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当堂训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当堂训练(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8 09:40:38

文档简介

1、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2、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4、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5、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6、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9、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