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上册音乐 5《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上册音乐 5《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12 11: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的歌”,教学内容包括两首“表演”类的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三首“聆听”类的歌曲:《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此外还要进行编创和表演活动,内容极其丰富,形式非常活泼。另外,这一课所有的歌曲都是紧紧围绕“音乐与人”这一主题进行选编的,通过五首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歌曲表达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意识,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爱”。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教学的,根据教参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一课时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为:学唱并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创作动作为《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做情景表演,尝试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二、学情分析
  沙溪镇的音乐教学一直抓得很紧,作为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都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表现欲比较旺盛,并且乐于与他人合作。他们都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在演唱方面存在喊唱的现象,没有正确的演唱技巧,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另外,他们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有的学生还能识读简单乐谱和拍打简单的节奏卡,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在读歌词、聆听乐曲、讨论交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演唱速度在音乐情感表达中起到的作用。
  3.鼓励学生创作动作,为歌曲做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演创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传递给我们的感情,让学生充分阐述和交流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素养;
  2.要切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交流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反常规,是一首孩子给妈妈唱的摇篮曲,这是一种对母亲的感恩方式,教学时要充分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高尚品质。
  2.通过音乐的学习、欣赏、交流和创作,提高学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思想,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深情的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表演唱。 ②体会妈妈对我们的爱。
  2、教学难点:
  ①音准,节奏的掌握。2、有感情的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五、教具准备:钢琴、课件、三角铁等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多媒体课件应用   设计意图
  (一)师生 对话,导入
课题   1、欣赏一组图片(播放图片,用《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设问:通过这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2、结合自己谈感受:结合自己的妈妈,说说她为你做过些什么?(学生交流)
  3、教师范唱妈妈唱给孩子的摇篮曲《摇篮曲》,然后引出课题“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1、通过图片欣赏,体会妈妈为我们作出的无私奉献。勾起孩子们对妈妈的爱戴。
  2、通过谈感受,交流各自妈妈为自己做过的感人的事迹,体会妈妈的艰难。
  3、通过欣赏《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二学习 歌曲,
体会
感情   1、初步感受
  ①听一听:播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录音
设问:这首摇篮曲和刚才老师唱的那首摇篮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
  ②看一看:播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配乐动画
  ③讲一讲:歌曲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发言)
  ④读一读:学生分角色朗读歌词2、尝试学习
  ⑤唱一唱:师范唱第一段,学生倾听,学习唱歌。
  ⑥试一试:尝试唱第一段。
  2、深情演唱
  ⑦想一想:妈妈伏在桌上睡着了,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才能表现夜晚的宁静,而且还可以让妈妈睡得更香甜?(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注意结束句的指导)
  3、表演唱
  ⑧编一编: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意思编上合适的动作。(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编动作)
  ⑨演一演:学生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鼓励。
  4、配乐伴奏
  ⑩请同学到前面,结合上节课学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其他学生用手打节奏演唱。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1、在听一听中,引领感悟它与《摇篮曲》的异同,为学习新歌做准备。
  2、通过看一看、讲一讲、读一读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旋律、学唱歌词。
  4、熟练后,让学生体会具体的情境,体会并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较慢的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表演是最好的体验,是最好的创新措施。在舞蹈创作和乐器伴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指导学生学习创作方法。
  (四)课堂 小结,
情感
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这是一首歌颂妈妈,感恩妈妈的歌曲,妈妈为我们付出了伟大的无私的关爱,让我们像歌词中唱的那样,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恩,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真诚的爱。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紧扣本课主题“感恩母亲”,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五)布置 作业,
拓展
延伸   回家把《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给妈妈看,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做一件事表达对妈妈真诚的爱。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这项作业既有利于巩固新学的歌曲,又是表达向母亲“爱”的最好方式。以此促进与母亲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