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章末总结课 练习(课件版 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章末总结课 练习(课件版 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0: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八年级
科学
章末总结课
?
例题精讲
01
巩固提升
02
例题精讲
【例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①所
示的实验。
(1)根据图①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牛。
(2)图①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
关系。
(3)从物体刚开始接触水面至浸没在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
度的关系如图②所示,由此得到:
 1 
 液体的密度  
例题精讲
结论①: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结论②: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结论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
关。
(4)为了探究结论②是否正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
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长方体表面标有等距离
的线,如图③所示。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挂住长方体,在长方体上设置了a
b、c、d四个挂扣。请仅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分析论证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例题精讲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分析论证】
①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如图所示,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
制成
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挂着a(c)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一条线处 
 挂着b(d)处,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一条线处 
 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与浸入液体深度有关 
例题精讲
①往量筒内倒入56毫升的水;
②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
此时水面与80毫升刻度线相平;
③让小瓶口朝下沉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这时水面
与62毫升刻度线相平。
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V排=_________;
小瓶的重力是________;制成小瓶的玻璃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
(g取10牛/千克)
 24毫升 
 0.24牛 
 4克/立方厘米 
例题精讲
【例3】
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
0.5×103
kg/m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
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
cm,横截面积为0.1
m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g取10牛/千克),问:
(1)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
(2)距离上表面10
cm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例题精讲
例题精讲
【例4】
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各放入20
g
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
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 
 温度、溶剂的性质
例题精讲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
℃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
g水,改变温度至t2
℃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_________(填“>”“<”或“=”)
t2。分析表格中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__________℃。
 >
 50 
例题精讲
【例5】 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提供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量的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溶液的方案并填入下表。
例题精讲
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臭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
素和有臭味的物质。杭州市的自来水处理系统由于增设了加活性炭和加
臭氧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下列措施和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B.温度升高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C.用臭氧和活性炭处理过的纯净自来水是混合物
D.臭氧和活性炭的作用相同
巩固提升
D
2.2017年10月1日,三峡大坝首次开启深孔泄洪,5日开启4个深孔泄洪,7
日则开启全部6个深孔泄洪,控制三峡水库蓄水进程平稳有序。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B.从水循环角度讲,“三峡泄洪”会影响地表径流这一环节
C.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影响了三峡水库周围的水循环
D.在泄洪过程中,水库水位逐渐下降,大坝底部承受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巩固提升
A
3.能证明20
℃时某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
℃,有固体析出
B.取少量溶液升温至50
℃,无固体析出
C.向20
℃时该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变稀
D.向20
℃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巩固提升
D
4.小科在25
℃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表所示。下列实验
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
g
巩固提升
C
5.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③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④植物油与水形成乳浊液,泥水是悬浊液;
⑤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其中正确的个数
有( 
 )
A.1   
B.2   
C.3   
D.4
巩固提升
B
6.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
并拴在沉船两旁,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
起浮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B.浮筒充满气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巩固提升
B
7.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
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
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球>F碗
B.F球<F碗
C.F球=F碗
D.F球≥F碗
巩固提升
B
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有同学猜想“浸在液体中
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该物体的体积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小
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1)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塑料药瓶分别装上
不等量的细沙,使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相等。
(2)把两药瓶放入水中,均能在水面上漂浮,如图所示,这两个药瓶所
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F乙。
巩固提升
 质量(或重力) 
 等于 
(3)实验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的,以上实验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得出“一切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这
一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是小明配制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
作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
巩固提升
 错误 
 不能 
 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②中物体和砝码放反了,会导致称取的食盐质量偏少 
(2)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如果在进行步骤②实验时指针偏向右侧,
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除了用到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4)小明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下列过程:①称量、量取;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巩固提升
 继续添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胶头滴管 
 ④①⑤ 
10.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核潜艇。如图为
某种型号的导弹型核潜艇,该艇水上排水量为16
600
t,水下排水量为
18
700
t。艇长170.7
m,艇宽12.8
m,下潜深度可达300
m。问:
(1)它在水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2)它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海水密度近似取
作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11.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测量时示数为1.6
N,当把物块总体积的
浸入水中测量时示数为0.6
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物块的密
度为___________kg/m3。当把物块总体积
的浸入水中测量时示数为
______N,此时物块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_kg。(g取10
N/kg)
1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一根饮料吸管制作了简易密度
计,如图甲所示。
巩固提升
 1 
 0.8×103 
0
 0.16 
(1)该简易密度计应用到的物理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力学角度分析,写出一种即可)
(2)应在吸管的______(填“上端”或“下端”)塞入适当的物体作为配重,
然后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使饮料吸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
(3)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
_______(填“越长”“越短”或“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4)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
管密度计。图乙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巩固提升
物体的漂浮条件(合理即可) 
下端 
 越长 
不变 
 C 
(5)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一块体积为
V
的木块漂浮于
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烧
杯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当温度升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
不变且忽略木块的吸水性),木块会上升,但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保持
不变。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和浮力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资料一: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巩固提升
 
用更细的吸管
(合理即可) 
资料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时,溶液密度也随之增大。
巩固提升
14.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
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质量为0.3
kg,当泡沫
浮板整块压入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为30
N。求:(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
(1)泡沫浮板的重力。
(2)泡沫浮板自由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泡沫浮板的体积。
巩固提升
(1)3
N (2)3
N (3)3×10-3
m3
15.如图是硫酸的密度和浓度的对照表,分析计算下列各题。
(1)欲配制
1
0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需要
98%的浓硫
酸多少毫升?再加水多少毫升?
(2)100
毫升
90%的硫酸与
144.8
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多少?
巩固提升
(1)浓硫酸:54.3
毫升 水:900
毫升 (2)1.40克/厘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