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客观题
一、基础知识考查(共15分)
1、下列字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 2分 )
A.量( liáng )体裁衣 宫涤(tāo) 瘦削(xuē) 人烟阜(bù)盛
B.岿(kuī)然不动 一幅对联 笑靥(yàn) 忖度
C.扪参(cān)历井 娇生惯养 盥(guàn)洗 厮混
D.磨牙吮(shǔn)血 呕哑(ōuyā)嘲哳 宵坼(tuò) 巉岩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使快(畅快)弹数曲 凡六百一十六言(话语) 铁骑突出(突然出现) 却坐促弦(后退)
B.信手续续弹(随意、随便) 开国何茫然(多么) 耳暂明(暂时) 一夫当关(占据、把守)
C.仰胁息(屏住呼吸) 整顿衣裳(整理) 连峰去天(距离) 所守或匪亲(或者)
D.长咨嗟(叹息) 行为偏僻性乖张(偏激不端正) 风流态度 (风韵) 形容尚小(形体容貌)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
A.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吾属今为之虏矣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噫吁嚱,危乎高哉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D.难于上青天 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想起那段蹉跎岁月,他就感慨不已。
B.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她在会上高谈阔论,让我们获得了很大的启发,我们会更加顺利地开展以后的工作。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B.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C.1月15日,知名博主麦田发表了一篇《人造韩寒》的博文。文章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金波“人造”和“包装”的结果掀起轩然大波。
D.歌王的这次告别演出将是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典,老帕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在中国观众面前秀出他无与伦比的高音的准备。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__________。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单纯、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小说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________,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我们读小说和戏剧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________。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因为一切诗都要有文学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④爱好诗而不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 ⑤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⑥就像看到架上的花而忘记花架
A.①③⑤ B.②⑤④ C. ①③⑥ D.②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2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殉国死义。”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浩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绍兴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曰:“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飞请自为先锋,俊大喜。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城东,贼出城,布阵十五里,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飞使人呼曰:“不从贼者坐,吾不汝杀。”坐而降者八万余人。成闻进败,自引兵十余万来。飞与遇于楼子庄,大破成军,追斩进。成走蕲州,降伪齐。
张俊至江上会诸大帅,独称飞与韩世忠可倚大事。命飞屯襄阳,以窥中原,曰:“此君素志也。”飞移军京西,改武胜、定国军节度使,除宣抚副使,置司襄阳。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贼出战,飞阳北 阳北:假装战败而逃
B.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 易:轻视
C.泽是其言 是:对的,正确的
D.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过:超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不从贼者坐,吾不汝杀 ②以手抚膺坐长叹
C.①因授以阵图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①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②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岳飞勇智两方面的一组是( )(3分)
①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②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
③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
④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⑤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
⑥飞与遇于楼子庄,大破成军,追斩进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岳飞少年时就很有气节,性格沉稳忠厚,家中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授艺师父死后,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岳飞都到他坟前祭奠。
B.岳飞应征入伍后,马上就展示出其超常的智慧和军事才能,先在相州清剿了一伙势力强大的盗贼,并活捉了贼人的首领,又奉康王之命招降了贼人吉倩。
C.岳飞屡次立下战功,宗泽感到非常惊奇,称赞岳飞的勇智才艺即使古代良将也不能超过,但认为他喜欢野战,不是万全之计,便教授给他布阵的方法。
D.岳飞请求跟张俊一同去讨伐李成,并主动做了先锋,结果大败李成军队;张俊在会见各路军队的统帅时,唯独称赞岳飞与韩世忠是可以依靠办成大事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9分)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③掠死矣!”狼见毛被絷④,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⑤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考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货金饰 货:买
C.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放置或丢弃
D.官异之,未遽释毛 遽:立刻、马上
12.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3分)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在远处就认出了毛大福,立刻扑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第Ⅱ卷 主观题
14、请把文言文(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2)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
三、诗歌鉴赏(11分)
鉴赏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5-16题。
撼庭秋
晏 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15.“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分析上阕中景和情的关系。(5分)
16如何理解“心长焰短”的含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诗加以赏析。(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连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 。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
(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四、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下坡或者上坡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
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老周,别管闲事。”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老周把前后的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去过呢。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8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
B.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
C.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
D.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
E.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
19.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 请简要概括。(3分)
20.小说结尾“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一句有什么含意和作用 (6分)
21.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
五、语言运用(8分)
22、为响应团中央向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发出的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投身抗旱救灾斗争、每人捐献一瓶水的号召,校团委决定发起一场主题为“帮助灾区人民渡难关,珍惜身边水资源”的活动。为此,校团委特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倡议书,请你把这份倡议书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语言得体有文采,不少于80字。(4分)
倡 议 书
全校师生:
近来,我国一些省区特别是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此时此刻,我们心系灾区人民,我们心忧共同家园。帮助灾区人民渡难关,珍惜身边水资源,共建绿色校园,成为我们的共识。在此,我们向广大师生发出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用我们共同的爱心,给灾区降一场爱的甘霖!用我们勤劳的双手,为校园添一道绿色的风景!
