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08 18:2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授课人:侯忠仁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1、掌握“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以及“863”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探讨中,了解中国科技成就,感受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工作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P107-111页
2、认真思考文中的思考题
3、完成导学案填空题。
自主学习
(1)、“两弹一星”是指 、 和 。
(2)、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 发射成功。
(3)、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 卫星;1984年第一颗 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2003年“神舟” 号载人飞船往返成功(宇航员 )。
1、阅读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思考回答
导弹
原子弹
人造地球卫星
返回式
1964
人造地球卫星
通信
杨利伟
邓稼先
  邓稼先,安徽人。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钱学森
  钱学森,我国现代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主攻航空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
时间:
1960年11月
(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时间:
1970年4月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
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杨利伟出舱瞬间
费俊龙、聂海胜出舱后
神六飞天
(1)、 被誉为“ 水稻之父”。
2、阅读“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思考回答:
袁隆平
杂交
  
1、左图人物是谁?
2、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他被誉为“————之父”?
杂交水稻自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0多亿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我国耕地减少了442.6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反增加了16058万吨,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惠及全世界。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1)、1958年,我国研制了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2002年联想推出每秒运算能力万亿次的 。
(2)、计算机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 、经济管理、情报检索、 等方面。
(3)、“ ”为汉字印刷辞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3、阅读“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思考回答:
超级计算机
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
华光激光照排系统
 1958年,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八届政协委员。现任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香港方正董事局主席。
(1)、1986年国务院制定了《 》,即“863”计划。计划的主攻方向是大规模发展 、 、 、 、
、 及 七个领域。
3、阅读“‘863’计划的制定”思考回答: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生物
航天
信息
激光
自动化
能源
新材料
  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我国
应用光学及光
学工程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杨嘉墀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子学家。
“863”计划倡议人
请大家思考探究讨论问题:
1、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2、说一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年成功爆炸 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
①对科学的热爱;②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③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④科学研究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
1、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
 原子能方面: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先后并网发电成功。火箭航天方面: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生物工程方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电子计算机方面:银河l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亿次; 2002年,联想集团推出每秒运算能力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说一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1964年。氢弹的研制成功,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年成功爆炸 你知道我国在原子能的利用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吗
今天我学会了……
(小组归纳所学,派代表发言)
我有收获
三、课堂小结
1、“两弹一星”不包括
A、导弹 B、原子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2、下列人物与钱学森同一时代且堪称“民族脊梁“的是
①邓世昌 ②张謇 ③王进喜 ④邓稼先 ⑤袁隆平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里的“他”应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侯德邦 D.钱学森
4、李明同学4、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两弹”的成功研制
四、达标训练
5、科技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请回答下面问题。
图1南宋持罗盘陶俑 图2 毕升 图3 蔡伦
(1)请问以上三个图片分别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有关系?“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2)“两弹一星”指是什么?改革开放后,为了追赶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 年制定了什么计划?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着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3)、谁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863"计划 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等。
(3)、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