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高2020届高三信息技术仿真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会产生损耗
B.信息一旦产生,其价值就不会改变
C.信息的传播与存储可以脱离载体而存在
D.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术
【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具有共享性,在共享过程中信息不会产生损耗,本项错。选项B: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项错。选项C:信息具有依附性,信息不能脱离载体而独立存在,本项错。选项D:信息的载体具有多样性,同一种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式方式和表达技术,本项对。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浏览器与收藏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排在前面的可信度必定较高
B.可以在收藏夹中建立子文件夹对所保存的网址进行分类
C.在IE浏览器中清空历史记录,收藏夹中的网址被同时清空
D.IE浏览器中以“仅HTML”格式另存网页,网页中的图片同时被保存
【答案】B
【知识点】信息来源的选择与判断;网络资源的类型、下载与保存;浏览器
【解析】【解答】选项A: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都来自因特网,本身因特网信息是不可靠的信息来源,由于利益关系排在前面的信息往往是付费信息,可信度不一定高。本项错。选项B:收藏夹是对感兴趣的网址进行收藏的工具,可以使用文件夹对其中的网址进行分类,本项对。选项C:历史记录是最近浏览网页的网址与收藏夹是两回事,本项错。选项D: IE浏览器中以“仅HTML”格式另存网页 时只保存网页中的文字不会保存图片。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来源的判断、收藏夹和历史记录以及网页的保存类型。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对不同的来源需要根据可靠性进行判断。收藏夹是对感兴趣的网址进行收藏的工具,历史记录是最近浏览网页的网址。保存网页的类型有四种:1.“网页,全部是” 将你现打开的网页文字、内容等所有都保存下来。 2.“Web档案,单一文件(mht)” 将你打开的网页文字、图片、文字格式等保存下来,但是建立文件夹而是保存在一个文件中。 3.“网页,仅HTML”与第一种网页,全部是 一种保存方式,但不建立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不保存图片。 4.文本文件仅将网页所有文字保存下来其他图片、格式等都不保存。
3.(2020·浙江模拟)小悦使用Word软件处理信息的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前一共有3处修订
B.文中为“缘何”添加了批注,批注的内容是“为什么”
C.“zhejiang”等字母下方出现波浪线是因为启用了“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
D.拒绝对文档所有的修订后,第二段第一句为:千年古镇,缘何为什么吸引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
【答案】C
【知识点】文本的基本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本文共一处批注和一处修订,另外两处红色波线为拼写和语法,本项错。选项B:文中是对“Wifi”进行的批注而不是对“缘何”进行的批注,“缘何”处为修订,本项错。选项C:"zhejiang“下方的红色波浪线为启用”拼写和语法“功能后加上的,本项对。选项D: 拒绝对文档所有的修订后,第二段第一句为:千年古镇,为什么吸引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 ,本项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WORD的批注、修订以及拼写和语法功能。批注是对文章的某些文字段落做出备注、意见及建议等。而修订是保留修改痕迹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通过修订可以恢复原来的文字或确认修改。而拼写和语法可以检查文档的拼写或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为较严重的错误使用红色波浪线标注,而语法错误为较轻的错误使用绿色波浪线来标注。
4.(2020·浙江模拟)某Access数据表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数据表的表名为“普通用户”,共有11条记录
B.该数据表有5个字段,字段的数据类型可以在“设计视图”中修改
C.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在已有记录之前插入新的记录
D.在数据表视图中,可以把第8条记录“ID”字段的值改为“8”
【答案】D
【知识点】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的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由图可知该数据表的表名为”普通用户“,共11条记录,当前记录为第8条记录,本项对。选项B:该数据表共有ID、用户名、联系电话、地址、邮编5个字段,本项对。选项C:使用Access只能在表尾插入记录不能在已有记录之前插入,本项对。选项D:由图知,ID字段为自动编号,只能由系统生成而不能手工修改,本项错。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Access的记录、字段的编辑以及自动编号类型字段的特点。在设计视图中可以对表格的结构进行设置,比如有哪些字段,每个字段的类型等。在数据表视图中可能浏览、修改、增减每条记录的内容, 是最常见也是系统默认的视图。自动编号:这种类型较为特殊,每次向表格添加新记录时,Access会自动插入唯一顺序或者随机编号,即在自动编号字段中指定某一数值。自动编号一旦被指定,就会永久地与记录连接。如果删除了表格中含有自动编号字段的一个记录后,Access并不会为表格自动编号字段重新编号。当添加某一记录时,Access不再使用已被删除的自动编号字段的数值,而是重新按递增的规律重新赋值。
5.(2020·浙江模拟)使用Photoshop软件对“元宵节1.psd”进行处理,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图层能直接用添加滤镜
B.该图像采用RGB颜色模式,每个像素所占位数是24位
C.“灯”的图层样式未展开显示,说明都已经隐藏
D.“纹理”图层被锁定后不能调整图层的上下顺序
【答案】B
【知识点】图像基本属性设置;图层及图层的基本操作
【解析】【解答】选项A:”诗句“图层为文本图层不能使用滤镜,本项错。选项B:由标题行中的”元宵节.psd 80%(标题,RGB/8)知该图的模式采用RGB模式,该种模式共有红、绿、蓝三个通道,每个通道占8位二进制数,共计2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像素,本项对。选项C: “灯”的图层样式未展开显示,不能确定该图层样式已经隐藏,本项错。选项D:“纹理”图层被锁定后不能修改其中的图像但可以进行图层操作如移动图层、删除图层、复制图层等,本项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hotoshop的文本图层、标题行的信息以及锁定后的图层特点。为了防止图层被误删除或修改可以将图层设置为不可见或锁定状态,在设置为不可见或锁定时不可以修改图层的名称、图层样式和滤镜效果,但可以复制和删除图层。在图层或样式不可见时导出为其他格式的图像文件时,不可见图层或样式不能被导出。文字图层只能通过“文字”工具来设置文字的大小、颜色和字体等信息且“文字”图层可以设置图层样式但不能设置滤镜效果。在“文字”图层被删格化后,不能使用“文字”工具设置文字的字体、大小或颜色等。
6.(2020·浙江模拟)有一段PAL制的无声视频,每帧画面为1024*768像素、24位彩色,视频时间为 4分钟,将其转换成 MP4 后其存储容量为225MB,则压缩比约为( )。
A.60:1 B.72:1 C.100:1 D.480:1
【答案】A
【知识点】声音、图像、视频编码
【解析】【解答】由视频文件在存储容量计算公式知没有压缩前的视频存储容量为:1024*768*3*25*4*60=14155776000B=13824000KB=1350MB,现压缩后存储容量为225MB,故其压缩率为:1350/225=54,最接近的比率为60:1。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视频文件的存储容量的计算。视频文件存储容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位数/8)*帧频*时长(字节)。
7.(2020·浙江模拟)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则输出的n的值是( )。
A.3 B.4 C.5 D.6
【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由流程图知先将n的值赋为1,然后依次将n的值增1,如果2的n次方大于n的平方时跳出循环输出n值,否则一直将n增1。选项A:2的3次方为8,3的平方为9,不合题义。选项B:2的4次方为16,4的平方为16,两者相等也不合题义。选项C:2的5次方为32,5的平方为25,此时2^5>5^2,符合题义。选项D:2的6次方为64,6的平方为36,符合题义,但在n为5时已经跳出循环。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表示算法的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
8.(2020·浙江模拟)下列VB表达式中,可取到最大值中最大的是( )。
A.Fix((Rnd*45))*2+10 B.Int(Rnd*45)*2+10
C.Int(-Rnd*45)*(-2)+10 D.(Rnd-Rnd)*100
【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 Fix((Rnd*45))*2+10 的最大值为44*2+10=97。选项B: Int(Rnd*45)*2+10 的最大值为44*2+10=97。选项C:int(-rnd*45)*(-2)+10的最大值为-45*-2+10=100。选项D: (Rnd-Rnd)*100 的最大值为99。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整数的公式和fix以及int的区别。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fix和int函数在参数为正数时完全相同,在参数为负值时int取不大于参数的整数,fix是将小数截取,造成fix(x)>int(x)。
9.(2020·浙江模拟)某 VB 段程序如下:
s = Text1.Text
For i = 1 To Len(s)
c = Mid(s, i, 1)
s1 = c + s1
Next i
Text2.Text = s1
程序运行时,文本框Text1中输入“ABC123xyz”,文本框Text2中输出“baz321edc”,则下划线处的代码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s = 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字符串赋给变量s
For i = 1 To Len(s)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字符串s的长度,步长为1,该循环用于给字符串进行加密
c = Mid(s, i, 1) ‘按i值从字符串s中中取一个字符并赋给变量c
‘按一定算法处理c值
s1 = c + s1 ‘将字符串c合并到字符串s1的左侧,即将字符串s倒序输出
Next i ‘结束循环
Text2.Text = s1 ‘在文本框2中输出字符串s1
由以上程序分析和输入输出字符串的比较可知划线处是将大写字字母转为小写字母且将小写字母右移二位,如果右移超过”z“的从字母开头重新计算。选项A:第一个条件语句将大写字母转为小写字母,第二个条件语句将字符右移2位。选项B:使用多分支语句结果为当大写字母时将大写转为小写,当不是大写字母时包括数字都右移2位。选项C:第一个条件语句将大写字母转为小写字母,第二个条件语句将小写字母右移3位。选项D:使用多分支语句结果为当大写字母时将大写转为小写,当不是大写字母时包括数字都右移3位。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符串的加密算法。对一个字符串进行加密时要先将字符串一位一位取出,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往往是将字母右移或左移n位,然后倒序或正序连接成一个新的字符串最后输出。
10.(2020·浙江模拟)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字符串序列“v,i,c,t,o,r,y”进行排序,第一遍排序后的序列不可能的是( )。
A.y,v,i,c,t,o,r B.c,v,i,o,t,r,y
C.c,i,v,t,o,r,y D.v,i,t,o,r,y,c
【答案】C
【知识点】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冒泡算法比较方法可以由4种,一是从前向后比较将大的放到数组的最后,二是从前向后比较将小的放到最后,三是由后向前比较,大的放到数组的最前面,四是由后向前比较,小的放到数据的最前面。选项A:字母y在最前面,r在最后说明该比较方法是从后向前比较且为降序排序。选项B:字母c在前,y不变说明该排序方法是从前向后比较且为升序排序。选项C与选项B相同所以排序顺序应为 c,v,i,o,t,r,y ,本项错。选项D:c在后v、i不变说明该比较方法是由前向后比较且降序排序。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冒泡排序法。本题考查的是冒泡法排序的过程。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会有两层循环,外层循环代表比较的轮数,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的次数,在每轮比较时都是将相邻数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前一个数组元素大于后一个数组元素(由小到大时)进行交换,这样第一轮使最小的元素排在元素下标最小的元素中,第二轮比较后将次小元素排在第二个元素中,这样经过n-1轮比较后将数列排好。
