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2 14: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1)游标卡尺
①结构:主尺、游标尺、测量爪、紧固螺钉、深度尺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②规格:常用的游标卡尺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测量精度分别为0.1 mm(110)、0.05 mm(120mm)和0.02 mm(150mm)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③读数(读主尺+读游标尺)
以游标尺零刻度线位置为准,读主尺上的刻度????0,注意主尺上的读数单位为cm;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③读数(读主尺+读游标尺)
看游标尺上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不管是第几条刻度线)对齐,则游标尺读数为n?L(单位为mm),式中n为与主尺某刻度线对齐的游标尺第n条刻度线,?L为该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
读数=????0(cm )+n?L(mm)。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游标卡尺不估读但要注意末尾有效数字"0”的保留。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例1.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游标卡尺,这种游标卡尺上的刻度与传统的旧式游标卡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的刻度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时清晰明了,便于正确读数。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新式游标卡尺也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它的精确度是___________mm,用此新式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_cm。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解析:[1]新式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和传统的游标卡尺相同,新式游标卡尺其游标尺上20个分度只有39mm,比主尺上的40个分度短1mm,它的测量精确度是:0.05mm。
[2]用它测得物体厚度为
31mm+0.05mm×5=31.25mm=3.125cm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例2.某学生用游标卡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____mm;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cm.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解析: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0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4×0.05mm=0.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0mm+0.20mm=40.20mm=4.020cm.
故答案为0.05;4.020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2)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①结构:A——测砧;B——固定刻度;C——尺架;D——旋钮;E——可动刻度;F——测微螺杆;C——锁紧装置;D——微调旋钮。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②读数(读固定刻度+读可动刻度)
先从固定刻度上读出半毫米以上的长度;
再从可动刻度上读出小于半毫米部分的长度;
读数=固定刻度示数(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示数(含估读)x0.01 mm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例3: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对小球的直径进行测量,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如甲图所示。该同学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由于该螺旋测微器的不恰当使用,使得当转动旋钮A使微测螺杆B旋至与砧台C靠紧时,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应该为0.000mm,但该仪器的状态却如图甲中所示(图中所示效果略有夸大)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例3:这说明使用该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时,每次读数都会产生_______mm的误差,该同学仍然使用这个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在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螺旋测微器的状态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球的直径的正确测量值应为___________mm。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解析:
[1].由图甲可知误差为:0.01mm×1.0=0.010mm;
[2].由图乙可知:4.5mm+0.01mm×21.5=4.715mm;
小球的直径的正确测量值4.715mm-0.010mm=4.705mm。
答案:0.010 ± 0.002 4.705 ± 0.004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例4: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物件,结果如图。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mm。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1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4.5mm,可动刻度为10.0×0.01mm=0.1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5mm+0.100mm+4.600mm。故答案为:4.600
答案:4.600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1)实验思路:
由R=ρ????????可得ρ=????????????,因此只要测出金属电阻丝的长度l和直径d,再利用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ρ=
?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2)物理量的测量
①电阻的测量: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多组电压、电流值,通过U-I图像求得电阻R。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2)物理量的测量
②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l,反复测量多次,得到有效长度的平均值。在测量电阻丝的长度时,测的不是电阻丝总长度,而是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③电阻丝直径的测量
累积法:取一段新的电阻丝,在圆柱形物体上紧密缠绕,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出总宽度D,再除以圈数n,便可以提高电阻丝直径的测量精度。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③电阻丝直径的测量
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在电阻丝的不同位置测量3次,求得直径的平均值。需要注意的是,用游标卡尺测量时,电阻丝应该置于外测量爪的平面处;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当接近电阻丝时,须转动微调旋钮。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实验2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3)数据分析:将测得的R、l、d值代入ρ= 中计算出导体的电阻率。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2)原子核的尺度:对于一般的原子核,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而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两者相差十万倍之多。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若原子相当于一个立体的足球场的话,则原子核就象足球场中的一粒米。
?
4
新知探究
1.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下述读数中正确的是(?? )
A.?3.00cm????????????????????????????
B.?3.0cm????????????????????????????
C.?30mm????????????????????????????
D.?30.00mm
课堂训练
解析:解: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cm,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0.1×0mm=0.0mm=0.00cm,所以最终读数为:3cm+0.00cm=3.00cm=30.0mm.
故选:A
答案:A
课堂训练
2.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份)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 )mm.
A.?91.60mm?????????????????????????
B.?9.16mm?????????????????????????
C.?9.160mm?????????????????????????
D.?91.160mm
课堂训练
解析:解: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9.1cm,游标尺上第12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12mm=0.60mm=0.060cm, 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为:9.1cm+0.060cm=9.160cm=91.60mm;
故选:A.
答案:A
课堂训练
3. 有一块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板,长度在70cm与71cm之间,宽度在7cm与8cm之间.厚度在0.5cm与1cm之间.小华用直尺(最小刻度为mm)、卡尺(游标为50分度)和千分尺(螺旋测微器)测量此板的长度、宽度、厚度.下列使用器材和对应读数可能正确的是(?? )
A.?用米尺测长度读数为70.2cm???????????????????????????????
B.?用卡尺测宽度读数为7.23cm
C.?用卡尺测宽度读数为7.233cm?????????????????????????????
D.?用千分尺测厚度读数为0.6250cm
课堂训练
解析:解:A、用米尺测长度要估读一位,读数应该为70.20cm,所以A错误; B、游标卡尺精确到0.02mm,测宽度读数为7.230cm,最后的数值不是奇数,所以BC错误;
D、用千分尺精确到0.01mm,还要估读一位数,所以测厚度读数可以为0.6250cm,所以D正确;
故选:D
答案:D
课堂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