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杀技]高考生物专项突破: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必杀技]高考生物专项突破: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8 14:0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必杀技]高考生物专项突破: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考纲速递: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Ⅱ) 说出酶的化学本质、酶的特性、影响因素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阐明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细胞呼吸 (Ⅱ) 描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及细胞呼吸的原理,探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说出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类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说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阐明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Ⅱ) 说出酶的化学本质、酶的特性、影响因素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阐明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细胞呼吸 (Ⅱ) 描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及细胞呼吸的原理,探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说出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类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说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阐明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方向解读:
1.考查角度:(1)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催化特性等探究实验及相关实验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及图表分析;(2)结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考查ATP与能量代谢的关系;(3)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速率的制约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转变及相互关系,光合色素的种类、颜色、生理作用及实验;(4)考查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过程、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分析及相关实验设计以及粮食、果蔬贮存的原理与应用。
2.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综合题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非选择题几率会增加。
3.高考预测:(1)以图表形式概括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以酶的实验为背景考查实验探究能力;(2)围绕ATP联系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能量代谢等,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理解能力;(3)将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等代谢过程联系在一起,并与生产实践结合考查粮食、果蔬的贮存问题,以影响细胞呼吸强度的因素为背景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4)光合作用是生物学科的命题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试题综合性大、灵活性强、开放度大、命题形式灵活多变,其中主要集中在: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对光合作用的产物、中间产物含量的影响;②光合作用的过程(重点是光反应、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③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影响。
学习指导:
1.线索导引,强化联系
(1)以能量来源、储存、释放为主线,辐射酶、AT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
(2)以物质合成与分解为纽带,系统复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2.归纳、比较,深化理解
(1)通过与无机催化剂对比,理解酶的特性。以曲线形式表示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对比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物质、能量变化。
(2)归纳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设计的规律方法,注重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的确定与控制,以及实验预测、推断及相关结论分析。
3.图文结合
(1)运用图文结合法使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场所、物质变化的关系形象化、直观化,便于理解和记忆。
(2)以图表、曲线形式表示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强化坐标曲线的分析,关注曲线特殊点和线段的意义,掌握分析曲线的规律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及意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加深知识的内在联系。
考点分析:
一、ATP及其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的结构
(1)ATP的结构式
(2)相关物质的关系
2.ATP的形成途径
(1)ATP的形成过程图
3.ATP合成与水解的比较
(1)从反应条件上看:ATP的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水解酶;而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反应条件不同。
(2)从能量上看: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有化学能和太阳光能。因此能量的来源是不同的。
(3)从ATP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上看: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其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尽相同,很显然上述反应并不是同时进行的。
综上所述,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反应类型、反应所需酶以及能量的来源、去路和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因此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但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分析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比较表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其实践应用
典例解析:
【例1】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  )
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②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32P在ATP中出现,但ATP含量变化不大,说明ATP既有合成也有分解(两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因放射性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中,说明该磷酸基团容易脱离,否则就不会有放射性出现。
答案:C。
【例2】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解析:第一阶段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水;该反应需有氧环境,不受光的影响。
答案:A。
【例3】如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非绿色器官、组织内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试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这些二氧化碳是________的产物。
(2)由A到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到C,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氧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关键在于抓住A点、B点、C点二氧化碳释放的相对值与大气中氧浓度的关系。由A到B,随氧浓度增大,呼吸作用减弱,而由B到C呼吸作用随氧浓度增大又逐渐增强,至最高峰,这就说明了由A→B为无氧呼吸,由于氧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被抑制。当超过B点所对应的氧浓度时,植物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答案:(1)无氧呼吸
(2)随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而有氧呼吸较微弱
(3)随氧浓度增加,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4)B 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有机物分解量最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