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隅(yú) 险隘(yì) 夙兴夜寐(mèi)
B.败绩(jī) 嗟叹(jiē) 摩肩接踵(zhǒng)
C.机杼(zhù) 阡陌(bǎi) 否极泰来(pǐ)
D.烹饪(pēng) 参差(cī) 驰骋千里(chě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尘网 目不遐接 好高骛远 既来之则安之
B.丘陵 病入膏肓 提纲挈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枯竭 枉费心机 甘之如贻 事实胜于雄辩
D.宿昔 不寒而栗 山清水秀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人成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在我们目前的工作中已有了很大的运用。
B.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先生在沪家属随难民潮涌至镇海,先生的上海住宅被地痞流氓洗劫一空,真正做到毁家纾难。
C.在西藏,他遇到了更多危险,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D.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尤努斯和他的乡村银行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推广小额信贷,满足了穷人的信贷要求,这种不需要任何抵押甚至不用支付利息的有效扶贫方式倍受穷人欢迎。
B.2006年欧洲电影奖颁奖典礼于12月2日在波兰华沙揭晓,德国故事影片《窃听风暴》大出风头,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年度男演员在内的多项大奖。
C.超过半数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人们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D.为加大农村医疗保健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我国维护广大农民的生命健康、切实解决农民医疗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努力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
二、本大题7题,共3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5-9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
B.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疾:快速
C.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
D.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以其辩得幸太子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
C.孝文不听,然奇其材 削其地,收其枝郡
D.晁错者,颍川人也 及法令可更定者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导致晁错死亡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②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③(错父)遂饮药死
④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⑥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当时许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位后,采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
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意孤行,晁父因伤心而自杀。
D.太史公认为,像晁错这样的人,其改革必定触动旧的统治秩序,很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3分)
②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3分)
(2)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7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4分)
(2)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3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 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 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2.以下的表述,与作者的观点相符的两项是(5分)( )( )
A.英国、日本的节日没有中国的节日过得形象生动。
B.“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触发我们对国家意识再思考。
C.我国岁时节日的“节物”往往是当令的花卉和食品。
D.孔夫子时代的节日,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E.为深化感情,我国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传统节日。
F.小偷小摸和恶作剧在传统节日里是被允许的。
13.不能说明中国的节日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的一项是(3分)( )
A.元宵闹花灯 B.清明节踏青
C.中秋节赏月 D.重阳节登山
14.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4分)
15.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 (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松子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 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 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 ”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 ”“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就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只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竟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 谁能束缚着月光呢 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6.请赏析“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这句话。(4分)
17.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2分)说说本文多处引用名家诗文,有何作用 (3分)
18.文章结尾作者说:“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小小的松子有没触动你的感思?请将你感悟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体会和看法。(50字左右)(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共同点是都指出要注重材料的积累,但侧重点不同,请分别回答:
(1)鲁迅侧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
(2)歌德侧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3)历史学教授侧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20.请你在下面两位形象大使中选择其中一位,根据其服务理念,为学校广播室设计一段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广州亚运志愿者工作的宣传语。(6分)
(1)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我志愿,我健康。”
(2)中山大学学生林丹妮:“我志愿,我成长。”
六.作文(60分)
生活中的误会,就像清晨的薄雾,遮蔽了景物,模糊了视线;但雾散之后,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枝头结出一个小小的花苞。你是否也曾误会过他人或被他人误会?当这个误会消除之后,你是否对生活对他人有了新的认识?请以“美丽的误会”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注意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做到中心明确突出。
参考答案
二、5.B【疾:痛恨】
6.C【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表领属,他们的;A.以:介词,因为 /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B.之:助词,的 / 代词,这件事;D.者:助词,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动词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的事情,…的东西”】
7.D【③错父“饮药死”不是导致错死亡的原因,⑥是错死时状况,不是原因】
8.C【极力劝阻的目的不仅是担心儿子,而且是整个晁氏家族的安危,也怕祸及自身】
9.(1)①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 【用事:掌权,1分;疏:使动用法,使……疏远,1分;大意,1分】
②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发难:发动叛乱,1分;匡救:挽救,1分;大意,1分】
(2)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多划、漏划一处扣一分)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他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多次向皇帝上书,在孝文帝时,又论述要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可以更改确定的一些法令,奏疏一共有三十篇。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个奇才,提升他做中大夫。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在秘密处听取他说的事情,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
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归他们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件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很多人都责备怨恨你,你为的是什么呢 ”晁错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家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造反,以诛杀(乱臣)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劝说皇帝斩晁错时,皇帝很久都不说话。后来,皇帝就下令中尉去叫晁错。晁错当时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
太史公说:晁错在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
10.(1)所写景物:柴门落花 傍林飞鸦 晚归樵渔 特点:恬静、谐和、富有生气。
(每个问2分,每答出一点0.5分,三点全部答出则2分全给)
(2)首句“花落”写明春之晚(暮春),夕晖数点路归点明天之晚。春晚三景,景景都是扣住诗题中的“晚”字来写的。
11.略
三、12.B C (A原文是对节日称谓的比较。D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E过节能深化感情,但不是为深化感情而设节。F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叫“摸秋”的奇俗。)
13.A (闹花灯与亲近自然无关。)
14.异: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多同自然相关。(2分)同: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 (2分)
15.(1)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2)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3)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每答出一点得1分,三点全部答出得4分)
四、16. 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手法(1分),将味觉与视觉打通(将味觉转换为视觉)(1分),形象生动(1分)地写出松子茶充满自然气息的独特味道(1分)。
17.①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名言是要阐明一个道理: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②本文多出引用名家诗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1分),更富有文学色彩(更富诗意)(1分),同时也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18.示例:“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心灵的自由和丰富比金钱更重要。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用金钱来衡量幸福,但如果一个人总盯着眼前的利益,金钱也会成为一种枷锁。而一个人如果常常“仁者心动”,那天地万物的灵光也能给他带来幸福。(抓住文章一句话,或概括出一点感受——必须来自原文,得2分;能联系现实展开来谈,得3分;语言通顺,得1分。)
五、19.(1)积累要长期坚持/(时间)(2)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价值)(3)要多积、广积材料/(范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0. 示例(1): 请参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让我们用健康的体魄,弘扬健康的精神。健康你我他,志愿工作靠大家!
示例(2): 你愿意和亚运会一起成长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用青春、智慧、创造辉煌,收获成长的快乐!请参与亚运会志愿者工作。
[6分。内容4分,“亚运”1分,“服务理念”1分,“意义”1分,“志愿者”1分;形式2分,语言明白清晰1分,有号召性1分。]
六、作文评分标准:
1、内容分共25分,包括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一类卷21-25分,二类卷16-20分,三类卷11-15分,四类卷10分以下。
2、表达分共25分,包括运用各种描写,详略得当,语言通顺,书写规范。一类卷21-25分,二类卷16-20分,三类卷11-15分,四类卷10分以下。
3、发展等级分共10分,包括立意深刻,构思独特,语言生动,书写漂亮。一类卷作文发展等级分0-满分,二类卷作文发展等级分0-6分,三类卷作文发展等级分0-3分,四类卷作文不加发展等级分。
4、字数不够每50字扣1分;错别字第三个起扣,每个扣1分;作文不完篇、字数600字以上酌情扣5-8分;作文不足600字总分在30分以下,每少100字降5分。缺标题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