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统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引入新课
字词识读
duàn
部首:斤
笔画:11
组词:折断 判断 断定
造句:他是根据天气预报来判断的。
chǔ
部首:疋
笔画:13
组词:清楚 痛楚
造句:他不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十分清楚。
字词识读
zhì
部首:至
笔画: 6
组词:至于 至尊
造句:至于他的品德,也是值得称赞的。
字词识读
ɡū
部首:子
笔画: 8
组词:孤单 孤独 孤寂
造句:妈妈和爸爸都去上班了,小华在家很孤单。
字词识读
fān
部首:巾
笔画: 6
组词:帆船 风帆
造句:帆船运动是他生活中的爱好。
字词识读
yǐn
部首:饣
笔画: 7
组词:餐饮 冷饮
造句:哥哥说要做餐饮生意,爷爷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字词识读
chū
部首:衤
笔画: 7
组词:当初 初步
造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小红终于实现当初的理想。
字词识读
jìnɡ
部首:钅
笔画:16
组词:镜片 眼镜 墨镜
造句:有些人可能需要到眼镜店进行专业验光。
字词识读
wèi
部首:一
笔画: 5
组词:未来 未知 未必
造句:未来是未知的,充满挑战,需要我们鼓起勇气和信心。
字词识读
mó
部首:麻
笔画:16
组词:折磨 磨难 磨灭
造句:敌人的百般折磨,丝毫没有动摇江姐的革命意志。
字词识读
yáo
部首:辶
笔画:13
组词:遥望 遥控 遥想
造句: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
字词识读
yín
部首:钅
笔画:11
组词:银河 银行
造句:银行冻结了那个单位的所有财产。
字词识读
pán
部首:舟
笔画:11
组词:键盘 棋盘
造句:他打字真快,手指仿佛在键盘上跳起了轻快的舞蹈。
字词识读
亦 抹 宜 庭 未 磨 盘
yì mǒ yí tínɡ wèi mò pán
字词识读
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引入新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前赤壁赋》等。自勉对联:总是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引入新课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引入新课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引入新课
西湖美景
引入新课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引入新课
字词识读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
出:出现。
日边:天边。
方:正。
亦:也。
潋滟:水光波动的样子。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字词识读
湖光:湖面的波光。
和:和谐,优美。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两:指湖光和秋月。
潭面:指湖面。
字词识读
磨
mó(磨刀)
mò (磨盘)
知道儿子今天回家,大爷早早就开始准备了,自己去院里捉鸡,让老伴去磨(mò)盘上磨(mó)刀 。
多音字
字词识读
和
不
“亦”的意思是:
也
淮河
黄河
“楚江”指的是?
长江
江水
湖水
“潋滟”是形容什么的词语?
水光
宋代
清代
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唐代
三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作者的内心体验。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洞庭》作者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课文解读
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课文解读
《望天门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远远地看
课文解读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文解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分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写出了江水浩浩荡荡、来势汹涌的气势。
人山相望
课文解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迎接李白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心的激动和惊喜。
拟人
奔向李白
人山相融
课文解读
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青山”和“碧水”,“白帆”和“红日”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课文解读
望天门山
山险水急
天门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山水相映
日出帆来
青山
相对出
孤帆
日边来
以动写静
山河壮美
课文解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170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饮酒
课文解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文解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波光粼粼
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对晴天西湖美景的赞美?
晴天
波光闪闪
……
浮光跃金
课文解读
面对雨景,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心中赞叹?
隐隐约约
……
若隐若现
山色空蒙雨亦奇。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雨天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课文解读
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
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都非常合适
晴雨西湖
写出了作者对西湖晴雨美景的赞叹之情。
课文解读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妙无比,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两者都很美。
课文解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山色
晴方好
雨亦奇
借景抒情
浓妆谈抹
比西子
总相宜
比喻贴切
西湖美景
课文解读
《望洞庭》
这首诗是刘禹锡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赴和州任职刺史经洞庭湖时所作。
洞庭湖
课文解读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文解读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
月光和湖水交融在一起,非常和谐。
近景——柔美
水平如镜
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打磨的铜镜。
课文解读
近景——柔美
课文解读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远看
君山
远景——壮美
洞庭湖
比喻
月光下,君山更加更加青翠,洞庭水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
课文解读
远景——壮美
课文解读
诗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
只有“镜未磨”才能形象贴切地表现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一是因为月光下看不真切;二是湖面宽阔,波光粼粼,迷迷蒙蒙。
课文解读
望洞庭
洞庭秋色
湖、月两相和
潭面如镜
宁静柔和
洞庭山水
水面如白银盘
君山如青螺
宽广壮美
课文解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没有写什么天气?
晴天
雨天
雪天
这三首诗都和什么有关?
海
山
水
《望洞庭湖》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中午
白天
晚上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