校团委
2010年4月26日
23.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内容等方面有一定的错误,请指出其中四处并改正。(4分)
通 知
高三全体师生:
学校定于6月5日召开2009届高三毕业典礼大会,望高三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无故旷会者,后果自负。
x月x日
xx中学办公室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有一张上好的紫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但是有一次他观察这张弓时,觉得它外观太普通而且有些笨重,便想补救一下。于是他请了一位优秀的工匠,在弓身上雕刻了一幅行猎图。他认为这张弓现在才称得上完美了。当他搭上箭想试一试时,刚拉开弓,箭还没射出去,弓就断了。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考查
1.A 2. D. 3. D. 4. C. 5. D. 6. A.
二、文言文阅读
7.答案:C.认为……是对的。
8.答案:C.都是“把”(A.通过、经由;于是 B.坐;空,徒D.你的;那)
9.答案B(①表现岳飞好学;③说吉倩率领部下投降,没有表现岳飞的勇智;⑥未能表现岳飞的智)
10.D(“岳飞请求跟张俊一同去讨伐李成”不正确,应为张俊邀请岳飞一同去讨伐李成)
翻译:岳飞,字鹏举,相州府汤阴县人。祖上世代务农。岳飞少年时就很有气节,性格沉稳忠厚,很少说话,家中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岳飞天生具有神力,不到二十岁,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强弓,八石的硬弩。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把他的本事都学到了,能左右开弓。周同死后,每月初一、十五岳飞都到他坟前祭奠。岳飞的父亲认为他很重义气,说:“如果你因时势所需而被重用,一定会为国献身,为正义而死。”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使刘浩招募勇敢战士,岳飞应征入伍。相州有一股势力强大的盗贼,其首领是陶俊与贾进和,岳飞请求率领一百名骑兵消灭他们。岳飞先派士兵装扮成商人进入盗贼活动的地界,被盗贼俘获编入队伍。他又派百名士兵埋伏在山下,自己带几十名骑兵逼近敌人营垒。盗贼出兵应战,岳飞假装战败而逃,盗贼随后来追他们,山下伏兵一齐出击,先前被派伪装成商人的士兵,俘掳了陶俊和贾进和回来。
康王到了相州,岳飞通过刘浩见到了康王,康王命令岳飞去招抚贼人吉倩,吉倩率领部下三百八十人投降了。岳飞因功被补任为承信郎。岳飞带领三百名骑兵前往李固渡试探攻击敌人,打败了敌人。他跟随刘浩去解除东京的包围,与敌人在滑州南面对峙,他率领一百名骑兵在黄河边上操练。敌人突然来到,岳飞指挥他的部下说:“敌人虽然众多,但不了解我们的虚实,我们应当趁敌人立足未稳攻打他们。”于是独自驱马向前迎击敌人。敌人有一个猛将舞动大刀冲向前来,岳飞杀死了他,敌人大败。岳飞被提升为秉义郎,隶属于留守宗泽。岳飞在开德、曹州作战都立下了战功,宗泽感到非常惊奇,说:“你的勇敢智慧与才能技艺,即使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然而你喜欢野战,不是万全之计。”于是就把作战布阵之图传授给他。岳飞说:“布好阵以后再作战,是用兵的一般法则,要把它运用得巧妙,在于个人心中的体会。”宗泽认为他的话很对。
绍兴元年,张俊邀请岳飞一同去讨伐李成。当时李成的部将马进入侵洪州,在西山扎下连营。岳飞说:“贼人贪心而不考虑后路,如果用骑兵从上游断绝生米渡,出其不意,一定能打败他们。”岳飞请求自己做先锋,张俊非常高兴。岳飞身披重甲,跃马前进,悄悄地出现在敌军右翼,攻入敌阵,他的部下跟随着他。马进大败,逃到筠州去。岳飞追击抵达城东,敌人出城,布阵连绵十五里,岳飞设置伏兵,用红色绸缎作旗帜,上绣“岳”字,挑选二百名骑兵跟随旗帜前进。敌人轻视岳飞兵少,向他们逼近,岳飞的伏兵冲出,敌人战败逃跑。岳飞派人大喊:“不跟随贼寇的坐下来,我们不杀你们。”坐下来投降的人有八万多人。李成听说马进战败,亲自领兵十几万前来迎战。岳飞与李成在楼子庄相遇,大败李成的军队,乘胜追击杀了马进。李成逃到蕲州,投降了齐国。
张俊到了长江边,会见各路军队的统帅,唯独称赞岳飞与韩世忠是可以依靠办成大事的人。他命令岳飞驻守襄阳,来窥探中原(以便收复),说:“这是你一向的志愿。”岳飞将军队转移到京西驻扎,改任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并任宣抚副使,在襄阳设置了官府。
11.【答案】B.货:出售,卖。
12.【答案】C.【解析】第①句是写毛大福在看到群狼咆哮时害怕的情状,第④句是毛大福在请求狼为他昭雪。
13.【答案】B.是“狼听了毛大福的求告,见毛被絷,才奔向差役”。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路上遇到一只狼,吐出一个包裹着的东西,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拣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的时候,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来拽他。毛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只见一只狼病卧着,仔细观察,见它的头上有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尾随着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几只狼,嗥叫着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走散了。毛大福于是平安回到家。
