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六上·浑源期末)以下( )变化产生新物质。
A.蜡烛融化 B.铁水变钢锭
C.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D.玻璃碎了
2.(2020六上·浑源期末)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
A.地震 B.喷泉 C.火山 D.地热
3.(2020六上·浑源期末)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这种现象是因为( )原因造成的。
A.风化侵蚀 B.地震破坏 C.人工制造 D.火山冲积
4.(2020六上·浑源期末)地球内部有不同圈层,地表薄薄一层称为( )。这是根据地震波在软硬不同岩石中传播速度快慢作出的猜测。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球
5.(2020六上·浑源期末)观察地形地图或地形地球仪时,应明白不同颜色表示的含义,例如“黄色”表示( )。
A.水 B.耕地、平原和森林
C.山地、沙漠 D.冰川
6.(2020六上·浑源期末)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曲折的过程,( )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A.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B.我国汉代天文学者张衡
C.中国宇航员杨利伟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7.(2020六上·浑源期末)铁钉只有在以下( )环境里才会生锈。
A.煮沸的、密闭的蒸馏水瓶子里 B.食用油里
C.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 D.干燥的空气中
8.(2020六上·浑源期末)在“变色花”上喷洒紫甘蓝水,结果花变的非常红,说明“变色花”上有( )。
A.中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弱碱性物质
9.(2020六上·浑源期末)常见的细菌有杆菌、球菌和螺旋菌,说明细菌有( )的特点。
A.体积微小 B.要“吃”食物
C.繁殖很快 D.基本形态
10.(2020六上·浑源期末)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上可能会出现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 )。
A.大肠杆菌 B.病毒 C.细菌 D.霉菌
二、简答题(共30分)
11.(2020六上·浑源期末)阅读实验,回答问题。(10分)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假 设:
实验方法:①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②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③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④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1)在横线上写出假设。
(2)这个实验能验证你的假设吗?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3)通过实验,你知道当地震发生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吗?(至少2条)
12.(2020六上·浑源期末)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在以上图例中找出一些证据,证明以上细胞不是同一类?
(2)小丽根据所学作出假设:“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那么大多数微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同意小丽的假设吗?写出理由。
13.(2020六上·浑源期末)阅读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实验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往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大烧杯里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和一小勺肥皂粉,分
别放入并搅拌3分钟。
每组选择一种污物,并把2块带有同样污物的布条分别浸泡在2种溶液中。
观察布条上的污物的变化,填写实验记录。
(1)在“ ”上写出实验研究的问题。
(2)以上实验不需要改变条件是什么?
(3)小明认为:“布条干净了是因为洗涤用品使污物发生了变化。”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14.(2020六上·浑源期末)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请找出北极星的具体位置,并用“√”标注在图例中。
(2)请找出大熊座的大致位置。并用“ ”标注在图例中。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0六上·浑源期末)观察图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图1
资料1:在未来的某天,人类载人航天器来到了太阳系的某颗行星上,该行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在这个星体和太阳之间隔着有4颗行星,该行星表面有许多带状纹。
资料2: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 )背面,随即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开始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
(1)根据“资料1”的提示,请在“图1”中找到该行星的位置,并写出名称。
(2)请在“资料2”的“(
)”填写相应内容。
(3)根据“图1”提示,你认为以下太阳系的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哪一个?
