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大学区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2020五下·吉林期末)( )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答案】比重计
【知识点】比重计
【解析】【分析】比较液体的轻重要测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或者比重计。
2.(2020五下·吉林期末)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
【答案】北京时间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3.(2020五下·吉林期末)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 )、( )、( )等因素有关。
【答案】体积;轻重;相同体积的液体重量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重量和液体自身的性质有关。
4.(2020五下·吉林期末)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答案】排开的水量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根据排开的水量的定义可知。
5.(2020五下·吉林期末)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 )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 )。
【答案】向上;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方向相反。
6.(2020五下·吉林期末)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 )。
【答案】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2020五下·吉林期末)热总是从( )的一端向( )的一端传递。
【答案】较热;较冷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导的方向,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8.(2020五下·吉林期末)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个小时。
【答案】12;2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
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
二、我会选择(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9.(2020五下·吉林期末)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的次数少;摆绳短,摆动的次数多。
10.(2020五下·吉林期末)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答案】B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自转带来的太阳的东升西落,东边的地区时间最早。
11.“傅科摆”可以证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指仅受引力和吊线张力作用而在惯性空间固定平面内运动的摆。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傅科摆由此而得名。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傅科摆实验的应用,傅科摆是傅科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
12.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所以体积大和重量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反而体积小和重量小的容易下沉。而物体的颜色,与其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没有关系,故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1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答案】C
【解析】【解答】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向南北方向的线叫做经线,而且经线是等长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经线的认识。
14.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答案】A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解析】【解答】日晷是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5.(2020五下·吉林期末)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其保温性能就越差。
16.(2020五下·吉林期末)下面的 (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水里加纯净水
【答案】A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 要想让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可以增大浮力,浮力大小液体的体积,密度有关系。
17.子夜是指(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子夜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子夜是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中的子时,即正当子时的时间也就是深夜,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凌晨一点之间。
18.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在变热的过程中,温度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但是重量是不会改变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在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温度低于0℃时,水就结成冰,体积就会变大。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9.(2020五下·吉林期末)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水钟;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一定的速度流逝的。
20.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长江水是淡水,密度比较小,而海水是咸的,是盐水,密度比淡水大,所以对于相同的排水量来说,在大海里的船所受浮力更大一些。因此同样一艘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1.(2020五下·吉林期末)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如水在4℃的时候体积最小,低于4℃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22.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衣服自己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衣服穿在身上,感觉暖和,主要是因为衣服阻止热量散失出去,热量散失不出去,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所以就会觉得热,并不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保温作用。
23.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保持不变,而且太阳的直射点是绕着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的。当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时,随着地球的自转,一天都受到太阳的照射,便出现的了极昼,而南极受不到太阳的照射出现了极夜。所以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24.(2020五下·吉林期末)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水在4℃的时候体积最小,低于4℃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25.(2020五下·吉林期末)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自转带来太阳的东升西落,东边的地区时间较早,先迎来黎明。
26.(2020五下·吉林期末)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因为石头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
27.(2020五下·吉林期末)“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傅科摆”是一个单摆,底板有一个量角器 。单摆振动时,振动面依理应保持不变,但因地球在自转,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不能发觉地球在转,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发现摆的振动面不断偏转。
28.(2020五下·吉林期末)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橡皮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这块橡皮的质量与体积的比,不是大小。
四、我会答(共14分)
29.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
【答案】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的形状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来使橡皮泥浮起来。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船型,或者叫小碗状,放入水中时,注意不能让水进去,即碗边或者船边上翘,这样可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就可以实现漂浮状态。
【分析】根据浮力原理,改变橡皮泥的浮力就可以实现浮沉,改变浮力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就是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一个就是改变液体的密度。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一个就是捏成空心球,理论上可行,但是橡皮泥大多比较软,容易进水,所以,实际操作不可行。另外就是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者叫小碗状,放入水中时,注意不能让水进去,即碗边或者船边上翘,这样可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就可以实现漂浮状态。另外,在水中加入水银灯,是液体密度变大,也可以让橡皮泥漂浮。
30.(2020五下·吉林期末)解释四季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形成四季变化。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个地方,因此气温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1.(2020五下·吉林期末)
(1)摆的快慢可能与( )、( )、( )有关。
(2)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我的假设:
实验的器材: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答案】(1)摆长,摆幅,摆重
(2)摆绳长短;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支架、摆绳、摆锤、尺、钟(计时器)|支架、摆锤、尺、钟(计时器)(除摆绳外其他条件都不变)|摆绳长短|先用长一点的摆绳做实验测出15秒摆动的次数,然后再用短一点的摆绳做实验测出15秒摆动的次数,然后得出结论。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先猜想可能与 摆长,摆幅,摆重,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验证,控制变量法只有一个条件发生改变,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1 / 1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大学区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2020五下·吉林期末)( )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2.(2020五下·吉林期末)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
3.(2020五下·吉林期末)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 )、( )、( )等因素有关。
4.(2020五下·吉林期末)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
5.(2020五下·吉林期末)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 )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 )。
6.(2020五下·吉林期末)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 )。
7.(2020五下·吉林期末)热总是从( )的一端向( )的一端传递。
8.(2020五下·吉林期末)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个小时。
二、我会选择(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9.(2020五下·吉林期末)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10.(2020五下·吉林期末)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11.“傅科摆”可以证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12.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1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14.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15.(2020五下·吉林期末)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16.(2020五下·吉林期末)下面的 (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水里加纯净水
17.子夜是指(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18.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9.(2020五下·吉林期末)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20.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21.(2020五下·吉林期末)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2.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23.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24.(2020五下·吉林期末)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5.(2020五下·吉林期末)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26.(2020五下·吉林期末)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
27.(2020五下·吉林期末)“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28.(2020五下·吉林期末)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
四、我会答(共14分)
29.有一团沉在水里的橡皮泥,要想使它浮在水面上,你有办法吗?
