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三年级上册
语文要素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单元主题
祖国河山。
习作要求
习作时,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精读课文
◎习
作
环环相扣
关系紧密
学习方法
习作实践
◎语文园地
归纳方法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课时
17
古诗三首
新课导入
祖国山河壮美开阔,今天让我们跟着诗人,看看诗中的魅力景色。
雨亦奇
淡妆浓抹
相宜
洞庭湖
镜未
磨
白银盘
雨亦奇
淡妆浓抹
相宜
洞庭湖
镜未
磨
白银盘
mǒ
yì
tíng
wèi
mó
yí
字词乐园
pán
我会读
①“加一加”法识字
识字方法
抹
扌
末
宜
宀
且
庭
广
廷
未
一
木
①“加一加”法识字
磨
麻
石
盘
舟
皿
②字源识字:
“亦”字是一个指事字,是“腋”的本字。一个人伸开两臂,在他的腋下有两点,这是指事的符号,指出腋所在的地方。后来多用作虚词,就另造“腋”字。
泛舟游西湖
亦
抹
宜
庭
未
磨
盘
(
mò
)抹墙
转弯抹角
(
mǒ
)涂抹
抹黑
(
mā
)抹布
抹桌子
抹
例句
邻居转弯抹(mò)角地指责弟弟随意在瓷砖墙上涂抹(mǒ)颜料,姐姐听后,赶紧用抹(mā)布把墙擦干净,并向邻居表达了歉意。
多音字
(mó
)大夫
(mò
)大家
大人
磨
例句
在那个废弃的磨(mò)坊里,住着一个历经磨(mó)难的老爷爷。
断
楚
至
孤
饮
初
镜
帆
银
盘
未
磨
遥
(断开)
(帆船)
(至此)
(孤帆)
(未来)
(眼镜)
(打磨)
(遥远)
(白银)
(盘子)
(饮酒)
(初始)
(楚江)
我会写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剪断
判断
造句:小明不小心把尺子折断了。
duàn????
部首:斤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左边靠上,“斤”起笔靠下,长撇在竖折下伸出。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楚江
楚楚动人
造句:王老师讲课声音洪亮,
我们听得清楚。
chǔ????
部首:疋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两个“木”的捺变成点,下半部分的竖写在竖中线上,捺要长。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孤立
孤舟
造句:儿孙不在身边,老奶奶感到很孤独。
gū????
部首:子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子”的横变成提,“瓜”的点不要忘哦!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扬帆
帆船
造句:江面上有几艘帆船。
fān????
部首:巾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巾”的竖要长,“凡”的第一笔是竖撇。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饮用
饮茶
造句:战士们到那条清澈的
小河边去饮水。
yǐn????
部首:饣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竖提起笔在横中线上,“欠”的捺要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折磨
磨合
造句:生活中的磨难让他更加坚强。
mó????
部首:麻
书写指导: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要长,两个“木”字左小右大,“石”的“口”要扁。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银河
银白
造句:天上那圆圆的月亮就
像一个大银盘。
yín????
部首:钅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撇稍长,右边的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捺上短撇不要忘。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托盘
盘问
造句:盘子里的食物被我们
吃光了。
pán????
部首:舟
书写指导:上长下扁。“舟”的两个点在竖中线上,“皿”的横要长。
点击播放
孤
磨
银
初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甲骨文
饮
楷书
趣识字
篆书
像一个人手扶酒坛,俯首张口,伸出舌头喝酒的样子。
本义是喝,有时特指喝酒。
简化
望天门山
生平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助学资料
李白
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初出巴蜀,乘船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天门山是两山的合称),被那里的景色吸引,于是写了这首诗。
《望天门山》的写作背景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感知
/
/
/
/
/
/
/
/
/
/
/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意:高高的天门山被浩荡的长江从中间断开,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从中间断开。
品读鉴赏
回旋,回转。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高大雄伟,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让你联想到怎样的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从中间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浩荡。
天门中断楚江开
断
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回”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远眺的景色,天门山夹江对立,长江水穿过天门山,水流湍急,激荡回旋。第一句着重写长江水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表现了长江水的汹涌。第二句写夹江对立的天门山阻挡了长江奔流的浩荡势头,长江流经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的水流,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出现。
互相,交互。
一只小船。
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
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下句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要如何朗读这首诗呢?