11.(2020·浙江模拟)生成10个不重复的随机整数,保存在数组a中,并升序排列,实现算法的VB程序如下。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f(1 To 10) As Boolean
'f 数组各元素的初值设为 False,代码略
For i = 1 To 10
t = Int(Rnd() * 20 + 1)
If Not f(t) Then
a(i) = t
⑴
Else
⑵
End If
Next i
For i = 1 To 20
If flag(i) Then List2.AddItem ⑶
Next i
上述程序中 3 处下划线应填入的程序代码是
A.⑴ f(i) = True ⑵i=i-1 ⑶Str(a(i))
B.⑴ f(a(i)) = True ⑵i=i-1 ⑶Str(i)
C.⑴ f(a(i)) = True ⑵t =int(Rnd()*20+1) ⑶Str(i)
D.⑴ f(i) = False ⑵t =int(Rnd()*20+1) ⑶Str(a(i))
【答案】B
【知识点】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f(1 To 10) As Boolean '定义整型数组a和布尔型数据f,这两个数组都有10个元素
'f 数组各元素的初值设为 False,代码略
For i = 1 To 10 '使用i来控制循环
t = Int(Rnd() * 20 + 1) '使用公式产生一个【1,20】范围内的随机整数
If Not f(t) Then '如果以这个数为下标的f数组元素的值为假时则进行如下处理
a(i) = t '将这个数放到以i为下标对应的数组a中
⑴ '将其对应的标记数组元素值设为真,说明已经产生了这个数,故本处答案应填写f(a(i))=true或f(t)=true
Else '否则即f(t)的值为真则说明已经产生过这个数了,则进行如下处理
⑵ '将i值减少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i-1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 1 To 20 '使用i来控制循环
If flag(i) Then List2.AddItem ⑶ '如果标记数组的值为真则使用列表框2输出i对应i值,故本处答案应填写:str(i)
Next i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可知,(1)处为将其对应的标记数组元素值设为真,说明已经产生了这个数,故本处答案应填写f(a(i))=true或f(t)=true。(2)处为将i值减少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i-1。(3)处为:如果标记数组的值为真则使用列表框2输出i对应i值,故本处答案应填写:str(i)。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成一个升序的随机数序列的算法。该算法是使用一个标记变量数组,当产生的随机数与该数组的下标相同时将该数组的值设为真表示已经产生了该数,再产生下一个随机数,然后看该数对应的下标数组元素是否为真,如为真则将i值减少1重新生成一个数,如为假则说明该下标对应的数没有产生,循环十次产生10个不相同的随机数,数组对应的值为真说明该下标为产生的随机数,为假则没有产生该数,最后使用循环输出f对应的下标,另外注意产生的随机数也放置到数组a中了但数组a没有排序。
12.(2020·浙江模拟)某对分查找算法的VB程序段如下:
Key = Val(Text1.Text): s = ""
i = 1: j = 10
Do While i <= j
m = (i + j) \ 2
If a(m) <= Key Then
i = m + 1
s = s + "R"
Else
j = m - 1
s = s + "L"
End If
Loop
Text2.Text = s
数组元素 a(1)到 a(10)的值依次为“1,4,6,10,16,16,16,18,21,33”。在文本框 Text1中输入 16 后,该程序段的输出结果与输入下列值的输出结果相同的是( )。
A.10 B.12 C.17 D.18
【答案】C
【知识点】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Key = Val(Text1.Text): s = ""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要查找的数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key,将s初始化为一个空串
i = 1: j = 10 ‘初始化目标数组的下标下限i为1,上限j为10
Do While i <= j ‘在i值小于等于j值时进行循环
m = (i + j) \ 2 ‘计算目标数组的中值下标并赋给变量m
If a(m) <= Key Then ‘如果中值元素小于等于key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i = m + 1 ‘将下限设为中值下标多1
s = s + "R" ‘将字符”R“合并到字符串s的右侧
Else ‘否则即中值元素大于key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j = m - 1 ‘将上限设为中值下标少1
s = s + "L" ‘将字符”L“合并到字符串s的右侧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Loop ‘结束循环
Text2.Text = s ‘使用文本框2输出字符串s的值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当key为16时s值为”RRLR“,选项A:当key值为10时,s值为”LRRL“。选项B:当key值为12时,S的值为”LRRRR“。选项C:当key值为17时,s值为”RRLR“。选项D:当key值为18时,s值为“RRL”。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法查找数据的方法,对分法查找过程是先将一个数列放于一个有序数组中,然后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与要查找的值,或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大,则在前半个数组中查找,若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小则在后半个数组中查找。查找方法仍是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和要查找的值。以此类推直到查到或下限大于了上限(没查找)为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8+7+7,共26分。)
13.(2020·浙江模拟)某中学高一进行了一次学科能力测试,并将学生成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部分界面如图a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均差值=该同学该科成绩-该科平均成绩,因此需在E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然后自动填充到E4:E22,并复制粘贴到G3:G22,H3:H22各区域,完成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均差值的计算。
(2)由于操作失误,将区域J3:J22的数据误删除,则J23 单元格中显示的结果是 。(单选,填字母 A .0.0 / B .#DIV/0! / C .#REF! / D .234.1)
(3)根据图a所示的数据制作了图表如图b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字母)
A.该图表的数据区域为D2,F2,H2,C23:D23,F23,H23
B.将A2:J22区域的数据按总分进行降序排序,则图表不会发生变化
C.以“班级”为高一(2)班、“总分”为最大1项进行筛选,则可以筛选出高一(2)班总分最高的学生
D.先以“班级”为高一(2)班进行筛选,然后再按照总分进行降序排序,则最前面一条记录为高一(2)班总分最高的学生
【答案】(1)=D3-D$23
(2)B
(3)B;D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数据分析
【解析】【解答】(1)由题义可知,E3为董安娜同学的语文成绩的均差值,该同学的语文成绩在D3中,语文平均成绩在D23中,故其均差值为D3-D23,又由于该公式要复制到其它单元格,这要求语文平均成绩D23不变,故本小题答案填写:=D3-D$23或=D3-$D$23。
(2)由图可知j23的公式为=average(j3:j22)如删除了j3:j22的数据则average函数忽略空单元格中的数据,故其分子为0,其分母也为0,故本小题答案选B。
(3)选项A:由图b可知该图表的数据区域为C23,D2,F2,H2,D23,F23,H23。选项B:由于图表是按各科平均分形成的图表,而按“总分”降序排序A2:J22不影响各科的平均分,故图表不会发生变化,本项对。选项C:如果以 班级”为高一(2)班、“总分”为最大1项进行筛选,则可以筛选出年级为高一(2)班且总分最高的学生,可能选出结果为空,本项错。选项D:按班级进行筛选后则筛选出所有高一(2)班的学生,再按成绩进行降序提成序时则高一(2)按部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最高的为第一条记录,本项对。故本题答案选B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l的公式填写、单元格地址引用、错误信息处理、图表数据区域选择以及排序和筛选操作。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对地址引用和绝对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就是单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东西,单元格地址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单元格地址前加$号,不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混合引用是在行号或列标前加$号,另一个不加,在复制公式时加$号的不变,不加$号的变化。在排序时注意不要选择合并的单元格,尤其选择标题栏时注意标题栏是否为合并单元格。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是看其横轴和纵轴的数据,筛选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手工选择,自动筛选如果为多字段则字段之间为”且“的关系。“#DIV/0 "表示在公式中出现了除以0的错误。”#N/A“表示在公式中引用的数据不可用。”#NAME?“表示使用了系统不能识别的名称。”#NULL!“表示公式或函数中的区域运算符或单元格引用不正确。”NUM!“表示参数输入值不正确。”REF!“表示单元格引用无效。”VALUE!“表示数据类型不匹配。
14.(2020·浙江模拟)用Flash软件打开“致敬逆行者.fla”文件,编辑界面如图a所示。
图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多媒体作品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A .Flash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 B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逐一分类列出作品所需的各种素材的软硬件加工方式 / C .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描述整个作品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 / D .文字脚本是制作动画的直接依据)
(2)“英雄”图层中的人物动画效果是从完全透明到完全显示,并顺时针旋转3圈,则其动画类型是 (选填:动画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
(3)将按钮应用到场景1左下角(按钮编辑界面如图b所示),测试影片时,当鼠标移到舞台左下角按钮区域时,按钮将 (单选,填字母: A .可见并显示小手形 / B .可见并无小手形显示 / C .不可见并显示小手形 / D .不可见并无小手形显示)
(4)下列不改变动画效果的操作是: (多选题)
A.在“英雄”图层第15帧插入关键帧
B.在“音乐”图层第3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
C.在“英雄”图层第50帧插入帧
D.删除“按钮”图层第1帧至第49帧
(5)动画播放到最后,音乐停止,并自动跳转到“Hero”场景的第20帧停止播放,则需要在按钮图层的最后一帧添加动作脚本为 。
【答案】(1)AC
(2)动画补间动画
(3)C
(4)B;C
(5)stopallsounds();gotoandstop(“Hero”,20);
【知识点】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时间轴、帧、图层、库的概念及基本操作;元件的类型与应用;动画的实现;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1)选项A:Flash的动画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的,本项对。选项B:需求分析是对社会需求、作品效益和用户情况进行分析,而作品创作需求中才对作品所需的各种素材的软硬件加工方式 进行分析,本项错。选项C:多媒体的规划与设计分为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两个环节, 需要描述整个作品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 ,本项对。选项D:文字脚本是制作脚本的依据,而制作脚本才是制作动画的依据,本项错。故本小题答案选AC。