(用“√”标出)
天王星 火星 木星 海王星 水星 地球 金星 土星
(4)小丽认为:“地球离太阳远时就是冬天,离太阳近是就是夏天。”你同意小丽的观点
吗?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蜡烛融化、铁水变钢锭,玻璃碎了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而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有新物质产生。
2.【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火山的概念。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3.【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这种现象是因为风化侵蚀原因造成的。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4.【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球内部有不同圈层,地表薄薄一层称为地壳。
5.【答案】C
【知识点】地图;地球仪
【解析】【分析】在绘制地图时,我们一般用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森林,用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用白色表示冰川。
6.【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地球是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
7.【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钉生锈的条件是空气、水分。
8.【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在“变色花”上喷洒紫甘蓝水,结果花变的非常红,说明“变色花”上有酸性物质,因为紫甘蓝遇酸变红。
9.【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 常见的细菌有杆菌、球菌和螺旋菌,它们是按照形态命名的,说明细菌有基本形态。
10.【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 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上可能会出现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是霉菌,霉菌对我们的身体伤害特别大。
11.【答案】(1)震中倒塌严重
(2)如果在某处敲击,这里就是震中,倒塌会严重一些,现象会很明显,实验效果应该不错。
(3)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的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高层不要跳楼,乘坐电梯等等。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地震时房屋倒塌严重、树木倒塌会伤人伤动物,甚至会发生泥石流。
(2)、 如果在某处敲击,这里就是震中,倒塌会严重一些,现象会很明显,实验效果应该不错。
(3)、地震时危害非常大,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的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高层不要跳楼,乘坐电梯等等。
12.【答案】(1)形状、大小、结构不同
(2)微生物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大多数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不必写,病毒不是细胞组成的)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1)、 图示三种细胞形状、大小、结构不同,因而它们不是同一类的。
(2)、 微生物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大多数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病毒不是由细胞结构组成的,它是寄宿在宿主细胞里的。
13.【答案】(1)例如,研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
(2)不改变条件,水量、污物、洗涤用品的量、搅拌等等
(3)同意,有时清水洗不掉污物,利用洗涤用品就可以把污物融于水中,从而洗干净布条了。
【知识点】溶解;化学变化;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探究题。
(1)、本题可以探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
(2)、 本题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改变条件,水量、污物、洗涤用品的量、搅拌等等。
(3)、布条干净了是因为洗涤用品使污物发生了变化。有时清水洗不掉污物,利用洗涤用品就可以把污物融于水中,从而洗干净布条了。
14.【答案】(1)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并找到北极星。
(2)大致在北斗七星所在位置
【知识点】太阳系;星座
【解析】【分析】(1)、 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先找到北斗七星,并将其斗口延长5倍,就是北极星。
(2)、北斗七星在大熊座。
15.【答案】(1)木星
(2)月球
(3)海王星
(4)冬天和夏天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的直射点照射到地球上位置变化造成的。
【知识点】四季成因;太阳系
【解析】【分析】(1)、木星 行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在这个星体和太阳之间隔着有4颗行星,该行星表面有许多带状纹。
(2)、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随即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开始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3)、海王星公转周期最长。
(4)、 冬天和夏天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的直射点照射到地球上位置变化造成的。 与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无直接关系。
1 / 1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六上·浑源期末)以下( )变化产生新物质。
A.蜡烛融化 B.铁水变钢锭
C.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D.玻璃碎了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蜡烛融化、铁水变钢锭,玻璃碎了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而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有新物质产生。
2.(2020六上·浑源期末)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
A.地震 B.喷泉 C.火山 D.地热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火山的概念。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3.(2020六上·浑源期末)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这种现象是因为( )原因造成的。
A.风化侵蚀 B.地震破坏 C.人工制造 D.火山冲积
【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这种现象是因为风化侵蚀原因造成的。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4.(2020六上·浑源期末)地球内部有不同圈层,地表薄薄一层称为( )。这是根据地震波在软硬不同岩石中传播速度快慢作出的猜测。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球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球内部有不同圈层,地表薄薄一层称为地壳。
5.(2020六上·浑源期末)观察地形地图或地形地球仪时,应明白不同颜色表示的含义,例如“黄色”表示( )。
A.水 B.耕地、平原和森林
C.山地、沙漠 D.冰川
【答案】C
【知识点】地图;地球仪
【解析】【分析】在绘制地图时,我们一般用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森林,用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用白色表示冰川。
6.(2020六上·浑源期末)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曲折的过程,( )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A.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B.我国汉代天文学者张衡
C.中国宇航员杨利伟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地球是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
7.(2020六上·浑源期末)铁钉只有在以下( )环境里才会生锈。
A.煮沸的、密闭的蒸馏水瓶子里 B.食用油里
C.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 D.干燥的空气中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钉生锈的条件是空气、水分。
8.(2020六上·浑源期末)在“变色花”上喷洒紫甘蓝水,结果花变的非常红,说明“变色花”上有( )。
A.中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弱碱性物质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在“变色花”上喷洒紫甘蓝水,结果花变的非常红,说明“变色花”上有酸性物质,因为紫甘蓝遇酸变红。
9.(2020六上·浑源期末)常见的细菌有杆菌、球菌和螺旋菌,说明细菌有( )的特点。
A.体积微小 B.要“吃”食物
C.繁殖很快 D.基本形态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 常见的细菌有杆菌、球菌和螺旋菌,它们是按照形态命名的,说明细菌有基本形态。
10.(2020六上·浑源期末)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上可能会出现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 )。
A.大肠杆菌 B.病毒 C.细菌 D.霉菌
【答案】D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 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上可能会出现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是霉菌,霉菌对我们的身体伤害特别大。
二、简答题(共30分)
11.(2020六上·浑源期末)阅读实验,回答问题。(10分)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假 设:
实验方法:①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②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③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④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1)在横线上写出假设。
(2)这个实验能验证你的假设吗?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3)通过实验,你知道当地震发生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吗?(至少2条)
【答案】(1)震中倒塌严重
(2)如果在某处敲击,这里就是震中,倒塌会严重一些,现象会很明显,实验效果应该不错。
(3)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的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高层不要跳楼,乘坐电梯等等。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地震时房屋倒塌严重、树木倒塌会伤人伤动物,甚至会发生泥石流。
(2)、 如果在某处敲击,这里就是震中,倒塌会严重一些,现象会很明显,实验效果应该不错。
(3)、地震时危害非常大,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的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高层不要跳楼,乘坐电梯等等。
12.(2020六上·浑源期末)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在以上图例中找出一些证据,证明以上细胞不是同一类?