30.(2020五下·吉林期末)解释四季现象的形成原因。
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1.(2020五下·吉林期末)
(1)摆的快慢可能与( )、( )、( )有关。
(2)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我的假设:
实验的器材: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比重计
【知识点】比重计
【解析】【分析】比较液体的轻重要测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或者比重计。
2.【答案】北京时间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3.【答案】体积;轻重;相同体积的液体重量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重量和液体自身的性质有关。
4.【答案】排开的水量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根据排开的水量的定义可知。
5.【答案】向上;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方向相反。
6.【答案】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答案】较热;较冷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导的方向,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8.【答案】12;2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
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
9.【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的次数少;摆绳短,摆动的次数多。
10.【答案】B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自转带来的太阳的东升西落,东边的地区时间最早。
11.【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指仅受引力和吊线张力作用而在惯性空间固定平面内运动的摆。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1819—1868)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傅科摆由此而得名。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傅科摆实验的应用,傅科摆是傅科证明地球自转的实验。
12.【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所以体积大和重量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反而体积小和重量小的容易下沉。而物体的颜色,与其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没有关系,故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13.【答案】C
【解析】【解答】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向南北方向的线叫做经线,而且经线是等长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经线的认识。
14.【答案】A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解析】【解答】日晷是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其保温性能就越差。
16.【答案】A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 要想让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可以增大浮力,浮力大小液体的体积,密度有关系。
17.【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子夜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子夜是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中的子时,即正当子时的时间也就是深夜,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凌晨一点之间。
18.【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在变热的过程中,温度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但是重量是不会改变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在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温度低于0℃时,水就结成冰,体积就会变大。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水钟;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一定的速度流逝的。
20.【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长江水是淡水,密度比较小,而海水是咸的,是盐水,密度比淡水大,所以对于相同的排水量来说,在大海里的船所受浮力更大一些。因此同样一艘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如水在4℃的时候体积最小,低于4℃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22.【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衣服自己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衣服穿在身上,感觉暖和,主要是因为衣服阻止热量散失出去,热量散失不出去,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所以就会觉得热,并不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保温作用。
23.【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保持不变,而且太阳的直射点是绕着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的。当太阳的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时,随着地球的自转,一天都受到太阳的照射,便出现的了极昼,而南极受不到太阳的照射出现了极夜。所以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水在4℃的时候体积最小,低于4℃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自转带来太阳的东升西落,东边的地区时间较早,先迎来黎明。
2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因为石头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
2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傅科摆”是一个单摆,底板有一个量角器 。单摆振动时,振动面依理应保持不变,但因地球在自转,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不能发觉地球在转,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发现摆的振动面不断偏转。
2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橡皮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这块橡皮的质量与体积的比,不是大小。
29.【答案】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的形状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解答】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来使橡皮泥浮起来。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船型,或者叫小碗状,放入水中时,注意不能让水进去,即碗边或者船边上翘,这样可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就可以实现漂浮状态。
【分析】根据浮力原理,改变橡皮泥的浮力就可以实现浮沉,改变浮力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就是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一个就是改变液体的密度。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一个就是捏成空心球,理论上可行,但是橡皮泥大多比较软,容易进水,所以,实际操作不可行。另外就是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者叫小碗状,放入水中时,注意不能让水进去,即碗边或者船边上翘,这样可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就可以实现漂浮状态。另外,在水中加入水银灯,是液体密度变大,也可以让橡皮泥漂浮。
30.【答案】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形成四季变化。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个地方,因此气温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31.【答案】(1)摆长,摆幅,摆重
(2)摆绳长短;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支架、摆绳、摆锤、尺、钟(计时器)|支架、摆锤、尺、钟(计时器)(除摆绳外其他条件都不变)|摆绳长短|先用长一点的摆绳做实验测出15秒摆动的次数,然后再用短一点的摆绳做实验测出15秒摆动的次数,然后得出结论。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先猜想可能与 摆长,摆幅,摆重,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验证,控制变量法只有一个条件发生改变,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