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第25章检测题
班级 姓名
1、在生态系统中,从总体上看①植物,②草食动物,③肉食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2、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A、D → B → C → E → A B、D → B → C → A
↘
E
C、A → C → B → D D、A →E →C→B→ D
↘ ↗
E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B、阳光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C、蚯蚓属于分解者 D、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能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全部生物
5、森林里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防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6、下列四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环境
B、热带雨林中的所有树木
C、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物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7、对于一个池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
B、、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池塘的生物群落
C、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D、对于池塘中的青蛙来说,池塘中的水是它的全部生态因素
8、下列表示食物链的式子中,写法正确的是( )
A、阳光 → 草 → 兔 → 狼 B、草 → 兔 → 狐狸 → 狼
C、鹰 → 兔 → 草 D、草 → 昆虫 → 青蛙 → 蛇
9、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0、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 A>B+C、 D、A<B+C
11、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物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成为物质循环
B、在物质循环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
C、物质循环就是指发生在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有机循环
D、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
12、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
1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图表示某一条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一个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B、生物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的做法是正确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
15、假设在某地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如图所示的两条食物链,如果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大大增加
D、田鼠的数量大大增加
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17、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蝗虫 B、蘑菇 C、蚊子 D、葫芦藓
1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物质和能量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9、“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先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二、识图题
20、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部分图示,请看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这个过程除上述意义外,还具有的意义是 。
(2)生物遗体通过图中[ ] ,在 条件下,分解生成水,无机盐、[ ] 。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1、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A、B、C、D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D表示非生物部分,根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A代表 ,B代表 。
(2)生态系统中只有 才可以利用环境中的碳,对于绿色植物来说这主要是通过 作用来实现的。
(3)A、B、C都有箭头指向D,说明各类生物进行
作用所释放的碳都归还给无机环境。
22、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 →
→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
所占的 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的数量先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 ,后则因植被的 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能力,人们因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捕杀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有重要的作用。
23、右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 ,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
制造的。
(2)水草和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 ,鱼虾属于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它们是 。
(3)如果想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鱼类),则池塘中的小鱼数量会 , 写出这条食物链: 。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DDT随着
和 沿着 和食物网流动,最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
三、分析说明题
24、蛇是鼠的天敌,是农田作物的卫士。上世纪末,一些地区的人们以蛇等野生动物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过度捕杀,蛇等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致使农业因鼠害而减产,下表是当地有关田鼠和蛇相对数量的部分调查数据,请回答有关问题:
年份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鼠数(只/公顷) 60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60
蛇数(只/公顷) 40 20 10 20 30 40
(1)在鼠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其生物成分除包括各种动植物外,还应包括 。
(2)当人们大量捕食蛇等野生动物时,农田中的田鼠数量就会失去控制,这说明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受到其他 的影响,同时也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3)请根据表中数据及生态学原理,在给定的坐标内中,画出蛇与田鼠各自数量变化曲线图。
25、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5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做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能力比较差。
初二生物第25章检测题
班级 姓名
1、在生态系统中,从总体上看①植物,②草食动物,③肉食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B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2、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8 0.39
A、D → B → C → E → A B、D → B → C → A
↘
E
C、A → C → B → D D、A →E →C→B→ D
↘ ↗
E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B、阳光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C、蚯蚓属于分解者 D、整个地球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能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的是( 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全部生物
5、森林里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防构成了一个( C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6、下列四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
A、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环境
B、热带雨林中的所有树木
C、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物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7、对于一个池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
B、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池塘的生物群落
C、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D、对于池塘中的青蛙来说,池塘中的水是它的全部生态因素
8、下列表示食物链的式子中,写法正确的是( D )
A、阳光 → 草 → 兔 → 狼 B、草 → 兔 → 狐狸 → 狼
C、鹰 → 兔 → 草 D、草 → 昆虫 → 青蛙 → 蛇
9、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0、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C )
A、A=B=C B、A=B+C、
C、A>B+C、 D、A<B+C
11、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物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成为物质循环
B、在物质循环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流动
C、物质循环就是指发生在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有机循环
D、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
12、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D )
1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图表示某一条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D )
A、乙和丁的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某一个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B、生物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的做法是正确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
15、假设在某地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如图所示的两条食物链,如果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B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加重
C、蛇的数量大大增加
D、田鼠的数量大大增加
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17、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B )
A、蝗虫 B、蘑菇 C、蚊子 D、葫芦藓
1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A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物质和能量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9、“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先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B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二、识图题
20、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部分图示,请看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光合作用 。这个过程除上述意义外,还具有的意义是 为其他生物生存提供氧气 。
(2)生物遗体通过图中[ ① ] 细菌、真菌 ,在 有氧 条件下,分解生成水,无机盐、[② ] 二氧化碳 。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1、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A、B、C、D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D表示非生物部分,根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A代表 生产者 ,B代表 分解者 。
(2)生态系统中只有 生产者 才可以利用环境中的碳,对于绿色植物来说这主要是通过 作用来实现的。
(3)A、B、C都有箭头指向D,说明各类生物进行 呼吸 作用所释放的碳都归还给无机环境。
22、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补充完整: 草 →黑尾鹿 →狼。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草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狼 。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
所占的 比例 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的数量先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 增多 ,后则因植被的 减少 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人们因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捕杀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有重要的作用。
23、右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 太阳能 ,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的。
(2)水草和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 ,鱼虾属于 消费者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它们是 细菌和真菌 。
(3)如果想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鱼类),则池塘中的小鱼数量会 减少 , 写出这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 小鱼→ 大黑鱼 。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DDT随着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沿着 食物链 和食物网流动,最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大黑鱼 。
三、分析说明题
24、蛇是鼠的天敌,是农田作物的卫士。上世纪末,一些地区的人们以蛇等野生动物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过度捕杀,蛇等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致使农业因鼠害而减产,下表是当地有关田鼠和蛇相对数量的部分调查数据,请回答有关问题:
年份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鼠数(只/公顷) 60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60
蛇数(只/公顷) 40 20 10 20 30 40
(1)在鼠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其生物成分除包括各种动植物外,还应包括 微生物 。
(2)当人们大量捕食蛇等野生动物时,农田中的田鼠数量就会失去控制,这说明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受到其他 生物因素 的影响,同时也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3)请根据表中数据及生态学原理,在给定的坐标内中,画出蛇与田鼠各自数量变化曲线图。
25、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5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做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小鱼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水草 ,池水、沙子中的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比较长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植物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小于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比较单一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自动调节 能力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