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 第一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 第一课时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2 09: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草原
部编版 六年级上
新知导入
  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予,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新知导入
同学们,找一找腾格尔唱的《草原》,听一听。认真感受美妙的歌声,猜一猜歌曲唱的是哪里。下面咱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那令人神往的草原!
1. 会写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
2.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学目标
新知讲解
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试着概括段意,理清线索。
4.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进行质疑。
自读检查
1.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组内讨论,试着解决。
3.组内交流分段情况。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第2-5自然段)“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款待,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和热情,以及蒙汉之间的团结友爱。
交流分段情况
新知讲解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礼貌 拘束
渲染 勾勒 羞涩 目的地 鄂温克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翠色欲流 一碧千里
陈巴尔虎旗
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
学认字
新知讲解
蒙古包
měng
蒙古族
měng
蒙骗
mēng
欺骗。
启蒙
méng
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蒙上一层纸
méng
覆盖。
多音字
新知讲解








tǎn
shāo



shānɡ
hónɡ
wēi
我会写


书写指导:毛字首笔是短撇,下面两横稍向上拉,竖弯钩的弯要长,两个火字要小。
结构:左右
组词:地毯 毛毯
造句:公园里的草坪就像一块大绿毯 。
音序:T 部首:毛

tǎn
绿毯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小右大。
结构:左右
组词:玻璃 玻罩
造句:五颜六色的玻璃在阳光下的照射下真好看!
音序:B 部首:王


玻璃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小右大。
结构:左右
组词:玻璃 琉璃
造句:雪后的山谷幻化成一个奇特的琉璃世界。
音序:L 部首:王


玻璃
书写指导:上边要扁、中间是一短竖,秃宝盖的横要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长。
结构:上下
组词:云裳 霓裳
造句:小明今天穿了一件新衣裳。
音序:S 部首:衣

shang
衣裳
书写指导:“虫”下横变为一提,“工”字要稍扁。
结构:左右
组词:霓虹 长虹
造句:大雨过后,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
音序:H 部首:虫

hóng
彩虹
书写指导:足旁要窄小,立字下横与冖的横是一笔、要长,巾字下框要窄、不封闭。
结构:左右
组词:牛蹄 蹄子
造句:一串清脆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
音序:T 部首:足


马蹄
书写指导:广字横短撇要长,付字要扁,肉字上下并排两个人字、上边人字撇出头。
结构:半包围
组词:豆腐 腐烂
造句:我特别爱吃草原牧民家的奶豆腐。
音序:F 部首:肉


奶豆腐
书写指导:“禾”要窄,首撇短,末笔捺改点;“ 肖” 上边中间一竖稍长,下边“ 月” 首笔撇改竖。
结构:左右
组词:稍等 稍纵即逝
造句:这件衣服稍微有点大。
音序:S 部首:禾

shāo
稍微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紧凑,左边是双人旁,中间山和几字要扁小、两字中间有一横。
结构:左中右
组词:稍微 微妙
造句:走进教室,我微笑着和同学们打招呼。
音序:W 部首:彳

wēi
微笑
随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tǎn  chén shang
绿( ) ( )列 衣( )
shāo wēi tí      fu
( )  马( ) 奶豆( )



稍微


二、选择填空。
“一”有以下解释:
A.相同 B.数目字 C.纯,专 D.满,全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______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______解释;
“一百五十里”的“一” 应取______解释。
随堂练习
今天,我们跟随老舍的脚步初入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奇丽的风光。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课堂小结
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