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在路上被强盗在路上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正巧毛大福出售金首饰时,被宁家认出,于是将他抓起来,送往公庭。毛大福诉说金首饰的来历,县官不相信,用枷锁把他拘禁起来。毛大福受了冤屈,却又不能自己申明,只得请求宽限时日,让他去向狼询问。县官便派两名差役押着毛大福进山,径直走到狼窝。不巧,狼没回来,三人只好往回走。走到半路,他们遇见两只狼,其中一只狼疮疤还在。毛大福认出了它,向它作揖祝告说:“前次承蒙赠送,现在就因为这件事受到冤屈。你如果不为我昭雪,我回去就会被拷打而死。”狼见毛大福被捆绑着,愤怒地奔向差役。差役拔刀相对。狼用嘴抵着地面大嗥,嗥叫了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包围着差役打转。差役十分窘迫。狼争着上前咬毛大福的绑绳,差役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解开毛大福的绑缚,狼这才一起走了。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县官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
几天后,县官出行,一只狼衔着破鞋丢在路上。县官走了过去,狼又衔着鞋子跑到前面放在路上。县官命令收起鞋,狼才走。县官回来,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有人传某村有个叫丛薪的人,曾被两只狼紧紧追逐,后来,狼衔着他的鞋走了。于是,县官派人将丛薪拘捕来认鞋,果然是他的鞋。于是怀疑杀死宁泰的必定是丛薪,审讯他后,知果然如此。他杀了宁泰,并取走了宁的钱银,而宁藏在衣服下面的首饰,却没来得及搜寻,后来被狼衔走了。
从前有个接生婆外出归来,遇到一只狼挡道,狼牵着她的衣服好像想带她到某地去。于是就跟狼去了,到了地方,看到母狼正难产,分娩不下来。老婆婆给母狼用力拉出幼狼,产下幼狼以后,狼就把她放回来了。第二天,狼衔着鹿肉放在接生婆的家门来报答他。可见这类事从来就有很多。
14. (1)岳飞指挥他的部下说:“敌人虽然众多,但不了解我们的虚实,我们应当趁敌人立足未稳攻打他们。”(麾、虽、当、及其各1分,句意给1分)
(2)岳飞身披重甲,跃马前进,悄悄地出现在敌军右翼,攻入敌阵,他的部下(他率领的士兵)跟随着他。 (重铠、潜、突、所部各1分,句意给1分)
三、诗歌鉴赏
15.(1)寓情于景(1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也可)景语“碧纱秋月,梧桐夜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2分),烘托出词人的孤苦寂寞。与情人离别,音信远隔千里,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2分)。
16“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1分)。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渺茫(4分)。“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这样写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悠长的思念和无法与伊人相聚的愁苦。(1分)
17.略。
四、现代文阅读
18、B E (B.“我”只是提醒老周别管闲事,以免惹出麻烦,后来的救人行动“我”都全程参与其中,与袖手旁观说风凉话的“看客”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E.“我”的县政府机关干部身份是通过对通过对机关的位置和路的下坡上坡的描写中表露出来的,“我”的言行和处事方式不能表明这种身份。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二项得4分)
19 、①重情义,热心助人。②敢作敢为,有社会责任感。③理智冷静,善于保护自己。(每点1分,共3分)
20. ①提示了老周的心理:做了一件好事且未留下“后遗症”,又验证了自己让老人签“证明”的正确性,因而很兴奋。②老周的兴奋与“皮夹克”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锋芒所指。 ③引发读者深思:当今社会,要不要做好人 如何做好人 这社会风气到底怎么了 从而深化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共6分)
21. 赞同老周:①老周既要救人,又设法避免惹上麻烦,这是社会环境逼他如此,老周这样做,既善良又有理性。②老周既救了人,又没惹上麻烦,不论手段如何,结果是最理想的。
反对老周:①抢救生命第一,容不得犹豫、拖延;②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应该有附加条件。
标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观点是否明确1分、论述是否合理4分、语言表达1分。共6分。
五、语言运用
22.解析:倡议书的发出旨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起的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地行动。因此,解答此题,要涉及捐款捐物等帮助灾区人民的措施建议以及珍惜水资源、建设绿色校园的措施建议。
答案:(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当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向灾区和灾民伸出援手,及时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同时我们还要从身边做起,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节约使用每一滴水。(两个方面的内容各占2分)
23. ①删掉开头称谓。②应加具体时间,如“下午4点”。③没有地点,可补上“操场”或者“大礼堂”。④“无故旷会者,后果自负。”不得体,删掉。⑤时间应写在落款的下方。⑥“学校定于”应该空两格写。
标准:只要找出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就行。找出四点就可以,一点1分,共4分。
24.提示:本文可立意为“保持自我”。把弓理解为人的本真本性,把雕上的图案理解为外在的各种事物(如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从而联系实际,展开论述。当然,如果写“不要注重事物的外观,而要注重其内在的实际价值”“过于追求形式反而会损害实际内容”等观点,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