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3课时)(课件版 18+18+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3课时)(课件版 18+18+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0:35:29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
第1课时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
八年级
科学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大气压强:大气会向______________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
称_____________。
2.首先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
刻度,分别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单位。空盒气压计的优点是携带
和使用比较方便,而水银气压计________________。
(2)标准大气压数值: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其数值
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10牛的压力。
 各个方向 
 大气压 
 马德堡半球实验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百帕 
 测量较精确 
 1.01×105帕 
 760毫米汞柱 
1.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
B.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处于大气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大气压强
分层训练
D
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厘米)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无法判定
分层训练
A
3.如图所示,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
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对整个
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所受的重力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层训练
B
4.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B.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分层训练
D
5.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6.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
大气相通。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
可知这时大气压强为( 
 )
A.900
mmHg
B.750
mmHg
C.850
mmHg
D.因无刻度,难以读数
分层训练
A
B
7.注射器抽取药液是利用__________进行的。当把针头插入药液中,向外拉
活塞时,针头内的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把药液沿针
头压入针管内。
8.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__(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水位
_________。此实验_____
(填“能”或“不能”)
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分层训练
 大气压 
 变小 
 大于 
 上升 
 能 
9.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瓶子浸入水中,瓶口朝下放置。将瓶子慢慢向上提
起,当瓶子有一部分已从水中提出,但瓶口还没有离开水面时,则( 
 )
A.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B.瓶中的水不流出,瓶中仍充满水
C.露出水面的那段瓶子是空的,留在水面下的部分有水
D.无法确定瓶内是否有水
分层训练
B
10.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
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
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从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分层训练
C
11.在解释“将钢笔插入墨水瓶中灌墨水”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
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③松开手指;
④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
小。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⑤③①④
分层训练
D
12.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
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可以用以下四句话:
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
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
墙壁之间的空气被挤出;
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
④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
按照下列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分层训练
B
13.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瓶内装的是红色的水,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时,瓶内的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装满。
(2)观察气压计时,看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当细玻璃管内水柱
上升时说明大气压变________。(填“大”或“小”)
(3)该同学将气压计从1楼拿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
化,记录如下表。
分层训练
 不能 
 小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高而________。
14.小柯将轻质塑料挂钩(质量不计)的吸盘压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测出
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厘米2,同时将盛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如
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
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
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当时大气压强为1.0×105帕,则吸盘最多能挂多重的盛水塑料桶?
分层训练
 减小 
 大气向上的压力 
 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 
(3)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重为40牛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
了。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吸盘内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
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的空气进入吸盘) 
15.小明想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上。往小桶里慢慢加沙,直到吸盘被拉下来
为止,如图甲所示。
把吸盘和装有沙的小桶放在天平上称量,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砝码与
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桶和沙的总质量m=_________克。
分层训练
 56.2 
(2)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________毫米。
(3)根据上面的测量,写出大气压的表达式:p=_______。(用m、D、
g、
π等字母表示)
(4)实验中,小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他发现测量结
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15.0 
 无法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共20张PPT)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3课时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八年级
科学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密切的关系,气体压强随气体流速的增大
而_______,随气体流速的减小而_________。汽车上的化油器、喷雾器
等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2.液体压强也会随流速的增大而_______,随流速的减小而__________。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1.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或打破,原因是( 
 )
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
B.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
C.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
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
分层训练
B
2.如图所示,一条大河边有一个小河湾,如果把一条小渔船放在河湾与河道
的交界处,没有动力,渔船可能会向哪个方向漂去?( 
 )
A.向河道中漂去
B.向河湾中漂去
C.在原处旋转
D.沿着河湾与河道的分界线漂移
分层训练
A
3.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高速
迎面吹来,通过放在车下测力计(感应压力变化)的示数,可以研究汽车
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高速吹来时,车相对于地面静止,
相对于空气运动
B.风高速吹来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模型上方气压大,下方气压小
C.车模设计成流线型,可以减小高速运动时空气的阻力
D.这一事例体现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层训练
B
4.如图所示,某同学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风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
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分层训练
B
5.如图所示,用一个漏斗向一支点燃的蜡烛的火焰吹气,烛焰将( 
 )
A.向左飘动
B.向右飘动
C.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D.无法确定
分层训练
A
6.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
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分层训练
B
7.科学课上,王老师利用传感器为同学们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的演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
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
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
________。(填“大”或“小”)
分层训练
 大 
(1)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
开吹风机抽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已知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粗细
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像可知:平稳流动的气
体,流速大处压强_______。曲线③反映的是装置中_______(填“A”“B”
或“C”)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当王老师将抽气的吹风机调换挡位后,图像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均下移,