(2)小丽根据所学作出假设:“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那么大多数微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同意小丽的假设吗?写出理由。
【答案】(1)形状、大小、结构不同
(2)微生物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大多数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不必写,病毒不是细胞组成的)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1)、 图示三种细胞形状、大小、结构不同,因而它们不是同一类的。
(2)、 微生物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大多数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病毒不是由细胞结构组成的,它是寄宿在宿主细胞里的。
13.(2020六上·浑源期末)阅读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实验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往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大烧杯里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和一小勺肥皂粉,分
别放入并搅拌3分钟。
每组选择一种污物,并把2块带有同样污物的布条分别浸泡在2种溶液中。
观察布条上的污物的变化,填写实验记录。
(1)在“ ”上写出实验研究的问题。
(2)以上实验不需要改变条件是什么?
(3)小明认为:“布条干净了是因为洗涤用品使污物发生了变化。”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答案】(1)例如,研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
(2)不改变条件,水量、污物、洗涤用品的量、搅拌等等
(3)同意,有时清水洗不掉污物,利用洗涤用品就可以把污物融于水中,从而洗干净布条了。
【知识点】溶解;化学变化;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探究题。
(1)、本题可以探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
(2)、 本题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改变条件,水量、污物、洗涤用品的量、搅拌等等。
(3)、布条干净了是因为洗涤用品使污物发生了变化。有时清水洗不掉污物,利用洗涤用品就可以把污物融于水中,从而洗干净布条了。
14.(2020六上·浑源期末)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观察图例,回答问题。
(1)请找出北极星的具体位置,并用“√”标注在图例中。
(2)请找出大熊座的大致位置。并用“ ”标注在图例中。
【答案】(1)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并找到北极星。
(2)大致在北斗七星所在位置
【知识点】太阳系;星座
【解析】【分析】(1)、 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先找到北斗七星,并将其斗口延长5倍,就是北极星。
(2)、北斗七星在大熊座。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0六上·浑源期末)观察图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图1
资料1:在未来的某天,人类载人航天器来到了太阳系的某颗行星上,该行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在这个星体和太阳之间隔着有4颗行星,该行星表面有许多带状纹。
资料2: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 )背面,随即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开始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
(1)根据“资料1”的提示,请在“图1”中找到该行星的位置,并写出名称。
(2)请在“资料2”的“(
)”填写相应内容。
(3)根据“图1”提示,你认为以下太阳系的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哪一个?
(用“√”标出)
天王星 火星 木星 海王星 水星 地球 金星 土星
(4)小丽认为:“地球离太阳远时就是冬天,离太阳近是就是夏天。”你同意小丽的观点
吗?说明理由。
【答案】(1)木星
(2)月球
(3)海王星
(4)冬天和夏天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的直射点照射到地球上位置变化造成的。
【知识点】四季成因;太阳系
【解析】【分析】(1)、木星 行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在这个星体和太阳之间隔着有4颗行星,该行星表面有许多带状纹。
(2)、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随即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开始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3)、海王星公转周期最长。
(4)、 冬天和夏天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的直射点照射到地球上位置变化造成的。 与地球太阳之间的距离无直接关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