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邓小平的语言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心,传达出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下面与港澳回归有关系的是
A.“三个面向” B.“一国两制”
C.“第一生产力” D.“发展才是硬道理
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周恩来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高度概括
B.大陆和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统一
4、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主权归属 D.社会生活
5、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的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我们坚信,澳门的明天与伟大祖国一样,一定会更加美好;澳门同胞的未来生活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一定会更加幸福。下列对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澳门被侵占的国耻 ②开创了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增强了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增进了海峡两岸对和平统一的共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7、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这种分离的状况,海峡两岸达成的共识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乡愁》提到的“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人民在1945年10月收复台湾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 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3)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证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