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气与气候 阶段性测试(五)(课件版 19张PPT 2.1-2.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阶段性测试(五)(课件版 19张PPT 2.1-2.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0:4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考查范围:2.1~2.7]




试(五)
八年级
科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如图是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
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
A.
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列实验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B
C
3.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
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
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
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A
4.下列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5.“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
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
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B
B
6.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有下列说法:①用注射
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
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7.在屠呦呦于2015年10月5号为中国人争得了第一枚诺贝尔科学奖之前,她曾
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青蒿素,但
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
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C
8.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兰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
如图是他们拍摄的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的影响
B.海陆分布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9.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C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0.某地连续三日的气象要素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所描述的是__________(填“天气”或“气候”)现象。
(2)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图中_____(填“A”或“B”)曲线能正确表示
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3)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五层,
这样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其中最适宜民
航飞机飞行的是_____________。
 天气 
 A 
 大气温度 
 平流层 
11.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
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
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
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
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
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
cm2。(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____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
气压降到_________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
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
kPa时,玻璃杯内
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
kPa时,塑料片就掉下来
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来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 
 800 
 
玻璃杯内出现一
些小气泡,使玻璃杯内存在气体压强,杯内水对塑料片的压强增大,导致
气压为8
kPa时,塑料片就掉下来了 
12.海洋与陆地间的滨海地带常形成“海陆风”。
(1)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_______。(填“大”或“小”)
(2)白天是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升温的过程,由于比热容不同,白天陆地升
温比海洋______(填“快”或“慢”),气温比海洋_____。(填“高”或“低”)
(3)由此判断,白天海陆风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大 
 快 
 高 
 由海洋吹向陆地 
13.如图所示,A地海拔2
000米,B地海拔3
000米,C地海拔1
100米,D地海
拔100米,此地常年刮东风,回答下列问题。
(1)C、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两地气温相差约_______℃。
(2)A、C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地,因为A地处于__________,
C地处于____________。
(3)造成B、C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000 
 6 
 C 
 背风坡 
 迎风坡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三、探究题(每空3分,共9分)
14.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设计的方案
如图所示,将活塞推至注射器顶端,排尽空气,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
小孔;实验中,小虎同学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好被拉动
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小虎同学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1.2×105
(2)请你根据计算出的大气压的数值分析,该数据与标准大气压不相同的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减小该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小明对小虎同学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原实验基础上,取下橡
皮帽,将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后,再次水平向右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小明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__
 1.0×105
Pa 
 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 
四、分析计算题(15题14分,16题16分,共30分)
15.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
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
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
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约为105
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
可拉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是同学们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
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球表面积较小(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产生的
大气压力小
 
 
在高压锅里放
少量的水加热至沸腾赶走里面的空气,然后盖严锅盖,让其冷却
 
16.伪气功师常利用所谓“空手吸盆”的“特异”功能行骗,其做法是先偷偷把塑
料挂衣钩的吸盘紧密地压在平滑的脸盆底部,如图所示。在大气压的作用
下,塑料挂衣钩的吸盘和脸盆被紧紧地压在一起,伪气功师只要用手抓住
隐藏着的挂衣钩,就能把盛有一定质量水的脸盆提起来。王伟同学用受力
面积为12
cm2的吸盘,成功地做了“空手吸盆”的表演。若当时的大气压值
为1×105
Pa,请根据以上数据求:
(1)大气压对塑料吸盘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2)若脸盆的质量为1
kg,则王伟同学
的“空手吸盆”实验最多能提起多少千克的水?(塑料吸盘的重及盆中水对
吸盘的压力都不计,g取10
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