(2) “英雄”图层由紫色底纹加一黑色箭头组成为动画补间,故本小题答案选填:动画补间动画 。
(3)由图B可知该按钮的弹起帧上无图像则该按钮不可显示,而点击帧上有图像则可以响应鼠标操作则显示小手,故本小题答案选C。
(4)选项A:“英雄”图层的动画是从第1帧到第30帧,如果 在“英雄”图层第15帧插入关键帧 则动画帧数变多,播放时间变长。选项B:由图a可知声音的同步事件为事件则当播放完毕后声音才停止,在第3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不影响声音的播放,本项对。选项C:“英雄”图层的动画是从第1帧到第30帧,在第50帧插入帧不影响动画的播放。本项对。选项D: 删除“按钮”图层第1帧至第49帧 ,则按钮在第1帧就开始显示,与原动画第50帧才显示按钮效果不同。故本小题答案选BC。
(5) 动画播放到最后,音乐停止,并自动跳转到“Hero”场景的第20帧停止播放,则需要在按钮图层上加停止播放和中转代码而不能加在按钮上,故本小题答案填写:stopallsounds();gotoandstop(“Hero”,20);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动画补间类型、按钮各帧的作用、插入帧对动画的影响以及动作脚本。多媒体分析与策划包括应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及脚本编写三部分。作品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件和创作需求分析两种,其中应用需求分析包括:1、社会需求分析;2、作品效益分析;3、用户情况分析三部分内容。 创作需求分件包括:1、主题思想分析;2、结构类型分析;3、作品内容分析;4、设施需求分析;5、发布方式分析共五部分内容。脚本编写包括:制定脚本大纲、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制作脚本、媒体元素分解等四步骤。补间动画有二种: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形状补间是由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间的变化过程,像由三角形变成四方形等。时间轴上形状补间是淡绿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动画补间是由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过程,像移动位置,改变角度等。时间轴上动画补间是淡紫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按钮元件各帧的作用如下:弹起---为按钮的常态,即鼠标未接触时状态。指针经过---为当鼠标划过按钮时的状态。按下---为按下鼠标键的状态。点击---表示按钮响应鼠标事件的范围或称区域面积,此状态的画面内容、颜色在动画播放时不可见。多媒体作品引入动作脚本可以增强作品的人机交互功能。
15.(2020·浙江模拟)某校运动会跳远比赛,共m位(m≤20)选手参加该比赛,第一轮初赛每位选手跳3次,然后按每位选手的最好成绩,按高到低取前k名(若最好成绩相同,则名次相同)进入第二轮复赛。
每位选手的成绩数据记录规则如下:成绩数据以“;”(分号)结尾,中间用“/”(斜杠)分隔,例如:“王一超/4.10/-/3.78;李雨歆/3.87/3.85/4.20;”,表示第一位选手王一超,第一次成绩4.10米,第二次成绩无效(用“-”表示),第三次成绩3.78米,最好成绩为4.10米。第二位选手李雨歆,3次成绩分别是3.87米、3.85和4.20米,最好成绩为4.20米。
小强编写VB程序实现上述功能:程序运行时,读取所有选手数据保存在变量cj中,并显示在列表框List1中。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进入第二轮的名次,单击“第二轮复赛名单”按钮 Command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列表框 List2 中显示进入复赛的选手名单和最好成绩,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代码“List2.AddItem”中的AddItem是 (单选,填字母:A .事件名 / B .方法名 / C .属性名)。
(2)实现上述功能的 VB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cj As String, xm(1 To 20) As
String, maxcj(0 To 20) As Single
Dim s As String, c As String, t As
Single, z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读取所有选手数据保存在变量cj中,并显示在列表框 List1中,代码略
n = Len(cj)
i = 1 : m = 1
: z = 1
Do While i
<= n
c = Mid(cj, i, 1)
j = i
Do While ‘⑶
i = i + 1
c = Mid(cj, i, 1)
Loop
If z = 1 Then
Else
t = Val(Mid(cj, j, i - j))
If t > maxcj(m) Then maxcj(m) = t
End If
z = z + 1 : i = i + 1
If c = ";" Then m = m + 1: z = 1
Loop
m = m - 1
k = Val(Text1.Text)
For i = 1 To m - 1
For j =
If maxcj(j) > maxcj(j - 1) Then
c = xm(j): xm(j) = xm(j - 1): xm(j - 1) = c
t = maxcj(j): maxcj(j) = maxcj(j - 1): maxcj(j - 1) = t
End If
Next j
If Then
List2.AddItem xm(i) + Str(maxcj(i))
Else
Exit For
End If
Next i
End Sub
(3)程序中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答案】(1)B
(2)xm(m) = Mid(cj, j, i - j);m To i + 1 Step -1;i <= k Or maxcj(i) = maxcj(k)
(3)c <> "/" And c <> ";"
【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1) 代码“List2.AddItem”中 list2为对象名,AddItem为方法名,意为在列表框2中添加一行项目。故本小题答案选B。
(2)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cj As String, xm(1 To 20) As String, maxcj(0 To 20) As Single '定义字符串变量cj,字符型数组xm、单精度数组maxcj,cj用于存储所有选手的成绩,xm用于存储选手姓名,maxcj用于存储每位选手的最好成绩
Dim s As String, c As String, t As Single, z As Integer '定义字符串变量s、以、和单精度变量t以及整型变量z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i、j、n、k和m
'读取所有选手数据保存在变量cj中,并显示在列表框 List1中,代码略
n = Len(cj) '将所有选手的成绩情况的字符串cj的长度赋给变量n
i = 1 : m = 1 : z = 1 '初始化变量i、m、z的值为1,i代表正处理的字符在整个cj字符的位置,m代表正处理的选手数,z代表这个选手数据的指针位置
Do While i <= n '当i值小于等于n时进行循环,该循环用于处理每个选手的成绩
c = Mid(cj, i, 1) '按i值从字符串cj中中取一个字符并赋给变量c
j = i '标记这个字符的起始位置
Do While ‘⑶在字符串c不是“/”或“;”时进行循环(不是这两个字符时则字符属于选手的姓名或成绩),故本处应改为 c <> "/" And c <> ";"
i = i + 1 '将i值增1
c = Mid(cj, i, 1) '按i值从字符串cj中中取一个字符并赋给变量c
Loop '结束循环
If z = 1 Then '如果z值等于1,即指针在每个选手数据的开头时进行如下处理
'从字符串cj的第j个位置中取第i-j个字符为选手的姓名,存储到数据xm的第m个元素中,故本处答案填写: xm(m) = Mid(cj, j, i - j)
Else '否则(即指针不在选手数据的开头时意为在成绩部分时)进行如下处理
t = Val(Mid(cj, j, i - j)) '从字符串cj中从第j个位置开始取出第i-j个字符转为数值型赋给变量cj作为选手的一个成绩
If t > maxcj(m) Then maxcj(m) = t '如果t值大于代表本选手最大值的数组元素还大时将t值赋给这个数组元素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z = z + 1 : i = i + 1 '将z值增1,将i值增1
If c = ";" Then m = m + 1: z = 1 '如果c值为分号时,代表已经处理完一个选手的数据则将m值增1,将z初始化为1
Loop '结束循环
m = m - 1 '最后一个分号后m值增了1故在此减少1,使m仍代表已经处理选手的个数
k = Val(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进入第二轮的人数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k
For i = 1 To m - 1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m-1,i代表取的第二轮选手的人数
For j =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m,终值为i+1,步长为-1,即从后向前比较,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m To i + 1 Step -1
If maxcj(j) > maxcj(j - 1) Then '如果数组元素比前一个元素大时则进行如下处理
c = xm(j): xm(j) = xm(j - 1): xm(j - 1) = c '借助第三变量c将选手的姓名数组前后两个元素值进行交换
t = maxcj(j): maxcj(j) = maxcj(j - 1): maxcj(j - 1) = t '借助第三变量t将选手的成绩数组前后两个元素值进行交换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If Then '如果i值小于等于k值或第j个成绩等于第k个成绩时,即选手的个数没有超过进入第二轮的人数或超过但与最后一个成绩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填写: i <= k Or maxcj(i) = maxcj(k)
List2.AddItem xm(i) + Str(maxcj(i)) '使用列表框2输出这个选手的姓名和成绩
Else '否则即选手人数超过进入第二轮的人数时进行如下处理
Exit For '退出循环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1处为:从字符串cj的第j个位置中取第i-j个字符为选手的姓名,存储到数据xm的第m个元素中,故本处答案填写: xm(m) = Mid(cj, j, i - j)。2处为: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m,终值为i+1,步长为-1,即从后向前比较,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m To i + 1 Step -1。3处为:如果i值小于等于k值或第j个成绩等于第k个成绩时,即选手的个数没有超过进入第二轮的人数或超过但与最后一个成绩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填写: i <= k Or maxcj(i) = maxcj(k) 。
(3)程序加框处为:在字符串c不是“/”或“;”时进行循环(不是这两个字符时则字符属于选手的姓名或成绩),故本处应改为 c <> "/" And c <> ";"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处理综合数据的算法以及冒泡排序算法。对于综合到一块的数据需要将其进行拆分,如本题选手的姓名和三个成绩都在一块,处理方法是将字符一个一个的从字符串中中取出来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处理。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使用i控制外层循环,代表每次的比较轮数,j控制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次数,在进行一轮比较后将最大值放到数列的末尾,在经过n-1轮比较后将输入的数排成一个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数列。
16.(2020·浙江模拟)某地区进行了4三个年级技术联考,现要求按学校分类对高三年级技术成绩降序排序后输出。小王编写了一个VB程序实现上述要求。先单击“统计”按钮Command1,读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的学校、年级、姓名和成绩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并在列表框List2中分学校按成绩降序输出。程序运行时界面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示例数据,采用选择排序算法分别对学校B的数据进行排序,整个排序过程中,数组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是 (单选,填字母: A .37×19 次 / B .37×18 次/ C .36次)。
