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4章
电路探秘
?
第2课时 电流与电路
八年级
科学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电路的组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________连接起来
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
2.通路:________的电路,有电流(闭合开关)。
开路:________的电路,无电流(断开开关)。
电源短路:不经过__________,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流的方向:科学上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______。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接通
断开
用电器
电荷定向移动
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相反
聚焦教材
5.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_________________。
(1)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流过的
路径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6.用__________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叫做电路图。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1)元件位置________________,分布要________。
(2)元件不要画在____________。
(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________。
(4)图要完整美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串联和并联
只有一条
两条或两条以上
元件符号
安排要适当
均匀
拐角处
矩形
横平竖直,简洁、工整
1.关于电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用电器是要耗电的,因此电路中尽量不要接用电器
2.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分层训练
B
C
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是(
)
4.在下面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能使小灯泡L1和L2都正常发光的
是(
)
分层训练
C
D
5.如图是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根据你的了解可以推断(
)
A.
红灯、黄灯、绿灯都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都是并联的
C.红灯、黄灯先串联后与绿灯并联
D.红灯、黄灯先并联后与绿灯串联
分层训练
B
6.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换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D.换气扇和照明灯同时工作时,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分层训练
D
7.小轿车上安装一个指示灯,用来提醒司机或乘客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
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
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分层训练
C
8.(1)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
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_;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
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_。
(2)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
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你的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用电器
电源
并联
各个电脑之间互不影响
9.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通路”“开路”或“电源短路”填空:
(1)当S1、S2都断开时是__________。
(2)当S1、S2都闭合时是___________。
(3)当S1闭合、S2断开时是_________。
(4)当S1断开、S2闭合时是_________。
10.请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分层训练
开路
电源短路
通路
开路
1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个元件连接起来。
分层训练
【答案】
如答图所示:
12.下列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D.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13.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分层训练
B
C
14.如图是某品牌榨汁机。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
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
S2自动闭合,
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电路图中
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分层训练
C
15.在早期的击剑比赛中,当运动员持剑击中对方运动员的导电服时,对方
运动员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则剑在击中对手导电服时相当于闭合了“
开关”,用S甲、S乙分别表示甲、乙运动员手中的剑,下列电路图中能反映
这一工作原理的是(
)
分层训练
C
16.如图所示,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不发光了,请你帮助她找出原因。
(1)请根据图甲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乙所示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灯丝断了(或灯泡坏了
电源失效
开关(或其他部分电路)接触不良
17.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要求:①元件位置
不动,导线不能交叉;②三盏灯并联;③开关S1控制电灯L1和L2;④开关
S2控制电灯L1、L2和L3。
分层训练
【答案】
如答图所示:
18.汽车中有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上端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
弹簧相连并接入电路中,金属滑块M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细杆上。
当汽车静止时,滑块M上的金属细杆与红、绿灯一端的触头都不接触。当
汽车向前启动时,_______灯亮;当汽车急刹车时,______灯亮。上述设
计中应用到了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_这一科学知识。
分层训练
绿
红
惯性
19.某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如图所示,S是定时开关,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
定时开关S会自动_________,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
中__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
分层训练
断开
a
20.由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要用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在暑假赴
香港旅游。如果孩子去,且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去,则他们就去旅游。请
用3个开关、1个电池组和1只小灯泡及若干导线设计一架投票表决器,灯
泡亮了(某人的开关闭合表示他要去),他们就可以在暑假去旅游了。
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分层训练
【答案】
如答图所示:(共21张PPT)
第4章
电路探秘
?
第1课时 电荷
八年级
科学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聚焦教材
01
分层训练
02
聚焦教材
1.带电体的性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________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______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
带等量的______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
_______。
3.摩擦起电的实质:_______________。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__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____。
吸引轻小物体
电子
负
正
静电
电子的转移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1.下列现象中不涉及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A.
擦黑板时粉笔屑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
分层训练
A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易吸附灰尘
分层训练
D
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
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下列关于这一
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管带的是正电
B.
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
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
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分层训练
C
4.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
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分层训练
B
5.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
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
)
A.
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B.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层训练
A
6.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
A.
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7.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
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分层训练
D
B
8.在有些化纤地毯的编织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是
(
)
A.
钢丝能增大摩擦
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
C.钢丝容易传递热
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及时传走
分层训练
D
9.验电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
_______的仪器,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
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金属箔带的是______(填“正”或“负”)
电荷,金属箔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分层训练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
正
失去
10.某探究小组“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成员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
体带电叫做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将利用(1)中方法得到的几个带电棒相互靠近,能够说
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是图___________;能够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
是图__________。
分层训练
摩擦起电
甲、乙
丙
11.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相互作用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甲球可能不带电
B.乙球一定带电
C.丙球一定不带电
D.三个小球一定都带电
分层训练
B
12.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将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
靠近水流,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D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分层训练
13.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先后放入一固定的内壁光
滑且绝缘的竖直平底圆管内,甲球静止在圆管底部,乙球恰好能在甲球
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B.乙球受到甲球的排斥力与乙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乙球受力不平衡
D.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大于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
分层训练
B
1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
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
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当颗粒物接
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吸引____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
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分层训练
轻小物体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5.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
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
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
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
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
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来。
分层训练
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_____。(填字母)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乐同学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
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填字母)
A.
带负电
B.不带电
C.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分层训练
B
在电荷量一定的条件下,电荷间距离
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C
16.如图是静电植绒流程示意图,将绒毛放在带负电荷的容器中,使绒毛带
上电荷,移动容器靠近带电极板,使带负电荷的容器与带电极板之间形
成一个高压电场,使绒毛呈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布卷表面上,由
于被植绒的布卷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植在被植绒的布卷上。根
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分层训练
(1)容器内的绒毛带______电,为了将绒毛吸引到布卷上,带电极板所
带的电荷应该是______电,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绒毛粘植到布卷上后十分均匀美观,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原理。
17.在桌子上放上两摞书,把一块洁净的玻璃垫起来,使玻璃离开桌面2~4
厘米。在宽0.5厘米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剪下这些人形,
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在玻璃板上迅速来回摩擦,如图所
示。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纸人翩翩起舞了吗?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如果你把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上面,用泡沫在玻璃板底下摩擦,小纸人
分层训练
负
正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
也翩翩起舞吗?请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答案】
小纸人在玻璃板下被吸住,又被弹下去而跳
跃起舞,这是因为泡沫与玻璃摩擦,使玻璃带电吸引
小纸人,小纸人被吸到玻璃上后也带上了与玻璃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故小纸人又被弹下而上下跳跃。而当把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上面重做实
验时,小纸人会直立于玻璃板上。
分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