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五年级语文试卷(90分钟 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得分
一、把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并记在心里。(2分)
我们要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去奋斗一生。
二、基础知识(26分)
(一)字词(15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bàn qiǎn luǒ chǐ jì mò
花 派 露 辱
lǜ xuē zhēnɡ qiónɡ hé ǎi
效 战 发 楼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6分)
气宇 昂 处之泰 心 诚服 出如山
老携幼 携: 严 以待 待:
险为夷 夷: 睹物 人 睹:
3.“一双眼睛百种看法。”说明汉语词汇十分丰富。按要求分别写出3个表示看的词语。“往远处看”的词语: 、 、
“往高处看”的词语: 、 、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1分)
广场上人很多。(用比喻的方式写。 2分)
2.水流从悬崖上泻下来,飞溅起阵阵白雾。(用夸张的方式写。 2分)
3.读写结合。(3+4=7分)
A.《我给江主席献花》: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同学们一齐起立鼓掌,热烈欢迎江主席的到来。
仿写:妈妈出发(打工)回来了!她 ,向我 。我 , 。
B.日常生活学习中,谁都曾用“毅力”克服过困难。如《海伦·凯勒》:为使我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仿写:为了 ,我
直到 为止。
三、课内阅读与感悟 (26分)
1.走进玉谰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
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 开到树梢, ,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是的,只要管理得好,给它 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 ,在春天的 ,就会 地,以 的生命力,舒展出 的四肢,使出 。
①按原文填空。 (5分)
②在这段话中,作者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样?(1+3分)
2.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 ,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 ,在怀念对他 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 ,抒发了对
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 ,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①按原文填空。 (3分)
②这段话中,琴声和心声声声相融。A.请你用“~~~”标出阿炳心声的有关语句;B.找出用来描绘二泉映月琴声的旋律的词语写下来:
(3+3分)
3.书是学识渊博的老师。本学期通过读书,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如: 海伦·凯勒; 的郑和;
的鲁迅; 的司马迁…… 正是他们的美好品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通过读书,我们还知道 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 ;火星是地球的“ ”;神奇的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 的科技成果。(8分)
四、课外阅读与感悟。(11+11=22分)
(一)阅读片段,完成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红得像 a ,粉的像 b ,白的像 c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作者由春花联想到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是从侧面写花的 。
2. 文段中a、b、c处应填的字依次是( ) (2分)
A.火 霞 云 B.火 霞 雪 C.血 霞 雪 D.枣 桃 云
3. 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 。(3分)
4.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 (2分)
(二)谈学风
一桶水倒在干沙堆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却湿漉漉的,好像吸满了水,但是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水来,这是因为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去,而是让水顺着无数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再经风吹日晒,就会干燥如故。
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入水中,再拿出来看时,已经喝得饱饱的,用手一捏,可以挤出很多水来,可见海绵是真正吸到了水,并且储存了起来。
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的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表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也有许多同学在读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式吸水”的学风。
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式吸水”的学风,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而不能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书却一无所获。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融会贯通:
无影无踪:
2.本文通过什么事例想告诉我们什么?请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3.选择短文中的词句填空。(3分)
如果我们像“沙子过水”, , ,结果只是 。我们应该提倡 的学风,读书时
, ,这样才能增长见识,增加学问。
4. “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与我们学过的《精读和略读》一文中的“泛读”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五、生活与习作。( 24分)
写游记一类的文章固然要按游览的顺序写,但也不能把游览的见闻一处不落地描述出来,而是有选择地重点写留给自己印象深的景点、景物。这样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你游览过什么地方?请写一篇游记。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