(2)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Const rs = 480 '联考参加学生总人数rs
Const no = 3 '联考参加学校数no
Dim school(1 To rs)
As String '存储学生的学校
Dim nj(1 To rs) As
String '存储学生的年级
Dim xm(1 To rs) As
String '存储学生的姓名
Dim cj(1 To rs) As
Integer '存储学生的成绩
Dim p(1 To rs) As
Integer '索引数组
Dim num(1 To no)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Function id(s As
String) As Integer
'根据学校名称转换为对应的数字ID号,代码略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读取每位学生的学校、年级、姓名和成绩的数据分别存储在数组school,nj、xm 和 cj 中,并在 List1 中显示学生成绩数据和每个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pos As Integer
Dim b(1 To no) As Integer, c(1 To rs) As Integer,
q(1 To rs) As Integer
k = 0
For i = 1 To n
If nj(i) = "高三" Then
k = k + 1
p(k)
=
num(id(school(i))) =
num(id(school(i))) + 1
End If
Next i
'在 List1 中显示各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c(1) = 1
For i = 2 To no
c(i) = c(i - 1) + num(i - 1)
Next i
For i = 1 To k
t = id(school(p(i)))
c(t) = c(t) + 1
Next i
'----按学校分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输出-----
pos = 1
For i = 1 To no
For j = pos To c(i) - 2
For m = c(i) - 1 To j + 1 Step -1
If Then
temp = q(m): q(m) =
q(m - 1):
End If
Next m
Next j
pos = c(i)
Next i
For i = 1 To k
List2.AddItem school(q(i)) & "
" & xm(q(i)) & " " & nj(q(i)) & " "
& cj(q(i))
Next i
End Sub
【答案】(1)B
(2)i;q(c(t)) = p(i);cj(q(m)) > cj(q(m - 1));q(m - 1) = temp
【知识点】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1)由选择排序法的循环知,第一次比较36次,第二次比较35次,……,最后一次比较1次,故其总的比较次数为:36+35+……+1=((36+1)*36)/2==37*36/2=37*18,故本小题答案选B。
(2)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onst rs = 480 '定义整型常量rs并赋值为480,rs代表联考参加学生总人数
Const no = 3 '定义整型常量no,no代表联考参加学校数
Dim school(1 To rs) As String '定义字符型数据school,school代表存储学生的学校
Dim nj(1 To rs) As String '定义字符型数组nj,nj代表存储学生的年级
Dim xm(1 To rs) As String '定义字符型数组xm,xm代表存储学生的姓名
Dim cj(1 To r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cj,cj代表存储学生的成绩
Dim p(1 To r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p,p代表索引数组
Dim num(1 To no)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num,num用于存储该学校的高三总人数
Dim n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n
Function id(s As String) As Integer '自定义函数id的开始
'根据学校名称转换为对应的数字ID号,代码略
End Function '自定义函数id的结束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读取每位学生的学校、年级、姓名和成绩的数据分别存储在数组school,nj、xm 和 cj 中,并在 List1 中显示学生成绩数据和每个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po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i、j、k、t和pos
Dim b(1 To no) As Integer, c(1 To rs) As Integer, q(1 To r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b、c和q
k = 0 '初始化k值为0
For i = 1 To n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步长为为1,该循环用于统计不同学校高三的总人数
If nj(i) = "高三" Then '如果年级数组元素的值为高三则进行如下处理
k = k + 1 '将k值增1,k用于统计高三的总人数
p(k) = '将这个高三年级数组的下标存储在对应的数组p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
num(id(school(i))) = num(id(school(i))) + 1 '使用自定义函数id将其对应的学校转为对应编号,并将对应编号的num数组元素数增1,num用于统计相应编号学校的高三人数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在 List1 中显示各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c(1) = 1 '初始化数组c的第一个元素值为1
For i = 2 To no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2,终值为学校数,步长为1
c(i) = c(i - 1) + num(i - 1) '从c的第二个元素开始将前几个学校的高三人数累加到元素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 1 To k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k(即所有高三的总人数),步长为1
t = id(school(p(i))) '将对应学校的代码赋给变量t
'将高三学生所在数组对应的下标值赋给数组q,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c(t)) = p(i)
c(t) = c(t) + 1 '将数组t对应的元素增1
Next i '结束循环
'----按学校分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输出-----
pos = 1 '初始化表示位置的变量pos的值为1
For i = 1 To no '使用i来控制最外层循环,i代表学校
For j = pos To c(i) - 2 '使用j来 控制第二层循环,第二次循环代表每个学校比较的轮数
For m = c(i) - 1 To j + 1 Step -1 '使用m来控制第三层循环,m代表每轮比较次数
If Then '如果相同学校的前一个成绩大于后一个成绩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cj(q(m)) > cj(q(m - 1))
temp = q(m): q(m) = q(m - 1): '借助第三变量temp将指示成绩所在下标的元素值进行交换,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m - 1) = temp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m '结束第三层循环
Next j '结束第二层循环
pos = c(i) '改变其他学校的起始位置
Next i '结束最外层循环
For i = 1 To k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k,步长为1
List2.AddItem school(q(i)) & " " & xm(q(i)) & " " & nj(q(i)) & " " & cj(q(i)) '在列表框2中的一行输出一个学生的所在学校、姓名、年级以及成绩
Next i '结束循环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1处为:将这个高三年级数组的下标存储在对应的数组p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2处为:将高三学生所在数组对应的下标值赋给数组q,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c(t)) = p(i) 。3处为:如果相同学校的前一个成绩大于后一个成绩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cj(q(m)) > cj(q(m - 1)) 。4处为:借助第三变量temp将指示成绩所在下标的元素值进行交换,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m - 1) = temp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按两个关键字进行排序的算法。在本题中没有将高三的成绩单独复制到一个独立的数组中,而是使用数组q标记其下标,然后使用冒泡法对其进行排序。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使用i控制外层循环,代表每次的比较轮数,j控制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次数,在进行一轮比较后将最大值放到数列的末尾,在经过n-1轮比较后将输入的数排成一个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数列。
1 / 1浙江省杭高2020届高三信息技术仿真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会产生损耗
B.信息一旦产生,其价值就不会改变
C.信息的传播与存储可以脱离载体而存在
D.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术
2.(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浏览器与收藏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排在前面的可信度必定较高
B.可以在收藏夹中建立子文件夹对所保存的网址进行分类
C.在IE浏览器中清空历史记录,收藏夹中的网址被同时清空
D.IE浏览器中以“仅HTML”格式另存网页,网页中的图片同时被保存
3.(2020·浙江模拟)小悦使用Word软件处理信息的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前一共有3处修订
B.文中为“缘何”添加了批注,批注的内容是“为什么”
C.“zhejiang”等字母下方出现波浪线是因为启用了“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
D.拒绝对文档所有的修订后,第二段第一句为:千年古镇,缘何为什么吸引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
4.(2020·浙江模拟)某Access数据表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数据表的表名为“普通用户”,共有11条记录
B.该数据表有5个字段,字段的数据类型可以在“设计视图”中修改
C.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在已有记录之前插入新的记录
D.在数据表视图中,可以把第8条记录“ID”字段的值改为“8”
5.(2020·浙江模拟)使用Photoshop软件对“元宵节1.psd”进行处理,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图层能直接用添加滤镜
B.该图像采用RGB颜色模式,每个像素所占位数是24位
C.“灯”的图层样式未展开显示,说明都已经隐藏
D.“纹理”图层被锁定后不能调整图层的上下顺序
6.(2020·浙江模拟)有一段PAL制的无声视频,每帧画面为1024*768像素、24位彩色,视频时间为 4分钟,将其转换成 MP4 后其存储容量为225MB,则压缩比约为( )。
A.60:1 B.72:1 C.100:1 D.480:1
7.(2020·浙江模拟)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则输出的n的值是( )。
A.3 B.4 C.5 D.6
8.(2020·浙江模拟)下列VB表达式中,可取到最大值中最大的是( )。
A.Fix((Rnd*45))*2+10 B.Int(Rnd*45)*2+10
C.Int(-Rnd*45)*(-2)+10 D.(Rnd-Rnd)*100
9.(2020·浙江模拟)某 VB 段程序如下:
s = Text1.Text
For i = 1 To Len(s)
c = Mid(s, i, 1)
s1 = c + s1
Next i
Text2.Text = s1
程序运行时,文本框Text1中输入“ABC123xyz”,文本框Text2中输出“baz321edc”,则下划线处的代码是( )。
A.
