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重点】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课型】新课
【学习过程】
提问回顾有丝分裂的过程
让学生以四人为以小组,阅读课本P114中的“技能训练”,解释现象。
老师问: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请解释。
根据上一节已学习了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所以学生可以大概回答出。老师总结如下:
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就是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第二,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比例。所以像草履虫这样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正常的核质比。
一、无丝分裂的过程多媒体演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模拟动态过程
这是真核细胞的另一种分裂方式,请同学们注意把它与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
老师问:它与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录像和模拟的动态过程,并观察课本P113,图6-3及图6-6,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共性?同时也找一找它们有哪些区别?一边播放,一边描述分裂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最后,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并列投影在屏幕上供学生观察、比较。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如何保证亲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一致性?
在学生回答上述设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人为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条),填写下列 空格: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目:
图1
3指导学生建立坐标糸,绘制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
老师问:细胞有丝分裂有何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为了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要选取植物的什么部位作实验材料?为什么?
选取洋葱根尖2~3 mm(或其他正确部位)。因为根尖的这一部分中有分生组织,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②如何培养洋葱的根尖?
③为了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单个的细胞,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轻轻地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或其他办法,如切片等)
④为了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怎样的处理?
④ 根据实验材料的特性选用染色液染色
⑤本实验的操作流程为: 。
⑤ 选取实验材料→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学习过程】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
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 C
解析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产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2.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当中心粒移向两极时,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含量(c)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
答案 B
解析 由“中心粒移向两极时”判断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内有染色单体存在。此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等于染色体数的二倍。
3.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答案 A
解析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分为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主要区别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虽然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但遗传物质要复制,以保证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4.解离的主要目的是( )
A.去除细胞壁 B.溶解细胞壁之间的物质
C.使细胞解体 D.杀死细胞
答案 B
解析 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的比例配成的混合液解离,是为了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即溶解细胞壁之间的物质。
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进行压片的目的不包括( )
A.避免压碎盖玻片 B.防止盖玻片移动
C.避免污染盖玻片 D.使压力均匀
答案 C《第六章第1节 细胞增殖 第二课时》问题训练—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一、选择题
1.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要进行染色,染色的目的是为了( )
A.辨认染色体 B.辨认细胞核
C.辨认细胞质 D.辨认分生区细胞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液解离
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细胞质流动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减少
3.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一极观察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下图中的( )
4.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重叠 ②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③用龙胆紫染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5.下图是某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7.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期与③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④期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
C.①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③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
9.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
10.根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复制的方式
B.是否出现星射线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的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二、非选择题
11.在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戊 + + + + +
注:“-”表示未进行该步操作,“+”表示进行该步操作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请从下列序号选择)
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操作步骤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教师纠正后,丁同学在视野中找到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但丁同学所看到的细胞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视野中央观察此细胞,你认为他应如何正确移动装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戊同学经教师指点后,也找到了细胞分裂图像,他欲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
(6)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DDBCADDAC
11.(1)B D A
(2)在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3)观察部位不正确(该学生看到的是伸长区细胞)
(4)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5)BC (6)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第六章第1节 细胞增殖 第二课时》问题导读—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学习目标】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重点】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课型】新课
【导读过程】
无丝分裂的过程
1.根据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完成下表
项目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特点
举例 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产生
细胞核 核有规律地解体和重建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
3指导学生建立坐标糸,绘制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为了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要选取植物的什么部位作实验材料?为什么?
②培养洋葱的根尖
③为了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单个的细胞,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④为了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怎样的处理?
⑤本实验的操作流程
项目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特点 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举例 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产生 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如蛙红细胞的分裂
细胞核 核有规律地解体和重建 核始终存在,但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 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分裂间期:都进行染色体复制; 分裂期:都进行染色体平均分配
选取洋葱根尖2~3 mm(或其他正确部位)。因为根尖的这一部分中有分生组织,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轻轻地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或其他办法,如切片等)
根据实验材料的特性选用染色液染色
选取实验材料→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第六章第1节 细胞增殖 第二课时》问题生成—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教师生成的问题】
1. 说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2.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是那些?
3. 画一个2N=6的动物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处于分裂后期的模式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生成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图示
说明
(1)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姐妹染色单体就分开成为独立的染色体。
(2)染色体数目是根据着丝点数目来计数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3)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DNA=1∶1;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2.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1)解离
①通过解离将细胞杀死,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相互分离开。
③解离时间不易过长或过短: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过短会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
(2)漂洗: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影响染色效果,因为解离液中含HCl溶液,而用来染色的染料呈碱性;另一方面还会腐蚀显微镜的镜头。
(3)染色:本实验观察的重点是染色质或染色体,而染色质或染色体都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通过染色,染色质或染色体与细胞的其他部分区别明显,便于观察。
(4)制片:用两个载玻片放在一起按压,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标本,也有利于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5)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时要慢慢移动装片,以便找到分生区细胞。
②高倍镜观察时要先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③仔细观察:目的是区分细胞分裂中各个时期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最容易找到。
④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⑤细胞多数处于细胞周期中的间期,这也体现了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
3.如图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