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路探秘 专题分类突破七 动态电路计算 练习(课件版 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电路探秘 专题分类突破七 动态电路计算 练习(课件版 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22: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4章
电路探秘
八年级
科学
专题分类突破七 动态电路计算
 ?
跟踪训练
02
典例透析
01
典例透析
1.如图是某电子秤原理图。托盘与弹簧相连,滑片P固定在弹簧上且能随弹
簧的伸缩上下滑动,R是一根长x0=10
cm的均匀电阻丝。空盘时,滑片P
位于R的最上端,称量最大值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下端,R最大阻值
Rmax=40
Ω,电源电压恒为3
V。请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的“质量表”用______表改装;R0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空盘时,闭合开关S,电路电流为0.3
A,求R0的阻值。
电流 
 保护电路 
典例透析
2.如图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15
Ω,R2=20
Ω,当开关断开时,电流表
的示数是0.4
A。求:
(1)电源电压。
(2)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典例透析
典例透析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30
Ω,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
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1.5
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3)S2、S3断开,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结果精确到0.1)
典例透析
典例透析
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1为20
Ω,滑动变阻
器R2上标有“20
Ω 2
A”字样。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上的滑片P移
至某处时,电路中两个电表的指针恰好指在相同的位置上,如图乙所示。
求:
(1)电源电压U。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
典例透析
典例透析
5.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
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压U=4
V(恒定不变),电压表的量程
为0~3
V,R0是定值电阻,R0=300
Ω,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
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当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
(2)当环境温度为40
℃时,电压表的示数。
(3)电压表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最大测量值,
则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多少?
典例透析
典例透析
典例透析
6.小敏看到超载车损坏公路的新闻报道后,设计了一个称量车重的模拟电
路,将质量转化成电流表示数,如图甲所示。电路由电源、称重计(电
流表,量程0~0.6
A)、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弹簧和开关组
成,已知电源电压为8
V,滑动变阻器R1长40
cm,总电阻为20
Ω,且电
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当没有载物时,滑动变阻器滑片指在最上端,电流表的示
数是0.1
A。
典例透析
(1)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多少?
(2)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为多大?(结果精确到0.01,
下同)
(3)小华觉得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至少应该过满刻度
的一半,则应选择定值电阻R2=20
Ω、R3=5
Ω和R4=1
Ω中哪个替换R0?
替换后最大载重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大?
跟踪训练
跟踪训练
跟踪训练
7.温州地区常受台风侵袭,为测量风速,小明设计了一台简易风速仪,其
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装有挡风板和滑片P的轻质滑块与轻质弹簧套在
滑杆MN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滑块相连。挡风板的挡风面积为0.2
米2,均匀电阻丝AB长为20厘米,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U0恒为6伏,保
护电阻R0为14欧,电压表量程为0~3伏。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无风时,滑片P在A处,有风时,滑块移动,稳定后
读出电压表示数,计算并查阅下表数据可知风速及风级。
跟踪训练
表中风压p是指与风向垂直的受风面上单位面积增加的压力(即单位面积
受到的风力)。测量时保证风垂直吹在挡风板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1)在滑片P左移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_____。(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2)当电压表示数U为2伏时,风速仪所测的风为几级?(写出计算过程)
 不变 
跟踪训练
(3)小明想在风速仪的电压表上直接标出风速,查阅资料后获知该挡风
板所受的风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经计算,他画出了风速v与电压表示
数U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后因保护电阻R0损坏,他将其换成了阻
值为5欧的电阻,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更换电阻后的风速v与电
压表示数U的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所能测量的最大风速的对应点Q。
跟踪训练
跟踪训练
(3)如答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