B.
C.
D.
10.(2020·浙江模拟)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字符串序列“v,i,c,t,o,r,y”进行排序,第一遍排序后的序列不可能的是( )。
A.y,v,i,c,t,o,r B.c,v,i,o,t,r,y
C.c,i,v,t,o,r,y D.v,i,t,o,r,y,c
11.(2020·浙江模拟)生成10个不重复的随机整数,保存在数组a中,并升序排列,实现算法的VB程序如下。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f(1 To 10) As Boolean
'f 数组各元素的初值设为 False,代码略
For i = 1 To 10
t = Int(Rnd() * 20 + 1)
If Not f(t) Then
a(i) = t
⑴
Else
⑵
End If
Next i
For i = 1 To 20
If flag(i) Then List2.AddItem ⑶
Next i
上述程序中 3 处下划线应填入的程序代码是
A.⑴ f(i) = True ⑵i=i-1 ⑶Str(a(i))
B.⑴ f(a(i)) = True ⑵i=i-1 ⑶Str(i)
C.⑴ f(a(i)) = True ⑵t =int(Rnd()*20+1) ⑶Str(i)
D.⑴ f(i) = False ⑵t =int(Rnd()*20+1) ⑶Str(a(i))
12.(2020·浙江模拟)某对分查找算法的VB程序段如下:
Key = Val(Text1.Text): s = ""
i = 1: j = 10
Do While i <= j
m = (i + j) \ 2
If a(m) <= Key Then
i = m + 1
s = s + "R"
Else
j = m - 1
s = s + "L"
End If
Loop
Text2.Text = s
数组元素 a(1)到 a(10)的值依次为“1,4,6,10,16,16,16,18,21,33”。在文本框 Text1中输入 16 后,该程序段的输出结果与输入下列值的输出结果相同的是( )。
A.10 B.12 C.17 D.1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8+7+7,共26分。)
13.(2020·浙江模拟)某中学高一进行了一次学科能力测试,并将学生成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部分界面如图a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均差值=该同学该科成绩-该科平均成绩,因此需在E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然后自动填充到E4:E22,并复制粘贴到G3:G22,H3:H22各区域,完成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均差值的计算。
(2)由于操作失误,将区域J3:J22的数据误删除,则J23 单元格中显示的结果是 。(单选,填字母 A .0.0 / B .#DIV/0! / C .#REF! / D .234.1)
(3)根据图a所示的数据制作了图表如图b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字母)
A.该图表的数据区域为D2,F2,H2,C23:D23,F23,H23
B.将A2:J22区域的数据按总分进行降序排序,则图表不会发生变化
C.以“班级”为高一(2)班、“总分”为最大1项进行筛选,则可以筛选出高一(2)班总分最高的学生
D.先以“班级”为高一(2)班进行筛选,然后再按照总分进行降序排序,则最前面一条记录为高一(2)班总分最高的学生
14.(2020·浙江模拟)用Flash软件打开“致敬逆行者.fla”文件,编辑界面如图a所示。
图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多媒体作品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A .Flash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 B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逐一分类列出作品所需的各种素材的软硬件加工方式 / C .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描述整个作品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 / D .文字脚本是制作动画的直接依据)
(2)“英雄”图层中的人物动画效果是从完全透明到完全显示,并顺时针旋转3圈,则其动画类型是 (选填:动画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
(3)将按钮应用到场景1左下角(按钮编辑界面如图b所示),测试影片时,当鼠标移到舞台左下角按钮区域时,按钮将 (单选,填字母: A .可见并显示小手形 / B .可见并无小手形显示 / C .不可见并显示小手形 / D .不可见并无小手形显示)
(4)下列不改变动画效果的操作是: (多选题)
A.在“英雄”图层第15帧插入关键帧
B.在“音乐”图层第3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
C.在“英雄”图层第50帧插入帧
D.删除“按钮”图层第1帧至第49帧
(5)动画播放到最后,音乐停止,并自动跳转到“Hero”场景的第20帧停止播放,则需要在按钮图层的最后一帧添加动作脚本为 。
15.(2020·浙江模拟)某校运动会跳远比赛,共m位(m≤20)选手参加该比赛,第一轮初赛每位选手跳3次,然后按每位选手的最好成绩,按高到低取前k名(若最好成绩相同,则名次相同)进入第二轮复赛。
每位选手的成绩数据记录规则如下:成绩数据以“;”(分号)结尾,中间用“/”(斜杠)分隔,例如:“王一超/4.10/-/3.78;李雨歆/3.87/3.85/4.20;”,表示第一位选手王一超,第一次成绩4.10米,第二次成绩无效(用“-”表示),第三次成绩3.78米,最好成绩为4.10米。第二位选手李雨歆,3次成绩分别是3.87米、3.85和4.20米,最好成绩为4.20米。
小强编写VB程序实现上述功能:程序运行时,读取所有选手数据保存在变量cj中,并显示在列表框List1中。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进入第二轮的名次,单击“第二轮复赛名单”按钮 Command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列表框 List2 中显示进入复赛的选手名单和最好成绩,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代码“List2.AddItem”中的AddItem是 (单选,填字母:A .事件名 / B .方法名 / C .属性名)。
(2)实现上述功能的 VB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cj As String, xm(1 To 20) As
String, maxcj(0 To 20) As Single
Dim s As String, c As String, t As
Single, z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读取所有选手数据保存在变量cj中,并显示在列表框 List1中,代码略
n = Len(cj)
i = 1 : m = 1
: z = 1
Do While i
<= n
c = Mid(cj, i, 1)
j = i
Do While ‘⑶
i = i + 1
c = Mid(cj, i, 1)
Loop
If z = 1 Then
Else
t = Val(Mid(cj, j, i - j))
If t > maxcj(m) Then maxcj(m) = t
End If
z = z + 1 : i = i + 1
If c = ";" Then m = m + 1: z = 1
Loop
m = m - 1
k = Val(Text1.Text)
For i = 1 To m - 1
For j =
If maxcj(j) > maxcj(j - 1) Then
c = xm(j): xm(j) = xm(j - 1): xm(j - 1) = c
t = maxcj(j): maxcj(j) = maxcj(j - 1): maxcj(j - 1) = t
End If
Next j
If Then
List2.AddItem xm(i) + Str(maxcj(i))
Else
Exit For
End If
Next i
End Sub
(3)程序中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16.(2020·浙江模拟)某地区进行了4三个年级技术联考,现要求按学校分类对高三年级技术成绩降序排序后输出。小王编写了一个VB程序实现上述要求。先单击“统计”按钮Command1,读取数据库中每位学生的学校、年级、姓名和成绩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并在列表框List2中分学校按成绩降序输出。程序运行时界面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示例数据,采用选择排序算法分别对学校B的数据进行排序,整个排序过程中,数组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是 (单选,填字母: A .37×19 次 / B .37×18 次/ C .36次)。
(2)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Const rs = 480 '联考参加学生总人数rs
Const no = 3 '联考参加学校数no
Dim school(1 To rs)
As String '存储学生的学校
Dim nj(1 To rs) As
String '存储学生的年级
Dim xm(1 To rs) As
String '存储学生的姓名
Dim cj(1 To rs) As
Integer '存储学生的成绩
Dim p(1 To rs) As
Integer '索引数组
Dim num(1 To no)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Function id(s As
String) As Integer
'根据学校名称转换为对应的数字ID号,代码略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读取每位学生的学校、年级、姓名和成绩的数据分别存储在数组school,nj、xm 和 cj 中,并在 List1 中显示学生成绩数据和每个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pos As Integer
Dim b(1 To no) As Integer, c(1 To rs) As Integer,
q(1 To rs) As Integer
k = 0
For i = 1 To n
If nj(i) = "高三" Then
k = k + 1
p(k)
=
num(id(school(i))) =
num(id(school(i))) + 1
End If
Next i
'在 List1 中显示各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c(1) = 1
For i = 2 To no
c(i) = c(i - 1) + num(i - 1)
Next i
For i = 1 To k
t = id(school(p(i)))
c(t) = c(t) + 1
Next i
'----按学校分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输出-----
pos = 1
For i = 1 To no
For j = pos To c(i) - 2
For m = c(i) - 1 To j + 1 Step -1
If Then
temp = q(m): q(m) =
q(m - 1):
End If
Next m
Next j
pos = c(i)
Next i
For i = 1 To k
List2.AddItem school(q(i)) & "
" & xm(q(i)) & " " & nj(q(i)) & " "
& cj(q(i))
Next i
