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杀技]高考生物专项突破: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必杀技]高考生物专项突破: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08 14: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必杀技]高考生物专项突破: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考纲速递: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掌握细胞膜的成分特点及细胞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应用;关注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及图像识别
2.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Ⅱ) 概述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3.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液泡、溶酶体的主要功能(Ⅰ) 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描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5.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学会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方法
方向解读:
1.考查角度:(1)结合细胞膜的结构多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以形象直观的图像(多以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并结合相关细胞代谢过程共同考查;(3)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图示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有关细胞器的作用等;(4)以教材直观图像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并结合细胞增殖等知识考查细胞核相关结构的变化。
2.考查题型:高考命题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特别是归类、比较、识图辨析等题型较多。
3.高考预测: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解。
学习指导:
1.线索导引,强化联系
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为线索,系统复习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特别是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
2.图文结合
利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模式图、照片等图片对知识进行复习,注意将图中信息语言化表达,将书面语言用图或图解表述,提升图文转换能力。
3.构建模型
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型化,以反映细胞结构、功能上的联系,体现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实质。
考点分析:
一、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器分类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二、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2.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化学组成上的联系
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种类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②差异性: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这与不同的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3)在功能上的联系
3.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
(2)
典例解析:
例题1.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6产生的CO2进入5须经过4层膜
B.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C.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D.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需去掉结构2、5即可
解析:据图判断6为线粒体,5为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故CO2从6进入5经过了4层膜。能够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进行转录的结构有3(细胞核)、5(叶绿体)、6(线粒体)。图中根据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因为细胞中含有1(细胞壁)、2(液泡)、9(中心体)。如果该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必须去掉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结构9(中心体)、根尖细胞不含有的结构5(叶绿体)、分生区细胞不含有的结构2(大液泡)。
答案:D。
例题2.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其相关结构如图,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如下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表中可知,图中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观察到3H标记的靠近细胞膜的囊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D.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
解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膜外。多肽在核糖体中合成,故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①。图中的④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有关,因此若高尔基体上出现3H标记,则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答案: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