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6.1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6.1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2 11: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导学案 创编人:语文组 审核人:王丽红 审批人: 使用时间:第 周 第1--3课时 编号:46
第二单元第6课 导学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预习案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诵读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
1、 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理解诗歌的三美。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诗歌朗读比赛,从此四篇诗歌中选择自己心仪的篇目,好好准备一下,报名参加吧!
一、介绍作者
1、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因家人听信算命先生所谓“克”父母的诳言,刚出生就被寄养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少爱美术,曾赴法国专攻美术。1932年回国,加入“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艾青转而从事诗歌创作。1933年1月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他在狱中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幼年生活,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并一举以感人肺腑的感情和清新自然的诗风震动诗坛。 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古罗马竞技场》等。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徐志摩心旷神怡,他是喜欢飞的。在空中飞行,人常常觉得自己脱离了肉体凡胎,跟蓝夜里彗星一样,在天际遨游。他曾在散文《想飞》中写过:“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回看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  此刻,他觉得自己化作了一朵白云,乘风飞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5岁。
作品背景
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她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的下张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那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叶荷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1933年1月,他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艾青后来曾回忆说:“我是在一种被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2、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探究案
【学习目标】
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 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2、《再别康桥》,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 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重点难点】
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怎样理解《再别康桥》的三美。 
【情景导学】
走进诗歌,走近诗人。
【学习活动】
活动一: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1、 第1节: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2、第2节:这里的“我”是两个人的儿子,一个是地主的儿子,一个是大堰河的儿子,这两个“儿子”的含意有什么区别?
3、 第3节:为什么看到雪使作者想起了大堰河?
4、分析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活动二:分析《再别康桥》
1、诗人在离别时,写下了康桥的哪些风光?
2、第2至第6节,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构建出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训练案
【学习目标】
学习诗人用平易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学习活动】
1、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假如你就是诗人徐志摩,请放飞想像的翅膀,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300字左右。













































































































































































































































































































300





2、自评互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