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三单]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2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文档属性

名称 [一案三单]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2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8 13:59:17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学习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学习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课型】新课
【学习过程】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制成的课件,按课件图片的顺序,先向学生展示古人驯化狗、马、牛、猪、鸡,培育玉米、小麦、水稻、各种蔬菜、水果的过程;再向学生展示现在的家禽、家畜、粮食、蔬菜、水果的各种优良品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些优良的品种,都是人们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的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但是这种选择育种的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又有限,有些品种只在某一方面优势, 而另一方面却不良等,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的需要,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出许多优秀的育种方法。
一.杂交育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问题探讨”并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陈述自己的具体设想,并把设想用遗传图解在实物投影仪上表示出来。听课的同学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
教师:从上述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使用的方法都是――杂交育种,看来你们已经尝试从理论上探索杂交育种的方法了。现在我们来分析各组的方案是否科学规范。
(再次出示各小组的遗传图解)由同学们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疑问。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杂交育种蕴含着哪些遗传学规律?
(2). 如何判断显隐性
(3).若要选择的品种是双隐性、一隐一显、双显性的,如何选择得到纯合子?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即通过杂交,把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思考:
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你用什么方法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都去掉?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
动物的杂交育种
学生:每人都在作业本上尝试书写,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
表现型 9/16高秆抗病 3/16矮秆抗病3/16高秆不抗病 1/16矮秆不抗病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在F2 中矮秆抗病(一显一隐)品种占总数的3/16。
思考:我们得到的这种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可以代代遗传吗?
学生:不可以,因为其中有2/16的植株是杂合体,它的下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教师:那么,如何能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
学生:要想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就必须对在F2 中所得到表现型为高产抗病(一显一隐)的植株连续自交和育种,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就是我们要选育的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新品种――AAbb。
教师:通过上述分析,请给杂交育种下一个合理的定义。
学生: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教师:请举出我国在杂交育种方面成就。
学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荷斯坦牛等
教师:综上所述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教师: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缦(一般需5至7年),过程繁琐。这些都是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有没有更好的育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点呢?
总结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方法、优点、缺点。
概念: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二.诱变育种
学生:分组讨论: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典型例题】
例题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解析:通过杂交育种获得为双隐性性状aabb的个体最简捷。
答案D
例题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解析:因题中提供的育种材料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欲改良该品种,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定向导入抗病基因以改变其性状;也可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该水稻品种与另一有该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使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或者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诱导该水稻品种发生基因突变,产生该抗病基因。
答案B
例3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不抗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过程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F1F2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类型。
(1)这种过程叫________育种,过程a叫________,过程b叫________。
(2)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
【解析】 过程a叫做杂交。 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锈病。过程b叫做自交,目的是获取表现型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ddT-),因为此过程所得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要想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植株必须经过c,即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后代无性状分离。
【尝试解答】 (1)杂交 杂交 自交 (2)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3)DdTt 高秆抗锈病 ddTT《第六章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问题训练—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1、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的交叉互换 C、基因的自由组合 D、基因突变
2、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的生殖细胞发生 ( )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交叉互换 D、基因突变
3、诱变育种突出的优点是 ( )
A、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B、产生很多有利个体
C、节省实验材料 D、方法简单易行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的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中国黑白花牛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
5、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 )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6、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经过①⑤⑥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经过⑦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
(2)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 __
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
(3)过程⑤常采用 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A
6. (1)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2) 97 1:1
(3)花药离体培养法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第六章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问题导读—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学习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课型】新课
【导读过程】
一、杂交育种
1、阅读课本的“问题探讨”并进行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既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都去掉 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
思考:
(1)杂交育种蕴含着哪些遗传学规律?
(2). 如何判断显隐性
(3).若要选择的品种是双隐性、一隐一显、双显性的,如何选择得到纯合子?
2.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
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你用什么方法能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又能把双方的缺点都去掉?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
动物的杂交育种
3.动物的杂交育种的方法
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4.总结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方法、优点、缺点。
概念: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二、诱变育种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一、杂交育种
1、
P 品种A × 品种B
(籽粒多,不抗病) (籽粒少,抗病)
F1
F2籽粒多,不抗病 籽粒多,抗病 籽粒少,不抗病 籽粒少,抗病
(选择检测基因型)
思考:
自由组合定律 (2)F1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3)若要选择的品种是双隐性,F2中的类型即为所需类型;若要选择的品种是一隐一显、双显性的,需连续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
3、
4、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原理: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纯种
优点:“集优”
缺点:育种年限长,并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二、诱变育种
优点:产生新基因和新的性状,能提高变异频率,后代变异性状能较快稳定,加速育种进程。
局限性: 诱变育种有利变异少,需要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具有不定向性。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第六章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问题生成—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教师生成的问题】
1. 总结不同育种目的下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及特点(以两对相对性状为例)?
2.用图表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比较?
【学生生成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培育杂合子品种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作为种子直接利用,如水稻、玉米等。
(1)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
(2)特点:高产、优质、抗性强,但种子只能种一年。
2.培育纯合子品种
(1)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
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种植推广。
(2)培育双显纯合子或一隐一显纯合子品种的基本步骤:
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自交→F3→……→选出稳定遗传个体推广种植。
(3)特点:操作简单,但需时较长。
2.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类型
人工诱
交育种
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变育种
染色体组成倍
依据基因重组得到
染色体组成
因突变
再加倍后
原理种或杂种
倍增加
得到纯种
交自交
花药的人工诱秋水仙素处
用→选优→自交辐射诱变
导染色体离体理萌发种子
方法
杂交→“杂激光诱变
培养后再加倍或幼苗

可以提高
使位于不同个体变异频率
器官巨大型
优点|的优良性状集中或出现新明显缩短育种
提高产量和
于一个个体上
性状,加速/限
营养成分
育种进程

杂交育种
变育釉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有利变异
少,须大(1)技术复杂
适用于植物,
缺点时间长,须及时量处理实
对于动物难
发现优良性状验材料,(2)须与杂交
于开展
具有不确育种配合
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