End Su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具有共享性,在共享过程中信息不会产生损耗,本项错。选项B: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项错。选项C:信息具有依附性,信息不能脱离载体而独立存在,本项错。选项D:信息的载体具有多样性,同一种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式方式和表达技术,本项对。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
2.【答案】B
【知识点】信息来源的选择与判断;网络资源的类型、下载与保存;浏览器
【解析】【解答】选项A: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都来自因特网,本身因特网信息是不可靠的信息来源,由于利益关系排在前面的信息往往是付费信息,可信度不一定高。本项错。选项B:收藏夹是对感兴趣的网址进行收藏的工具,可以使用文件夹对其中的网址进行分类,本项对。选项C:历史记录是最近浏览网页的网址与收藏夹是两回事,本项错。选项D: IE浏览器中以“仅HTML”格式另存网页 时只保存网页中的文字不会保存图片。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来源的判断、收藏夹和历史记录以及网页的保存类型。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对不同的来源需要根据可靠性进行判断。收藏夹是对感兴趣的网址进行收藏的工具,历史记录是最近浏览网页的网址。保存网页的类型有四种:1.“网页,全部是” 将你现打开的网页文字、内容等所有都保存下来。 2.“Web档案,单一文件(mht)” 将你打开的网页文字、图片、文字格式等保存下来,但是建立文件夹而是保存在一个文件中。 3.“网页,仅HTML”与第一种网页,全部是 一种保存方式,但不建立与网页同名的文件夹不保存图片。 4.文本文件仅将网页所有文字保存下来其他图片、格式等都不保存。
3.【答案】C
【知识点】文本的基本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本文共一处批注和一处修订,另外两处红色波线为拼写和语法,本项错。选项B:文中是对“Wifi”进行的批注而不是对“缘何”进行的批注,“缘何”处为修订,本项错。选项C:"zhejiang“下方的红色波浪线为启用”拼写和语法“功能后加上的,本项对。选项D: 拒绝对文档所有的修订后,第二段第一句为:千年古镇,为什么吸引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 ,本项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WORD的批注、修订以及拼写和语法功能。批注是对文章的某些文字段落做出备注、意见及建议等。而修订是保留修改痕迹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通过修订可以恢复原来的文字或确认修改。而拼写和语法可以检查文档的拼写或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为较严重的错误使用红色波浪线标注,而语法错误为较轻的错误使用绿色波浪线来标注。
4.【答案】D
【知识点】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的编辑
【解析】【解答】选项A:由图可知该数据表的表名为”普通用户“,共11条记录,当前记录为第8条记录,本项对。选项B:该数据表共有ID、用户名、联系电话、地址、邮编5个字段,本项对。选项C:使用Access只能在表尾插入记录不能在已有记录之前插入,本项对。选项D:由图知,ID字段为自动编号,只能由系统生成而不能手工修改,本项错。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Access的记录、字段的编辑以及自动编号类型字段的特点。在设计视图中可以对表格的结构进行设置,比如有哪些字段,每个字段的类型等。在数据表视图中可能浏览、修改、增减每条记录的内容, 是最常见也是系统默认的视图。自动编号:这种类型较为特殊,每次向表格添加新记录时,Access会自动插入唯一顺序或者随机编号,即在自动编号字段中指定某一数值。自动编号一旦被指定,就会永久地与记录连接。如果删除了表格中含有自动编号字段的一个记录后,Access并不会为表格自动编号字段重新编号。当添加某一记录时,Access不再使用已被删除的自动编号字段的数值,而是重新按递增的规律重新赋值。
5.【答案】B
【知识点】图像基本属性设置;图层及图层的基本操作
【解析】【解答】选项A:”诗句“图层为文本图层不能使用滤镜,本项错。选项B:由标题行中的”元宵节.psd 80%(标题,RGB/8)知该图的模式采用RGB模式,该种模式共有红、绿、蓝三个通道,每个通道占8位二进制数,共计2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像素,本项对。选项C: “灯”的图层样式未展开显示,不能确定该图层样式已经隐藏,本项错。选项D:“纹理”图层被锁定后不能修改其中的图像但可以进行图层操作如移动图层、删除图层、复制图层等,本项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hotoshop的文本图层、标题行的信息以及锁定后的图层特点。为了防止图层被误删除或修改可以将图层设置为不可见或锁定状态,在设置为不可见或锁定时不可以修改图层的名称、图层样式和滤镜效果,但可以复制和删除图层。在图层或样式不可见时导出为其他格式的图像文件时,不可见图层或样式不能被导出。文字图层只能通过“文字”工具来设置文字的大小、颜色和字体等信息且“文字”图层可以设置图层样式但不能设置滤镜效果。在“文字”图层被删格化后,不能使用“文字”工具设置文字的字体、大小或颜色等。
6.【答案】A
【知识点】声音、图像、视频编码
【解析】【解答】由视频文件在存储容量计算公式知没有压缩前的视频存储容量为:1024*768*3*25*4*60=14155776000B=13824000KB=1350MB,现压缩后存储容量为225MB,故其压缩率为:1350/225=54,最接近的比率为60:1。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视频文件的存储容量的计算。视频文件存储容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位数/8)*帧频*时长(字节)。
7.【答案】C
【知识点】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由流程图知先将n的值赋为1,然后依次将n的值增1,如果2的n次方大于n的平方时跳出循环输出n值,否则一直将n增1。选项A:2的3次方为8,3的平方为9,不合题义。选项B:2的4次方为16,4的平方为16,两者相等也不合题义。选项C:2的5次方为32,5的平方为25,此时2^5>5^2,符合题义。选项D:2的6次方为64,6的平方为36,符合题义,但在n为5时已经跳出循环。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表示算法的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
8.【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 Fix((Rnd*45))*2+10 的最大值为44*2+10=97。选项B: Int(Rnd*45)*2+10 的最大值为44*2+10=97。选项C:int(-rnd*45)*(-2)+10的最大值为-45*-2+10=100。选项D: (Rnd-Rnd)*100 的最大值为99。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成指定区间的随机整数的公式和fix以及int的区别。产生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公式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fix和int函数在参数为正数时完全相同,在参数为负值时int取不大于参数的整数,fix是将小数截取,造成fix(x)>int(x)。
9.【答案】A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s = 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字符串赋给变量s
For i = 1 To Len(s)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字符串s的长度,步长为1,该循环用于给字符串进行加密
c = Mid(s, i, 1) ‘按i值从字符串s中中取一个字符并赋给变量c
‘按一定算法处理c值
s1 = c + s1 ‘将字符串c合并到字符串s1的左侧,即将字符串s倒序输出
Next i ‘结束循环
Text2.Text = s1 ‘在文本框2中输出字符串s1
由以上程序分析和输入输出字符串的比较可知划线处是将大写字字母转为小写字母且将小写字母右移二位,如果右移超过”z“的从字母开头重新计算。选项A:第一个条件语句将大写字母转为小写字母,第二个条件语句将字符右移2位。选项B:使用多分支语句结果为当大写字母时将大写转为小写,当不是大写字母时包括数字都右移2位。选项C:第一个条件语句将大写字母转为小写字母,第二个条件语句将小写字母右移3位。选项D:使用多分支语句结果为当大写字母时将大写转为小写,当不是大写字母时包括数字都右移3位。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符串的加密算法。对一个字符串进行加密时要先将字符串一位一位取出,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往往是将字母右移或左移n位,然后倒序或正序连接成一个新的字符串最后输出。
10.【答案】C
【知识点】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冒泡算法比较方法可以由4种,一是从前向后比较将大的放到数组的最后,二是从前向后比较将小的放到最后,三是由后向前比较,大的放到数组的最前面,四是由后向前比较,小的放到数据的最前面。选项A:字母y在最前面,r在最后说明该比较方法是从后向前比较且为降序排序。选项B:字母c在前,y不变说明该排序方法是从前向后比较且为升序排序。选项C与选项B相同所以排序顺序应为 c,v,i,o,t,r,y ,本项错。选项D:c在后v、i不变说明该比较方法是由前向后比较且降序排序。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冒泡排序法。本题考查的是冒泡法排序的过程。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会有两层循环,外层循环代表比较的轮数,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的次数,在每轮比较时都是将相邻数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前一个数组元素大于后一个数组元素(由小到大时)进行交换,这样第一轮使最小的元素排在元素下标最小的元素中,第二轮比较后将次小元素排在第二个元素中,这样经过n-1轮比较后将数列排好。
11.【答案】B
【知识点】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f(1 To 10) As Boolean '定义整型数组a和布尔型数据f,这两个数组都有10个元素
'f 数组各元素的初值设为 False,代码略
For i = 1 To 10 '使用i来控制循环
t = Int(Rnd() * 20 + 1) '使用公式产生一个【1,20】范围内的随机整数
If Not f(t) Then '如果以这个数为下标的f数组元素的值为假时则进行如下处理
a(i) = t '将这个数放到以i为下标对应的数组a中
⑴ '将其对应的标记数组元素值设为真,说明已经产生了这个数,故本处答案应填写f(a(i))=true或f(t)=true
Else '否则即f(t)的值为真则说明已经产生过这个数了,则进行如下处理
⑵ '将i值减少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i-1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 1 To 20 '使用i来控制循环
If flag(i) Then List2.AddItem ⑶ '如果标记数组的值为真则使用列表框2输出i对应i值,故本处答案应填写:str(i)
Next i '结束循环