这首诗描写的景色雄奇壮丽,诗人看此美景心中无限热爱。前两句要放开声音读,读出天门山和长江水的壮阔气势,“开”“回”要重读;后两句要读得轻快些,表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出”“来”要重读。
板书设计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险水急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望天门山
热爱祖国壮丽山河
日出帆来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主旨提炼
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认识了“亦、抹”等生字,会写了“断、楚”等生字。
我学会了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
yì
mǒ
yí
tíng
wèi
mó
pán
未
亦
抹
磨
盘
宜
庭
1.连一连。
课堂练习
zhōng
duàn
gū
fān
bái
yín
pán
yǐn
jiǔ
(
)
(
)
(
)
(
)
jìng
wèi
mó
yáo
kàn
(
)
中
断
孤
帆
饮
酒
镜
未
磨
遥
看
白
银
盘
2.看拼音,写词语。
(
)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
中断:从中间断开。
开:分开,断开。
·
回:回旋。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扁舟从日边而来。
1.背诵《望天门山》。
2.默写《望天门山》。
3.预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课后作业(共46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三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2课时
17
古诗三首
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
望天门山
[唐](
)
天门中断(
),碧水东流(
)。
(
)相对出,孤帆一片(
)。
李白
楚江开
至此回
两岸青山
日边来
课前导入
饮湖上初晴后雨
生平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助学资料
苏
轼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美景的佳作。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表达了苏轼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苏轼为什么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感知
/
/
/
/
/
/
/
/
/
/
/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正。
波光闪动的样子。
品读鉴赏
迷茫缥缈的样子。
也奇妙。
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晴天:水光潋滟
雨天:山色空蒙
晴天的西湖
雨天的西湖
“好”和“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还是浓艳的妆饰都很合适。
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如果。
淡雅的装饰。
浓艳的装饰。
合适,自然。
这两句描写了西湖美丽的形象,与前两句相照应。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总相宜”既写出了西子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写出了西湖景色美不胜收。
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
①西湖和西子都在浙江一带,而且名字中都有一个“西”字。②西湖和西子都十分美丽,无论怎样打扮都能展现出迷人的姿态。③西子是古代的绝色美女,用西子比喻西湖,更能突显西湖之美。
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
再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说说西湖的景色奇在哪里呢?
雨天
晴天
淡妆
浓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我们要如何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雨天和晴天西湖的美景。朗读时语气柔和,表现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情。前两句中的“好”“奇”要重读,边读边感受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后两句中“总相宜”读得慢一些,边读边体会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板书设计
晴:水光潋滟
写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喜爱西湖
雨:山色空蒙
比喻
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热爱大自然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高度赞美了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主旨提炼
望洞庭
生平介绍: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助学资料
刘禹锡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浪淘沙》等。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赴任和州刺史,途经洞庭湖,看到美丽的洞庭湖景色,诗兴大发,写下此诗。
诗人写《洞庭湖》的原因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读感知
/
/
/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意:洞庭湖上水光和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湖面。
和谐,这里指水光与月色融为一体。
品读鉴赏
这里形容湖水清澈,水面平静,如未磨过的明镜一般。
这句诗写出秋夜里,澄澈的湖水与月光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意境。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下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湖面的平静,突显了秋夜的静谧和洞庭湖的水月交融。
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远远望去,山水苍翠如墨,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里指洞庭湖。
这两句写诗人远处所望。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转向远处的君山。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下的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想象奇特,既形象地描绘了山水融为一体的景象,又表现了洞庭湖的宁静、祥和,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我们要如何朗读?
这首诗描写了月下洞庭湖的宁静之美,要用柔和的语气、稍慢的语速来读。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的美景,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意境。读出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潭面如镜
近观
湖月两相和
望洞庭
喜爱洞庭美景
远望
洞庭湖如白银盘
君山如青螺
主旨提炼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描绘了宁静和谐、朦胧淡雅的洞庭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和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外拓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堂练习
··
··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诗句的意思: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比喻
西湖
西子
西湖的美丽
4.说一说下面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山水融为一体的景象,也表现了洞庭湖的宁静、祥和,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本文的三首古诗,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
《望天门山》中我是从“天门山”和注释看出诗歌描写的是长江岸边的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我是从“西湖”
看出诗歌描写的是西湖。
《望洞庭》中我是从“洞庭”这个词看出诗歌描写的是洞庭湖。
1.把《饮湖上初晴后雨》编成一个小故事,来说一说诗歌描绘的画面吧。
2.相关练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