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2-1第一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技术与设计1.2-1第一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2-05-08 18: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一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撰写人:李锦玉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本节是由技术向设计进行过渡。教科书辩证地阐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本课程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本节是一个基础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对设计过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同学们现在已经对通用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产 生了一定的兴趣。且作为高中生,在生活中对设计应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房屋设计、装修设计、汽车设计、发型设计等,但对本课时的内容,即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是清楚,对本课程所指的设计内涵更是不清楚。高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的关系的理解,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②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2、情感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兴趣,使学生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能够对技术和设计有充分的了解,在以后的生活对能够充分的发现身边所存在的技术与设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如何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要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要让高中生一下子理解较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案例和相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案例分析]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坦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
[思考]  是什么力量促使计算机在短短60多年的时间内迅猛发展?
[教师评析]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需求的推动,在这里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但请同学们想一想,仅仅是我们有需求,我们就能发明计算机,并让计算机在60年内就发展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吗?
[思考]  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在不断的应用各种设计。
2、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的定义: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设计已经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案例分析]  笔的发展:毛笔→鹅毛笔→蘸水笔→自来水笔→圆珠笔。每一次笔的发展都充满了人类的精心设计。
[思考]  圆珠笔并不是完美的,你能找到圆珠笔的不足吗?
[案例分析]  我们都知道现在一般的圆珠笔的外壳都是有塑料做成的,那么提到塑料我们想到当今一大污染――白色污染就是由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造成的,那么能不能用别的 东西来代替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个代替过程里,设计就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
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教师评析]  讲解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渗透环保知识。
③、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案例分析]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手机,即“1G”,被称为模拟式手机;第二代为2G;GPRS和CDMA2000被称为2.5代技术,这种技术介于第二代技术和第三代技术之间,运营商无需进行设备升级换代;第三代技术为3G;第四代技术为4G,很快就要出现。
3、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可以使人们的设计得以实现。
[案例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伟大画家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涉及大量军事和机械领域。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
[思考]  为什么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当时实现?
[教师评析]  当时的技术水平、制作工艺无法实现!而现在技术水平达到了,他当年的设计现在都得以实现。
②、技术的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丰富、手段更多、效率更高。同时,技术更新也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案例分析]  灯具的发展
      蜡烛―――白炽灯―――日光灯―――特殊用灯
[思考]  随着灯的技术发展,灯具的设计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③、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它促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的产品,如何有机地结合各种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问题。
[案例分析]  奥运场馆“鸟巢”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教师评析]  正因为“鸟巢”中使用了非常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所以“鸟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感觉,以后我们还会体会到更多新的东西。
4、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世界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主要分为: 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实用、寿命、舒适……
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线条、欣赏、审美、视觉效果、音响效果……
5、课堂练习
[阅读]  隐形篱笆技术
[思考]  隐形篱笆技术要实现应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技术?是不是有了这些技术就一定会自动产生隐形篱笆技术呢?
6、本节小结: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7、课后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纸飞机
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内容不多,比较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媒体演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技术与设计的例子,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通用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课 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教学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交流协作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有共同的学习目的,通过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课堂学习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显 著。
  通用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课程是 一门全新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是本课程的主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最终都要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目的。因此在实 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创造思维方法的训练,创新技法的学习,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 实处。
  本课内容容易理解,有的同学可能感觉无味,老师可在实例分析讨论设疑难度大一点,进而引发易难过程,实现由和谐,趣味,探究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提示诱导的方式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