由以上程序可知,(1)处为将其对应的标记数组元素值设为真,说明已经产生了这个数,故本处答案应填写f(a(i))=true或f(t)=true。(2)处为将i值减少1,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i-1。(3)处为:如果标记数组的值为真则使用列表框2输出i对应i值,故本处答案应填写:str(i)。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成一个升序的随机数序列的算法。该算法是使用一个标记变量数组,当产生的随机数与该数组的下标相同时将该数组的值设为真表示已经产生了该数,再产生下一个随机数,然后看该数对应的下标数组元素是否为真,如为真则将i值减少1重新生成一个数,如为假则说明该下标对应的数没有产生,循环十次产生10个不相同的随机数,数组对应的值为真说明该下标为产生的随机数,为假则没有产生该数,最后使用循环输出f对应的下标,另外注意产生的随机数也放置到数组a中了但数组a没有排序。
12.【答案】C
【知识点】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Key = Val(Text1.Text): s = ""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要查找的数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key,将s初始化为一个空串
i = 1: j = 10 ‘初始化目标数组的下标下限i为1,上限j为10
Do While i <= j ‘在i值小于等于j值时进行循环
m = (i + j) \ 2 ‘计算目标数组的中值下标并赋给变量m
If a(m) <= Key Then ‘如果中值元素小于等于key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i = m + 1 ‘将下限设为中值下标多1
s = s + "R" ‘将字符”R“合并到字符串s的右侧
Else ‘否则即中值元素大于key值时进行如下处理
j = m - 1 ‘将上限设为中值下标少1
s = s + "L" ‘将字符”L“合并到字符串s的右侧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Loop ‘结束循环
Text2.Text = s ‘使用文本框2输出字符串s的值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当key为16时s值为”RRLR“,选项A:当key值为10时,s值为”LRRL“。选项B:当key值为12时,S的值为”LRRRR“。选项C:当key值为17时,s值为”RRLR“。选项D:当key值为18时,s值为“RRL”。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法查找数据的方法,对分法查找过程是先将一个数列放于一个有序数组中,然后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与要查找的值,或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大,则在前半个数组中查找,若中间数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小则在后半个数组中查找。查找方法仍是比较中间数组元素的值和要查找的值。以此类推直到查到或下限大于了上限(没查找)为止。
13.【答案】(1)=D3-D$23
(2)B
(3)B;D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数据分析
【解析】【解答】(1)由题义可知,E3为董安娜同学的语文成绩的均差值,该同学的语文成绩在D3中,语文平均成绩在D23中,故其均差值为D3-D23,又由于该公式要复制到其它单元格,这要求语文平均成绩D23不变,故本小题答案填写:=D3-D$23或=D3-$D$23。
(2)由图可知j23的公式为=average(j3:j22)如删除了j3:j22的数据则average函数忽略空单元格中的数据,故其分子为0,其分母也为0,故本小题答案选B。
(3)选项A:由图b可知该图表的数据区域为C23,D2,F2,H2,D23,F23,H23。选项B:由于图表是按各科平均分形成的图表,而按“总分”降序排序A2:J22不影响各科的平均分,故图表不会发生变化,本项对。选项C:如果以 班级”为高一(2)班、“总分”为最大1项进行筛选,则可以筛选出年级为高一(2)班且总分最高的学生,可能选出结果为空,本项错。选项D:按班级进行筛选后则筛选出所有高一(2)班的学生,再按成绩进行降序提成序时则高一(2)按部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最高的为第一条记录,本项对。故本题答案选B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l的公式填写、单元格地址引用、错误信息处理、图表数据区域选择以及排序和筛选操作。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对地址引用和绝对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就是单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东西,单元格地址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单元格地址前加$号,不会随单元格的变化而变化。混合引用是在行号或列标前加$号,另一个不加,在复制公式时加$号的不变,不加$号的变化。在排序时注意不要选择合并的单元格,尤其选择标题栏时注意标题栏是否为合并单元格。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是看其横轴和纵轴的数据,筛选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手工选择,自动筛选如果为多字段则字段之间为”且“的关系。“#DIV/0 "表示在公式中出现了除以0的错误。”#N/A“表示在公式中引用的数据不可用。”#NAME?“表示使用了系统不能识别的名称。”#NULL!“表示公式或函数中的区域运算符或单元格引用不正确。”NUM!“表示参数输入值不正确。”REF!“表示单元格引用无效。”VALUE!“表示数据类型不匹配。
14.【答案】(1)AC
(2)动画补间动画
(3)C
(4)B;C
(5)stopallsounds();gotoandstop(“Hero”,20);
【知识点】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时间轴、帧、图层、库的概念及基本操作;元件的类型与应用;动画的实现;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1)选项A:Flash的动画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的,本项对。选项B:需求分析是对社会需求、作品效益和用户情况进行分析,而作品创作需求中才对作品所需的各种素材的软硬件加工方式 进行分析,本项错。选项C:多媒体的规划与设计分为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两个环节, 需要描述整个作品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 ,本项对。选项D:文字脚本是制作脚本的依据,而制作脚本才是制作动画的依据,本项错。故本小题答案选AC。
(2) “英雄”图层由紫色底纹加一黑色箭头组成为动画补间,故本小题答案选填:动画补间动画 。
(3)由图B可知该按钮的弹起帧上无图像则该按钮不可显示,而点击帧上有图像则可以响应鼠标操作则显示小手,故本小题答案选C。
(4)选项A:“英雄”图层的动画是从第1帧到第30帧,如果 在“英雄”图层第15帧插入关键帧 则动画帧数变多,播放时间变长。选项B:由图a可知声音的同步事件为事件则当播放完毕后声音才停止,在第3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不影响声音的播放,本项对。选项C:“英雄”图层的动画是从第1帧到第30帧,在第50帧插入帧不影响动画的播放。本项对。选项D: 删除“按钮”图层第1帧至第49帧 ,则按钮在第1帧就开始显示,与原动画第50帧才显示按钮效果不同。故本小题答案选BC。
(5) 动画播放到最后,音乐停止,并自动跳转到“Hero”场景的第20帧停止播放,则需要在按钮图层上加停止播放和中转代码而不能加在按钮上,故本小题答案填写:stopallsounds();gotoandstop(“Hero”,20);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动画补间类型、按钮各帧的作用、插入帧对动画的影响以及动作脚本。多媒体分析与策划包括应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及脚本编写三部分。作品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件和创作需求分析两种,其中应用需求分析包括:1、社会需求分析;2、作品效益分析;3、用户情况分析三部分内容。 创作需求分件包括:1、主题思想分析;2、结构类型分析;3、作品内容分析;4、设施需求分析;5、发布方式分析共五部分内容。脚本编写包括:制定脚本大纲、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制作脚本、媒体元素分解等四步骤。补间动画有二种: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形状补间是由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间的变化过程,像由三角形变成四方形等。时间轴上形状补间是淡绿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动画补间是由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过程,像移动位置,改变角度等。时间轴上动画补间是淡紫色底加一个黑色箭头组成的。按钮元件各帧的作用如下:弹起---为按钮的常态,即鼠标未接触时状态。指针经过---为当鼠标划过按钮时的状态。按下---为按下鼠标键的状态。点击---表示按钮响应鼠标事件的范围或称区域面积,此状态的画面内容、颜色在动画播放时不可见。多媒体作品引入动作脚本可以增强作品的人机交互功能。
15.【答案】(1)B
(2)xm(m) = Mid(cj, j, i - j);m To i + 1 Step -1;i <= k Or maxcj(i) = maxcj(k)
(3)c <> "/" And c <> ";"
【知识点】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及应用;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1) 代码“List2.AddItem”中 list2为对象名,AddItem为方法名,意为在列表框2中添加一行项目。故本小题答案选B。
(2)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cj As String, xm(1 To 20) As String, maxcj(0 To 20) As Single '定义字符串变量cj,字符型数组xm、单精度数组maxcj,cj用于存储所有选手的成绩,xm用于存储选手姓名,maxcj用于存储每位选手的最好成绩
Dim s As String, c As String, t As Single, z As Integer '定义字符串变量s、以、和单精度变量t以及整型变量z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i、j、n、k和m
'读取所有选手数据保存在变量cj中,并显示在列表框 List1中,代码略
n = Len(cj) '将所有选手的成绩情况的字符串cj的长度赋给变量n
i = 1 : m = 1 : z = 1 '初始化变量i、m、z的值为1,i代表正处理的字符在整个cj字符的位置,m代表正处理的选手数,z代表这个选手数据的指针位置
Do While i <= n '当i值小于等于n时进行循环,该循环用于处理每个选手的成绩
c = Mid(cj, i, 1) '按i值从字符串cj中中取一个字符并赋给变量c
j = i '标记这个字符的起始位置
Do While ‘⑶在字符串c不是“/”或“;”时进行循环(不是这两个字符时则字符属于选手的姓名或成绩),故本处应改为 c <> "/" And c <> ";"
i = i + 1 '将i值增1
