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六年级上册音乐 5 《龙的传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六年级上册音乐 5 《龙的传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12 11: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参与,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并会用对音乐进行分析。本节课能让学生在视唱、演奏中自己学会本曲,以奏助唱,以情带唱,同时带学生分析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大胆积极的参与音乐作品的创作,对音乐编创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自信心。并通过作品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根”。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三年级《爱祖国》、四年级《歌唱祖国》的爱国主义的延伸,同时也是学习下一课《两岸情深》的情感根基。以《赞美的心》为主题,体现了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已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爱国主义情感也更加理性。通过学唱《龙的传人》,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根”,也为下一课做铺垫。本曲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学唱本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并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过程与方法:欣赏有关龙的艺术作品,初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等方法,体验和表现歌曲深情真挚的音乐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河山、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难点:认识反复记号“D.S.”,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师生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每节音乐课上课前都会用歌唱的形式问好,播放《幸福拍手歌》进行律动,为学生营造音乐课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导入
出示龙的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龙的故事、文化进行探索和了解。
1、你心中的“龙”指的是什么?(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的图片)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说,我们中华儿女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2、欣赏色彩、造型各异,适合学生年龄的表现龙的作品。(出示龙的图片)
   3、启发学生去发现:龙的角、身躯、爪、鳞、尾巴各像什么动物?
   4、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知龙的特征: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
5、为学生介绍龙的名称: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角龙、无角者为蝎龙、未升天者为婚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龙”的图片和教师对“龙”的讲解,增加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深刻的理解乐曲的情感。)
(三)听赏歌曲
1、初听: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教师播放张明敏演唱的《龙的传人》。)
2、提问: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课题《龙的传人》)
b:你们知道歌词中“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我们、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3、复听:你听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换了演唱者,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感觉?(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更青春活泼、更贴近时代,音乐加入R&B元素)
4、分析歌曲节奏、节拍和旋律特点,视唱简谱。分析歌曲内容和情感,介绍歌曲的创作者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侯德健,著名音乐人。其代表作《龙的传人》不仅在中国大陆、台湾,甚至全球华人都曾传唱一时,时至今日,这首歌仍是华人圈子里耳熟能详的一首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音乐,增加学生对歌曲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提问,让学生积极思考,更加深刻了解歌曲的内涵。)
 (四)学唱歌曲
1、请同学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随音乐演唱乐谱,随伴奏完整模唱乐谱。
3、曲式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表达什么感情?(海外华人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龙的传人》这首歌充分表达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对祖国母亲无比眷念的感情。)
4、认识反复记号“D.S.”,出示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首先学会唱第一段。唱熟之后再唱第二、第三段。
5、全班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和跟唱,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印象,通过分析乐曲,让学生认识反复记号,再学唱第一段,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歌曲)
(五)拓展:分块和学生探讨
  1、龙的知识:龙是中国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什么是样子的。身体成长型,有鳞、有角,会飞、会游泳。(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出示文字说明。并出示龙的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的龙,说一说龙还有其他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加深刻的理解乐曲的内涵。)
  2、龙的歌曲:听赏歌曲《龙的传人》
  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了解为什么我们把自己说成是龙的传人。
  3、龙的成语:讲述龙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龙争虎斗、龙肝凤髓等成语的意义。多媒体出示成语,提出问题。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4、龙的工艺品:欣赏卡通的龙、泥塑的龙、九龙壁、龙头风筝、龙的蜡染画。借助多媒体展示出作品,观察作品中的龙有什么共同点,什么不同点。并自己创造一条自己的龙。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龙的资料图片以及工艺品,启发学生了解龙的形象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通过分组比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
(六)小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通过这节课,相信大家对于龙都有了一个大体认识,时代在进步,令人骄傲的是中华民族这条巨龙这在崛起。不同时期的龙的传人也唱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心声,现在我们大声读出这句话: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最后再次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与理解,并在演唱中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流程清晰、环节紧凑,可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创造表现—完美结课。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这样的流程不仅让教学环节更加一目了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文化。龙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形象,是中国的象征。这节音乐课内容符合六年级的个性特征,并且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我首先让学生欣赏龙的图片,让学生对龙的形象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欣赏歌曲之后,又把作者的创作背景做了渗透,让学生体会台湾音乐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学唱歌曲的时候,提示大家要唱出对民族“根”的认同和情感共鸣。在结课时让学生大声读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做结尾,以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落实了“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音乐教材编写意图,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标准。
在本节课的演唱部分,我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基本了解,在初步了解之后,再用听唱法学唱第一段,并分析两个乐句之间的关系,唱熟之后再唱第二、第三段。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是以自学为先导,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在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一首爱国歌曲,学生积极性马上就提高了。通过王力宏版本的《龙的传人》歌曲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个版本和范本的不同表演形式,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通过龙的图片和龙的工艺品展示以及龙的成语小组比赛,让学生对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强调我们是龙的传人,从而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歌曲的情感。
学唱过程很顺利,歌曲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听过,聆听几遍之后就能跟着唱了。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为学生理顺本堂课讲过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