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与铁,
,属于置换反应,故符合题意;
C.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形成氧化膜:
,属于化合反应,选项中方程式未配平,故不符合题意;
D.打开汽水瓶时,瓶内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溢出,产生大量气泡,而不是碳酸分解,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CaCO3、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木炭粉
铜粉
在空气中灼烧
A.?A??????????????????????????????????B.?B??????????????????????????????????C.?C??????????????????????????????????D.?D
【答案】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溶解,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过量铁粉能与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铜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其二是除杂剂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12.关于金属制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生石灰加水,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制水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答案】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铝制容器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会破坏容器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制容器被腐蚀,使用不符合题意;
B、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这样就容易腐蚀铁桶,使用不符合题意;
C、铝能与盐酸反应,铝水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会造成水壶被腐蚀,使用不符合题意;
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以使钢铁隔绝空气,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使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是保护膜分析
B、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C、根据铝和酸能反应分析
D、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分析
13.如图是A和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
B.?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20g
C.?两种物质中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若想得到A物质,最好的方法是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答案】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A物质上方,此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不符合题意;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交点纵(溶解度)坐标为20g,此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20g,不符合题意;
C.由A、B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一定温度范围内,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更多,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符合题意;
D.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冷却结晶的方法较难获取A物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物质的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14.要使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B.?倒出少量溶液
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
【答案】
B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硝酸钾不足,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可以使其变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倒出少量的溶液,是不会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符合题意;
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要想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不符合题意;
D、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水太多,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的方法,使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
二、计算题(共1题;共5分)
15.某钢铁厂用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炼制生铁,炼制过程中损失4%,则用1000t该铁矿石能生产出含纯铁96%的生铁多少吨?
【答案】
解:1000t该铁矿石中,实际参加反应的
质量为:
,设用1000t该铁矿石能生产出纯铁的质量为x,则

所以能生产含纯铁96%的生铁质量为

答:用1000t该铁矿石能生产出含纯铁96%的生铁490t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铁的质量结合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计算铁的质量,注意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三、填空题(共4题;共14分)
16.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制作马踏飞燕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途径________。
(3)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汽水中溶有CO2

打开瓶盖,________,________,气体逸出,所以汽水自动喷出。
【答案】
(1)
(2)青铜;在金属制品表面涂上油漆
(3)乳化
(4)瓶内气压减小;
的溶解度变小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石灰水的化学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制作马踏飞燕的金属材料是青铜,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在金属制品表面涂上油漆,防止金属制品锈蚀。(3)用洗涤剂去除油污的过程,是洗涤剂将大分子团油脂分解成小分子团的乳化现象,故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汽水中溶有
,打开瓶盖,瓶内气压减小,
的溶解度变小,气体逸出,所以汽水自动喷出。
【分析】(1)根据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含金属和合金分析
(3)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4)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市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方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
(2)金属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请写出高炉中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其中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是②________价,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③________反应。
【答案】
(1)隔绝空气
(2);+3;置换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空气;(2)金属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①高炉中用赤铁矿炼铁,主要是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
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则根据化合物代数和为零原则,
,x=+3,所以反应前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③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变低,碳元素化合价变高,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故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18.2009年,“会飞汽车”就圆满地完成了首次试航。这款车的车身和一般汽车相似,但是车门的部分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在陆地行驶的时候,翅膀折叠,如果想飞行的时候,翅膀就会张开。汽车如同变形金刚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架小型飞机。
(1)会飞的汽车壳体材料可以是____;(在A,B,C中选填)
A.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B.强度好、密度小的铝合金
C.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
(2)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此可以用来制作________(填一条用途)
(3)会飞的汽车采用柴燃联合动力,即柴油或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①________),它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②________。
【答案】
(1)B
(2)餐具
(3);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1)会飞的汽车壳体材料应该是强度好、密度小的材料,才能满足飞起来的需要,铝合金具有强度好、密度小、抗腐蚀等特点。
故答案为:B;(2)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因此可以用来制作餐具;(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②会飞的汽车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的燃气推动活塞运转,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分析
(2)根据不锈钢的用途进行分析
(3)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析
19.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
(2)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5℃时,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4)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20g
(2)不变
(3)60g
(4)冷却结晶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在15℃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交点纵(溶解度)坐标为20g,故在15℃时,a、b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g。(2)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3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a物质不会结晶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且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3)15℃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即15℃时,100g水中刚好能溶解20ga物质,即50g水中刚好溶解10ga物质,因此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4)由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减小,故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得到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结晶。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
(2)根据降温后a的溶解度增大分析
(3)根据15℃时a物质的
溶解度分析
(4)根据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
20.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所以我们研究好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的利用物质,化学课上我们也做了许多实验,如图:
(1)若按研究物质的性质的角度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归为①________组(填A或B),理由是②________。
(2)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甲:Zn+CuCl2=ZnCl2+Cu;乙:Cu+2AgNO3=Cu(NO3)2+2Ag;
丙:Cl2+2NaBr=2NaCl+Br2;丁:Br2+2NaI=2NaBr+I2。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①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②________
(3)分析反应甲和乙,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________。根据反应丙和丁,用相似的思维方法,试判断将Cl2通入KI溶液②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发生反应请简述理由③________
【答案】
(1)A;都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2)置换;参加置换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3)
>
>
;能;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组实验研究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碘在酒精喝水中的溶解性,是物理性质,B组实验研究的是氢气、铁的化学性质,C组实验研究的是合金的硬度大小,属于物理性质,所以应将实验C归为A组,原因是:都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A;都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2)①上述四个反应是均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上述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②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参加置换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3)①分析反应甲和乙,甲:

能把
从氯化铜中置换出来,说明

更活泼;乙:

能把
从硝酸银中置换出来,说明

更活泼;故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②根据反应丙和丁分析可知,非金属活动性关系为:
>
>
,故
能与
反应;③
能与
反应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实验中的共同项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五、推断题(共1题;共3分)
2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硫酸铜、稀盐酸、铝、铁粉、氧气中的一种。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反应,其中C的溶液为蓝色,B为黑色固体,没有A物质我们无法生存。
(1)请写出A、B、C、D、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②________
(3)B与D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
(2);置换反应
(3)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B、C、D、E是硫酸铜、稀盐酸、铝、铁粉、氧气中的一种,C的溶液为蓝色,则C是硫酸铜;B为黑色固体,则B是铁粉;C(硫酸铜)能与铝和铁粉反应,故E是铝;A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则A是氧气,D是稀盐酸;(1)A、B、C、D、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2)C和E发生反应为硫酸铜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特征,故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B与D发生反应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故反应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此题给出的具体物质,解题时要结合给出的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解答
六、科学探究题(共1题;共6分)
22.甲、乙同学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放入盛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残留物。请你和甲、乙同学一起探究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残留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固体中只有Ag
乙同学猜想:固体中含有Ag和Mg
(交流讨论)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讨论的结果认为固体的组成可能为Ag或Ag、Cu;你认为固体的组成还可能是________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乙同学:取少量过滤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伸入铜丝,紫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通过上述甲、乙同学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说明一定没有________;铜丝伸入过滤后溶液,有现象,综合分析说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
(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甲、乙同学的实验,你认为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_。
【答案】
不正确;因为固体中若存在金属镁,则一定含有银和铜;银、铜和镁;镁;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银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交流讨论:由于金属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按照乙同学猜想,固体中金属镁剩余,则镁可以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即有镁即有铜,所以乙同学猜想不正确;讨论的结果认为固体的组成可能为Ag或Ag和Cu,根据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镁,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除了以上猜想,还可能金属镁过量,即固体中存在银、铜和镁三种物质;故填:不正确;因为固体中若存在金属镁,则一定含有银和铜;银、铜和镁。实验分析:甲同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金属镁一定没有剩余;乙同学取少量过滤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伸入铜丝,紫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说明滤液中尚有硝酸银剩余,则硝酸铜尚未参加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故填:镁;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甲乙同学的实验,可知滤渣没有镁,硫酸铜未参加反应,滤渣中也没有铜,所以滤渣只有银;故填:银。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相距越远,优先反应,据此分析
七、综合题(共1题;共5分)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硫酸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是________;
(4)求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5)上述题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由________g98%的浓硫酸配置成的,在稀释过程加入水________g
【答案】
(1)
(2)
(3)6.5g
(4)9.8%
(5)10g;90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该反应为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样品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0g-3.5g=6.5g,则
故求解硫酸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样品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渣质量为合金中铜的质量,故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是10g-3.5g=6.5g;(4)由反应方程式:
故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根据溶液稀释,溶质质量不变,设配制100g9.8%的稀硫酸需要yg98%的浓硫酸,则
,故上述题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由10g98%的浓硫酸配置成的,在稀释过程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和酸反应而铜和酸不反应,结合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出锌的质量,利用锌的质量结合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进而进行计算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