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4章 章末总结课 练习(课件版 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4章 章末总结课 练习(课件版 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2:2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4章 电路探秘
八年级
科学
章末总结课
?
例题精讲
01
巩固提升
02
例题精讲
【例1】
如图甲是一个超声波加湿器,图乙是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
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
~0.2
A,电压表的量程为0~9
V。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
图像如图丙所示,其阻值最大为120
Ω(图中未画出)。在电路安全工作的
前提下,求: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时,
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2)当电压表示数为7.5
V时,通过R0的电流。
(3)该装置能监测湿度的最大值。
例题精讲
例题精讲
例题精讲
【例2】
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及已经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按照实验电路图,把实物图乙连接完整。
【答案】如答图所示:
例题精讲
(2)实验中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
(填“A”或“B”)端。
(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图丙把表格的空格填上。 
 A
 保护电路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大小 
 2.5 
 0.24 
 8.3 
? 8.9
例题精讲
(5)根据三次数据可得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R=_________Ω。
(6)小华根据上表数据,通过计算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流
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
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变大 
 不相等 
 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例题精讲
【例3】
小红家有一支电子体温计,查阅说明书得知,电子体温计的探测器
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红买来一个热敏电阻,准备设计和制作一支模拟电子体温计。她计划先测出此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按照图甲所示连接了实
验电路。Rt为热敏电阻,实验时,
Rt置于温控箱(图中虚线区域)
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
值电阻,R2为电阻箱(0~9
999
Ω),S2为单刀双掷开关,开关S1和S2闭合前,小红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最大
例题精讲
(1)小红首先调节温控箱的温度,使Rt温度为42.0
℃,闭合
S1,将S2接2,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①为测量此时Rt的阻值,接下来的操作是:将S2接_____(填“1”或“2”),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V,读出此时R2的阻值即为42.0
℃时Rt的阻值。
②逐渐降低温控箱的温度,根据上述方法测量出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若依据小红所测数据画出的Rt阻
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且当Rt的温度降至32.0
℃时,闭合S1,将S2接2,电压表示数为2.4
V。求电阻R1的阻值。
 1 
 3 
例题精讲
例题精讲
(2)在获得如图乙所示的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后,为了自制模拟电子体温计,小红将S2始终接2,闭合S1后,通过电压表的示数大小来显示温度高低,如果将Rt用绝缘箔包好后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保持腋窝合拢,闭合S1,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最接近________。(填字母)
A.2.25
V
B.2.45
V
C.2.65
V
D.2.85
V
 C 
巩固提升
1.手电筒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按键相当于开关
B.弹簧为绝缘体
C.灯泡发光时,两端电压为4
V
D.只要与电池正极接触,灯泡就能发光
A
巩固提升
2.如图是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
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
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下列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
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B.
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C.
不做定向移动,
向左定向移动
D.
不做定向移动,
向右定向移动
C
巩固提升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
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
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
于导线A的原阻值
D
巩固提升
4.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
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B
巩固提升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关于电流表、电压表
示数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A.
A1示数变小
B.A1示数变大
C.A2示数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A
巩固提升
6.为了测定风速的大小,小明设计了四种装置,其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
求的是( 
 )
D
巩固提升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A.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D
巩固提升
8.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常用纯净水冒充价格较高的矿泉水对外出售,矿泉
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导电能力较强,纯净水是用自来水经
过多层过滤后得到的饮用水,矿物质较少,导电能力较差,小明根据这
两种水导电能力不同这一特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他家购买
的水是不是矿泉水。P、Q是相同的两根细长玻璃管,P内装满已知矿泉
水,Q内装满待测的“矿泉水”。单刀双掷开关S从1拨到2时( 
 )
A.若电压表示数不变,则Q内是纯净水
B.若电压表示数不变,则Q内是矿泉水
C.若电压表示数变大,则Q内是纯净水
D.若电压表示数变小,则Q内是矿泉水
B
巩固提升
9.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为检查故障,某同学先用电压表与
灯L1并联,观察到电压表无示数,再将电压表与灯L2并联,观察到电压
表有示数,那么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A.灯L1短路     
B.灯L1断路
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已知电源电压为6
V,L1两端的电
压为2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
V
C.电压表的示数为6
V
D.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
D
A
巩固提升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每个灯泡的规格相同,灯丝电阻R=10
Ω。闭合开
关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________
(填“A”或“C”)到B,闭合开关瞬间两灯______
(填“能”或“不能”)同时发光。若电源电压为6
V,发光时L2灯丝突然断
了,则通过L2的电流将变为______A,L2两端的电压变为_______V。
12.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10
V,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左端,
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5
A,
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电阻是______Ω。当滑片P向右移
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_______。(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C 
 能 
 0 
 0 
 20 
 不变 
巩固提升
13.如图甲是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L的电阻的实验电路,已知小灯泡L正
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
甲的实物图按要求连接完整。
(要求导线不交叉,闭合开关后,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答案】如答图所示:
巩固提升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填“A端”“B
端”或“AB正中间”)
(3)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A,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结果精
确到0.1)
(4)实验操作时,因小灯泡L不慎损坏而出现断路,移动滑片P,电压表
指针_____________。(填“几乎不动”或“明显偏转”)
 B端 
 0.3 
 8.3 
 几乎不动 
巩固提升
14.小卉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时,她选用两节新干电
池做电源,待测电阻阻值大约为10
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
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如答图所示:
巩固提升
(2)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填“A”或“B”)端。
(3)小卉同学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且移动
变阻器滑片P时,电流表示数会发生变化,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填
字母)
A.
电流表断路   
B.变阻器接线柱接错
C.待测电阻短路
D.待测电阻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
V
时,电流表示数
为0.2
A,由此可算出待测电阻阻值为______Ω。小卉同学认为这就是待
测电阻的阻值,你认为有何不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 
 12 
 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果误差较大 
巩固提升
15.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有长度为100
m的铜芯包线,小科想通过实验测定
其实际长度。他首先测得导体横截面积S为1
mm2,查阅资料得知现温
度下这种导线每米的电阻值
为0.017
Ω。
(1)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
出铜导线的电阻。
①实验中,小科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最_______(填“左”或“右”)
端。
 右 
巩固提升
②小科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U?I图像,据
此可以判定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0
m。
(2)小思认为用电子秤测出这卷导线的质量m,利用铜的密度ρ也可以
算出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请你写出这卷导线实际长度l的计算式:
l=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不考虑各量的单位)
 小于 
巩固提升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为
20
Ω。闭合开关,
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滑片移到中点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45
A;滑片移到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
V。求:
(1)电阻R1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
(3)电源电压U。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17.如图是一种风速测定简易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
阻值为
100
Ω的定值电阻,R1
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20
Ω),电
源电压恒为
9
V,“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轻质活
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活塞与管道壁接触紧
密),活塞运动时,
细杆可带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
巩固提升
(1)结合已有的知识,说明这个风速测定仪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根据该仪器测得的风速和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之间的关
系如表所示。
 
风流经“T”型管
道上方时,风速越大,活塞上方压强越小;活塞下方大气压不变,上下
气压差变大,在弹簧作用下滑片P向上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电源电压不变,
电路中电流变大,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电压表示数变
大 
巩固提升
实验中,我们把风速为0时,风速仪(电压表)对应的电压值标为零刻
度;把风速最大时,风速仪(电压表)对应的电压值标为最大风速。请
计算风速仪零刻度和最大风速所对应的电压值。
(3)通过以上分析,请说出该风速仪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阐明改进方法。
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