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节 温 度
1.[教材图片题]如图甲所示,先把两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把左手从热水中取出,立即插入温水中,这时你觉得温水较
;再把右手从冷水中取出,迅速插入温水中,如图乙所示,这时你觉得温水较
。同是一杯水,但是你的感觉却不同,这说明我们对物体温度的感觉有时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
不可靠
热
冷
知识点1 温度和摄氏温度
2.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8
℃”,读做
。?
3.冬天的乌苏里江气温低至-50
℃,江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之下的江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
A.-50
℃
B.0
℃
C.低于0
℃,高于-50
℃
D.无法判断
B
零下18摄氏度(或负18摄氏度)
4.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温度计乙的读数是
℃。
37.3
-4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5.如图甲是测量冰的温度的四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图
,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冰的温度是
℃。?
-2
C
A.它的量程是20~110
℃
B.它的分度值为0.1
℃
C.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入被测液体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应立即读数
6.[教材图片题]如图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用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测一正常人的体温,读数可能是37
℃
B.它的分度值是1
℃
C.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
D.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7.如图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知识点3 体温计及其使用
8.如图所示,测量体温前体温计的示数是37.8
℃,忘记在使用前甩一甩,测量后的示数是37.8
℃,则被测者的实际体温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或“等于”)37.8
℃
。?
小于等于
9.如图所示是一种仪表的刻度盘,你可能没有见过,但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知道,这是一只测量
的仪表,表中的示数为
。
28
℃
温度
10.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出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其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一个充满气体的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容器中,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清晰可见。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液面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细管上的最大刻度值应在管的
(选填“上端”或“下端”)。?
下端
降低
11.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高
B.实验室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动
B
12.以下是小明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25
℃
C.洗澡时淋浴的水温约为70
℃
D.夏天,安徽省的最高气温可达50
℃
B
13.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摄氏温度t和热力学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为T=273+t。2018年12月,德国科学家团队宣称,他们在170万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发现氢化镧具备超导性能,其转变温度T=250
K。250
K相当于(
)
A.-23
℃
B.23
℃
C.523
℃
D.-523
℃
A
1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
℃;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
℃
。若用它来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0
℃
B.55
℃
C.75
℃
D.80
℃
C
(1)此过程中应使用
(选填“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或“体温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15.如图甲所示,将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室用温度计
(2)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则测量值将
;如果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后再读数,则测量值将
(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保持不变”);?
(3)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A、B、C三位同学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读数,读数正确的是
,读数偏大的是
,读数偏小的是
(均选填“A”“B”或“C”),水的温度是
℃。?
48
C
A
B
偏小
偏大
(1)若温度上升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6.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前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左
(2)将此装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标上
℃,将它放在沸水中,液柱处标上
℃,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进行100等分,标上刻度就成了一个温度计;?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液体尽可能少些,合理即可)
细弯管再细一点(或瓶子再大些且气体再多些或细弯管内的
100
0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