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八年级
科学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
该线____________地区分布有_______季风气候、__________季风气候和
_________季风气候。
2.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冬季风: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气温______,降水______。
(2)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气温_______,降
水________。
以东以南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低
高
充沛
聚焦教材
3.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_______,降水变化______。
冬______夏______,气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大,但日照充沛。
(2)干旱地区的生物有许多适应干燥、少雨环境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4.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
大
寒
热
日较差
年较差
寒潮
台风
洪水
1.我国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层训练
D
2.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
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
D.一般来说,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多
分层训练
D
3.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高高抬起屁股,它这样做的原
因是(
)
A.沙漠中的动物喜欢高温环境,雾夜气温低,头部低埋可以保暖
B.雾夜水汽充足,为了保证翅膀不被弄湿,屁股翘起使水滴从腹部流下
C.收集水滴,使其沿身体流下至头部,供饮用
D.沙漠白天气温高,天敌雾夜活动频繁,翘起屁股可以躲避敌害
分层训练
C
4.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大多发生在冬季,寒潮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对农业生产危害不大
B.在秋末和初春,寒潮发生的频率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
产危害大
C.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方面的减产比较轻
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可能比
南方地区小
分层训练
D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降水少,瓜果含水分少,糖分高
B.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C.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植物生长
6.读“我国东部四个城市1月、
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
分层训练
B
(1)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
大的是_________。
(2)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填“南方”或“北方”)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广州
北京
较大
北方
自南向北递减
高温多雨
7.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产生这一气候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
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分层训练
D
8.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9.胡椒是一种藤本植物,攀生在树木或桩架上。它只能生长在年降水量2
500
mm以上的热带地区,因此适合它生长的气候环境应是(
)
分层训练
B
A
10.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__。(填“阳光下”或“黑暗中”)
(2)红墨水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美观
B.指示
C.湿润
D.吸热
(3)甲和乙中的气体分别为_______。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气
C.空气、空气
分层训练
阳光下
B
B
11.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
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
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
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
以减少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
导致______________。
(3)浙江土壤资源短缺,请你结合本实验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年11月,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
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
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材料二: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
的社会经济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
分层训练
(1)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将其影响因素按因果关系
填入方框内。(填字母)
A.二氧化碳增加
B.全球变暖
C.过度砍伐森林
(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发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害,威胁到人类
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分层训练
C
A
B
旱涝
粮食减产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短缺
(3)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到
2020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
4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是我国五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请据图回答
问题。
分层训练
多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合理即可)
(1)五个城市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城市,最
低的是_____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城市,最小的是_____城
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城市,最少的是_______城市。
(2)五个城市中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是___________,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B
C
A
B
B
C
A、C
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