c = Mid(cj, i, 1) '按i值从字符串cj中中取一个字符并赋给变量c
Loop '结束循环
If z = 1 Then '如果z值等于1,即指针在每个选手数据的开头时进行如下处理
'从字符串cj的第j个位置中取第i-j个字符为选手的姓名,存储到数据xm的第m个元素中,故本处答案填写: xm(m) = Mid(cj, j, i - j)
Else '否则(即指针不在选手数据的开头时意为在成绩部分时)进行如下处理
t = Val(Mid(cj, j, i - j)) '从字符串cj中从第j个位置开始取出第i-j个字符转为数值型赋给变量cj作为选手的一个成绩
If t > maxcj(m) Then maxcj(m) = t '如果t值大于代表本选手最大值的数组元素还大时将t值赋给这个数组元素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z = z + 1 : i = i + 1 '将z值增1,将i值增1
If c = ";" Then m = m + 1: z = 1 '如果c值为分号时,代表已经处理完一个选手的数据则将m值增1,将z初始化为1
Loop '结束循环
m = m - 1 '最后一个分号后m值增了1故在此减少1,使m仍代表已经处理选手的个数
k = Val(Text1.Text) '将从文本框1中输入的进入第二轮的人数转为数值型并赋给变量k
For i = 1 To m - 1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m-1,i代表取的第二轮选手的人数
For j = '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m,终值为i+1,步长为-1,即从后向前比较,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m To i + 1 Step -1
If maxcj(j) > maxcj(j - 1) Then '如果数组元素比前一个元素大时则进行如下处理
c = xm(j): xm(j) = xm(j - 1): xm(j - 1) = c '借助第三变量c将选手的姓名数组前后两个元素值进行交换
t = maxcj(j): maxcj(j) = maxcj(j - 1): maxcj(j - 1) = t '借助第三变量t将选手的成绩数组前后两个元素值进行交换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j '结束内层循环
If Then '如果i值小于等于k值或第j个成绩等于第k个成绩时,即选手的个数没有超过进入第二轮的人数或超过但与最后一个成绩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填写: i <= k Or maxcj(i) = maxcj(k)
List2.AddItem xm(i) + Str(maxcj(i)) '使用列表框2输出这个选手的姓名和成绩
Else '否则即选手人数超过进入第二轮的人数时进行如下处理
Exit For '退出循环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外层循环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1处为:从字符串cj的第j个位置中取第i-j个字符为选手的姓名,存储到数据xm的第m个元素中,故本处答案填写: xm(m) = Mid(cj, j, i - j)。2处为:使用j来控制内层循环,j的初值为m,终值为i+1,步长为-1,即从后向前比较,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m To i + 1 Step -1。3处为:如果i值小于等于k值或第j个成绩等于第k个成绩时,即选手的个数没有超过进入第二轮的人数或超过但与最后一个成绩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填写: i <= k Or maxcj(i) = maxcj(k) 。
(3)程序加框处为:在字符串c不是“/”或“;”时进行循环(不是这两个字符时则字符属于选手的姓名或成绩),故本处应改为 c <> "/" And c <> ";"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处理综合数据的算法以及冒泡排序算法。对于综合到一块的数据需要将其进行拆分,如本题选手的姓名和三个成绩都在一块,处理方法是将字符一个一个的从字符串中中取出来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处理。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使用i控制外层循环,代表每次的比较轮数,j控制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次数,在进行一轮比较后将最大值放到数列的末尾,在经过n-1轮比较后将输入的数排成一个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数列。
16.【答案】(1)B
(2)i;q(c(t)) = p(i);cj(q(m)) > cj(q(m - 1));q(m - 1) = temp
【知识点】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1)由选择排序法的循环知,第一次比较36次,第二次比较35次,……,最后一次比较1次,故其总的比较次数为:36+35+……+1=((36+1)*36)/2==37*36/2=37*18,故本小题答案选B。
(2)本题程序分析如下:
Const rs = 480 '定义整型常量rs并赋值为480,rs代表联考参加学生总人数
Const no = 3 '定义整型常量no,no代表联考参加学校数
Dim school(1 To rs) As String '定义字符型数据school,school代表存储学生的学校
Dim nj(1 To rs) As String '定义字符型数组nj,nj代表存储学生的年级
Dim xm(1 To rs) As String '定义字符型数组xm,xm代表存储学生的姓名
Dim cj(1 To r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cj,cj代表存储学生的成绩
Dim p(1 To r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p,p代表索引数组
Dim num(1 To no)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num,num用于存储该学校的高三总人数
Dim n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n
Function id(s As String) As Integer '自定义函数id的开始
'根据学校名称转换为对应的数字ID号,代码略
End Function '自定义函数id的结束
Private Sub form_load()
'本过程读取每位学生的学校、年级、姓名和成绩的数据分别存储在数组school,nj、xm 和 cj 中,并在 List1 中显示学生成绩数据和每个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钮1单击事件过程开始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po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变量i、j、k、t和pos
Dim b(1 To no) As Integer, c(1 To rs) As Integer, q(1 To rs) As Integer '定义整型数组b、c和q
k = 0 '初始化k值为0
For i = 1 To n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n,步长为为1,该循环用于统计不同学校高三的总人数
If nj(i) = "高三" Then '如果年级数组元素的值为高三则进行如下处理
k = k + 1 '将k值增1,k用于统计高三的总人数
p(k) = '将这个高三年级数组的下标存储在对应的数组p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
num(id(school(i))) = num(id(school(i))) + 1 '使用自定义函数id将其对应的学校转为对应编号,并将对应编号的num数组元素数增1,num用于统计相应编号学校的高三人数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i '结束循环
'在 List1 中显示各学校的高三人数,代码略;
c(1) = 1 '初始化数组c的第一个元素值为1
For i = 2 To no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2,终值为学校数,步长为1
c(i) = c(i - 1) + num(i - 1) '从c的第二个元素开始将前几个学校的高三人数累加到元素中
Next i '结束循环
For i = 1 To k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k(即所有高三的总人数),步长为1
t = id(school(p(i))) '将对应学校的代码赋给变量t
'将高三学生所在数组对应的下标值赋给数组q,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c(t)) = p(i)
c(t) = c(t) + 1 '将数组t对应的元素增1
Next i '结束循环
'----按学校分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输出-----
pos = 1 '初始化表示位置的变量pos的值为1
For i = 1 To no '使用i来控制最外层循环,i代表学校
For j = pos To c(i) - 2 '使用j来 控制第二层循环,第二次循环代表每个学校比较的轮数
For m = c(i) - 1 To j + 1 Step -1 '使用m来控制第三层循环,m代表每轮比较次数
If Then '如果相同学校的前一个成绩大于后一个成绩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cj(q(m)) > cj(q(m - 1))
temp = q(m): q(m) = q(m - 1): '借助第三变量temp将指示成绩所在下标的元素值进行交换,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m - 1) = temp
End If '结束条件判断
Next m '结束第三层循环
Next j '结束第二层循环
pos = c(i) '改变其他学校的起始位置
Next i '结束最外层循环
For i = 1 To k '使用i来控制循环,i的初值为1,终值为k,步长为1
List2.AddItem school(q(i)) & " " & xm(q(i)) & " " & nj(q(i)) & " " & cj(q(i)) '在列表框2中的一行输出一个学生的所在学校、姓名、年级以及成绩
Next i '结束循环
End Sub '结束事件过程
由以上程序分析知,1处为:将这个高三年级数组的下标存储在对应的数组p中,故本处答案应填写:i。2处为:将高三学生所在数组对应的下标值赋给数组q,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c(t)) = p(i) 。3处为:如果相同学校的前一个成绩大于后一个成绩时进行如下处理,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cj(q(m)) > cj(q(m - 1)) 。4处为:借助第三变量temp将指示成绩所在下标的元素值进行交换,故本处答案应填写: q(m - 1) = temp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按两个关键字进行排序的算法。在本题中没有将高三的成绩单独复制到一个独立的数组中,而是使用数组q标记其下标,然后使用冒泡法对其进行排序。在使用冒泡法进行排序时使用i控制外层循环,代表每次的比较轮数,j控制内层循环代表每轮比较次数,在进行一轮比较后将最大值放到数列的末尾,在经过n-1轮比较后将输入的数排成一个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数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