由此可以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分层训练
 C 
 增大 
8.汽车长途行驶后,车身外容易布满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A.汽车行驶途中往往会遇上扬尘天气
B.汽车行驶时车轮溅起的尘土粘到车上
C.汽车行驶时,车身附近压强小,地面附近灰尘被周围空气压向车身
D.汽车行驶时走的都是泥土路
分层训练
C
9.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
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
中泄漏,其原因是( 
 )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分层训练
D
10.某同学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
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均有
示数),然后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如图所示。下列该同学对实
验结果所作的猜想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增大,乙的示数减小
B.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减小,乙的示数增大
C.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增大
D.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
分层训练
B
11.如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
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
是( 
 )
分层训练
B
12.某足球运动员在某次比赛中踢出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
过“人墙”射入球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 
 )
A.左侧空气流速慢
B.两侧空气流速相同
C.左侧空气流速快
D.不断改变旋转方向
分层训练
C
13.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
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
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层训练
14.新建的广场喷泉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喷水时,“泉水”中央有一颗硕
大的石球不停地翻滚。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有种种猜测。小玲联想所
学知识,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方面的知
识有关,她与同学们反复讨论,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如
图(a)所示为实验情景。
分层训练
【实验器材】圆珠笔杆、乒乓球、软管、自来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圆珠笔杆作为喷管,通过软管接于自来水水龙头上;
②打开水龙头,自来水从笔杆尖端竖直向上喷出水束;
③将乒乓球放到水束上方,观察乒乓球的情况。
观察结果:多次实验表明,乒乓球能稳定在水束上方旋转。
【分析讨论】
(1)乒乓球能稳定在水束上方某一位置,是因为它在竖直方向受到
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作用。乒乓球在水束上方旋转,是由于水对乒乓球左右两侧向上的推
力不相等所造成的,从图(b)中乒乓球的旋转情况看,此时水束对乒乓
球左侧向上的推力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右侧;在多次实验中,
每次乒乓球旋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
不一定相同”)
(2)如图(b)所示,水束略偏左,球为什么没有向右远离而下落呢?这
是因为,左侧水的流速_______右侧水的流速,导致左侧水的压强______右
侧水的压强,使球在水平方向能维持平衡。(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分层训练
 大于 
 不一定相同 
 大于 
 小于(共18张PPT)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2课时
大气压的影响
八年级
科学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生活用品与大气压:如真空压缩保鲜袋、吸尘器、离心式水泵、吸盘挂
钩等。
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高压区——_________天气——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
低压区——_________天气——中心空气从下往上流动
3.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如人在晴
朗天气,心情通常比较舒畅,而在阴雨天,往往会感到疲倦和心情烦躁。
这主要是由于晴天的气压________,阴雨天的气压_________。
 减小 
 晴朗 
 阴雨 
 较高 
 较低 
聚焦教材
4.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_________;当
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________。压力锅就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
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降低 
1.下列生活或生产用具不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是( 
 )
A.用吸盘挂钩挂物体 
B.真空压缩保鲜袋
C.吸尘器
D.电冰箱
2.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
铁桶变扁。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
分层训练
D
B
3.用压力锅煮粥,灭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
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
是( 
 )
A.灭火时,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
所以重新沸腾
B.灭火时,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还在
沸腾
C.灭火时,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打开锅盖后锅内气压比原来低,所以
重新沸腾
分层训练
C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灭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
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4.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
气管,如图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降低
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瓶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分层训练
D
5.一个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为2
m2,那么这个人全身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___________N,人没有被大气压压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在水沸腾的过程中,
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________。水沸腾
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在“白气”
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和________。
分层训练
 2.02×105 
 
人体内也有气压,内外气
压平衡 
 不变 
 沸点 
 汽化 
 液化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
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水重新沸腾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降低而下降 
7.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管,如图所示。使用时,导管一端
的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管,血液便会自动流入
真空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管的原因是( 
 )
A.由血压压入真空管
B.靠自身重力流入真空管
C.被真空管吸入真空管
D.空气把血液压入真空管
分层训练
A
8.如图所示,试管a内装有水,浸入装有水的烧杯b内,用酒精灯加热。假设
环境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那么能使试管a内水沸腾的正确做法是( 
 )
A.延长加热的时间
B.换用火焰更旺的酒精灯
C.用塞子将试管a的口塞紧
D.用环形塞子将试管与烧杯间的部分塞紧
分层训练
D
9.煤气管道包括户外管道和户内管道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
(如图甲所示),工人师傅给每家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测一下
管道是否漏气,做法是:关闭开关,用力向用户管道口吹气;迅速将装有
水的透明U形管(如图乙所示)的一端与用户管道口相连接,U形管内液面
出现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观察U形管液面的变化判断是否漏气,
则( 
 )
分层训练
A
A.如果图丙中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表明户内管道不漏气
B.如果图丙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表明户内管道不漏气
C.如果图丙中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表明户内管道漏气
D.如果图丙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表明户内管道不漏气
10.如图是李亮同学用硬度适当的塑料瓶、橡皮塞、有刻度的细玻璃管、滴
入了红墨水的溶液自制的一个简易气压计,用它来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
变化情况”。
(1)瓶中水面上方是气体,在图示状态下,
瓶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的大气压。
分层训练
 大于 
(2)为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过程中除了要塞紧橡皮塞
外,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亮将简易气压计从山下拿至山上后,细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
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4)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可以制成一个测量_________的仪器。
(5)李亮还用它来检测人手的握力大小,他是如何运用这个装置来判断
人手握力大小的?
分层训练
 保持瓶中水的温度不变 
 增加 
 温度 
11.在寒冷的冬天,小芳同学放学回家帮妈妈煮饭时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
她把很热的锅盖放在光滑的灶台上,如图所示,过了一段时间,她想再
次拿起锅盖时很费劲。这种现象激发了小芳的思考:为什么热了之后拿
起很轻的锅盖却很费劲,而没有经过加热却不怎么用力呢?
(1)她上网查资料得知: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_________。
小芳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加热后的锅盖放在光滑的灶台上,锅
盖里面的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过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使锅盖
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_,锅盖外面的大气压把锅盖紧紧压住。
分层训练
 大 
 降低 
(2)如果你是小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是否很热的锅盖放在
光滑的灶台上一段时间后,锅盖内的气压减小,锅内外的压强差把它紧
紧压住?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分析论
证。
(3)小芳想进一步测量锅盖冷却2分钟后内部气体的气压值的大小,她找
来气压计、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请你帮小芳用以上器材测量锅
盖内的气体气压的值。
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