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课件(4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 课件(4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2 20: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曹冲称象
第一课时

1.认识 “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重点)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难点)
学习目标
这庞大的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一般的秤可是称不出来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第一课时
曹操 魏国的君王,是一个聪明人,他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尊为“武帝”。曹操年少时就机警过人,并通权谋机变,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
曹冲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我会写




hòu





zhù

ɡǎn
chènɡ
suì
zhàn
chuán
rán



chuán
横不露头。
不要少写点

部首:广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年底 底层
造句:到了年底,家人们都回家了。
zhàn
部首:立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站立 车站
造句:他在广场站立着,就像一个雕塑。


chuán
部首:舟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轮船 客船
造句:大海上的轮船在前行。

rán
部首:灬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当然 必然
造句:我当然要努力学习了。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为止——截止、终止。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词语解释
一头大象 一杆大称 一堵墙 四根柱子
一条线 一个办法 一艘大船 又高又大
点了点头
词语盘点
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

听课文朗读,在认准字音、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读通文章,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读一读
时间:
人物:
古时候
曹操、曹操的儿子曹冲、官员们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自由读第3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法称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
称大象。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办法不可行的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
直摇头
秤称
?提不动
?不行
还有什么办法呢?
齐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才七岁。
曹冲七岁。
比较句子: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思考: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同。
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赶到
沿着
画一条线
赶上岸
装石头
称一称
填一填:
1
2
3
4
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微笑”“点一点头”说明了什么?
曹操觉得曹冲的办法非常好,所以“微笑”
“点一点头”,表示对曹冲的赞许。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的人。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的人。
聪明、爱动脑筋,遇
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曹冲称象
造大秤
曹操摇头
赶象上船 ——画线
曹冲
赶象上岸——装石头
曹操微笑
点头
爱动脑
会观察
大臣:
称石头——知象重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 , 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爱动脑筋
善于观察
曹冲断案
古时候,有一个叫曹操的大官,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曹冲。曹冲从小勤奋好学,深得父亲喜爱。
有一次,曹冲在大街上走,见前面围了好大一圈人,中间有两个人正在为一串铜钱争吵,于是,他派人把这两个人带到跟前。这两个人一个是屠户,另一个卖布的。他们互相指责,都说对方偷了自己的铜钱。
曹冲稍稍考虑后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都认为对方偷了自己的钱,那么,你们两个人当中一定有一个在撒谎!”?
  屠户和卖布的一齐说:“我是冤枉的,请公子明断!”
曹冲微微一笑,朗声说道:“那好,是真是假,一验便知。”说完,曹冲叫人当场烧起一锅水来。水烧开了,曹冲把那串铜钱扔进开水里。
  突然,曹冲手指卖布的,大声喝道:“你这个无赖,分明你偷了人家的钱!”
  卖布的一愣,赶紧喊:“饶命!”?
  曹冲解释道:“屠户卖肉,铜钱上沾了不少猪油,开水一煮,水面上漂起一层油花。可是卖布的整天跟布匹打交道,他的钱上哪儿来的油呢?所以我断定,偷钱的人是卖布的!”
  在场的人听了,纷纷赞扬曹冲破案有方。
一、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像   ②象 
1.大(  )的腿(  )四根柱子。
2.王老师很(  )我的妈妈。
3.弯弯的月亮(  )一条小船。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1.姐姐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2.我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唱歌
跳舞
看书
写字
三、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工作可以用智慧解决?
示例:石头太大,用撬杠把它撬起来。
二、用适当的量词填空。
一( )大象 一 ( )船 一( ) 线 一 ( )大树
一( )秤 一 ( )墙 一( )柱子 一( )石头
一 、读拼音,写词语。
rán hòu zhàn lì suì yuè
( ) ( ) ( )
zhù zi dào dǐ
( ) ( )
然后
站立
岁月
柱子
到底




随堂作业




三、选字填空。
象   像
1.妹妹的脸(  )苹果一样红。
2.曹冲称出了大(  )的重量。
再   在
3.小刚(  )操场上做游戏。
4.我先做作业(  )出去玩。
做   作
5.姐姐正在(  )手工。
6.我的(  )文得奖啦!






四、按要求填空。
(1)写出课文中的比喻句:
(2)仿用好词:又高又大
(3)按要求仿写句子:
①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一边……一边……造句)
②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用果然造句)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又瘦又小 、又香又甜
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傍晚果然下起了瓢泼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