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2课时
季风和气候变化
八年级
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季风
(1)季风的定义: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__
的风。
(2)风向:夏季风,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
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冬季风,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
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2.气候变化:近百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表明,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______
______趋势。气候总是表现出____________的特点。目前,全球气温正处
相反或近于相反
海洋
大陆
大陆
海洋
波动
上升
波动变化
聚焦教材
于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
3.温室效应: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大量消耗,以及________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
的____________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
候的变暖趋势。
煤、石油、
天然气等能源
森林
1.下列关于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气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2.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季风
分层训练
B
D
3.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分层训练
C
4.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污染程度
5.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
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分层训练
D
(1)甲图中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的描述中,属于气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小楼一夜听春雨 ②终年干燥少雨 ③秋高气爽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⑤四季如春 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⑦风和日丽 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⑩终年高温 ?山前桃花山后雪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
却有晴
分层训练
西北风
夏季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
②③④⑤⑩?
7.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8.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趋于缓和
B.砍伐森林可以使地表水流畅通,从而增加湿度
C.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风速比较大
D.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破坏了高空的臭氧层
分层训练
C
A
9.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
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不会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
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分层训练
C
10.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冰箱排放的废气导致臭氧空洞 ②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③燃烧煤
炭、石油导致酸雨危害 ④植树种草导致洪涝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1.读如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地,
温差达到了_________℃。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
那么_______地是海洋,______地是陆地。
分层训练
A
A
15
B
A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_______地
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
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
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分层训练
A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2)“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_____________现象,又
称温室效应,这种现
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
(3)将下列科学知识按因果关系排序,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空格内。
A.全球气温升高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燃烧煤、石油
E.沿海低地被淹
F.两极冰川融化
分层训练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
人类活动
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
D
C
A
F
B
E
(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
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探索新能源;植树造林;
减少私家车数量等
13.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
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温
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________(填“气温”或“水温”)
的图像,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水温
水的比热容较大
14.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
乡温差产生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
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
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____;
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农村
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吸热不易升温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
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
气候的影响来看,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
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在夏季处在_________。(填“季
风区”或“非季风区”)
分层训练
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
季风区
(4)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
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
了较为严重的城市_________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
心环境气温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热岛
加大绿化面积;修建人工湖;建设城市“风道”等
(填一条即可) (共15张PPT)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课时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八年级
科学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气候:某一地区____________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天气和气候:两个有成因联系的要素,气候是长时间内大气物理状态的
变化,它是天气的平均状况。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
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长时间
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
1.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
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
C.今天的气候晴朗,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
分层训练
B
2.下列关于杭州的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4
℃,最低气温0
℃,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3.新疆的乌鲁木齐和长春地理纬度相当,但乌鲁木齐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比长春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
B.海拔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空气流动不同
分层训练
D
C
4.浙江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浙江某地:“2019年10月30日多云转晴,全天
气温16~23
℃,西北风2~3
级,当前相对湿度25%……”对于这则预报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云转晴说明是高气压控制
B.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C.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分层训练
B
5.A、B、C、D四地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其中降水量最多的地点
是(
)
A.A地
B.B地
C.C地
D.差不多
6.如图是某科学探究小组在某山地观测到
的气温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分层训练
B
(1)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图中丙地气温最相符的是_____。(填字母,下
同)
(2)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A.海拔高低
B.纬度差异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分层训练
C
A
7.分析影响下列各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填写在空格上。
(1)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
_________。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而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_____________。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__________。
分层训练
地形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8.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
200米,且A地长年刮东风。请
据图回答问题:
(1)B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米,A地和B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______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______℃。
(2)B地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地,
判断理由是:
B地位于__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___。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________。(填字母)
A.气温高,降雨多
B.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C.气温低,降雨少
D.气温高,降雨少
分层训练
2
000
B
12
B
迎风坡
背风坡
B
9.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
候的诗句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分层训练
B
10.如图所示,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个纬度上,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主
要原因是(
)
A.
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分层训练
B
11.以下城市为哈尔滨、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昆明、海口,根据图中和
表中的气候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分层训练
(1)哈尔滨和海口的城市代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造成两城市气温
的年较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城市②气温的年较差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3)每年到了夏天,各个城市的商家就开始打饮料战。比如有一种番茄
饮料,商家的宣传语中就强调了“来自新疆的番茄”。请结合新疆的地理
特点和气候特点,谈谈商家强调“来自新疆的番茄”的原因。
新疆白天日照时间长,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积累的有机物多,番
茄就特别甜。
分层训练
⑥
④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12.读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地。
(2)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____地。
(3)乙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填字母)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层训练
丁
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