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二年级体育 前滚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通用 二年级体育 前滚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7-14 16:0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前滚翻教学设计
主教材:前滚翻 游戏:“慰问灾区小朋友”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我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课题,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中学到运动技能,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本课我采用主题式教学,即通过教师语言描述、课件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把弹簧呼啦圈有机地融入到体操教学之中,使学生们能够在欢乐的教学情境中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通过观察、演示,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自行改正错误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采用《人教2011课标版》水平一的教材 是经过头至体后部分依次触垫。同时是《课程标准》“水平一”中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练习能增强身体的柔软、灵巧、协调等素质和发展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活动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易犯错误的动作及不规范不稳定的动作有1、滚动时的方向不正,2、滚,是技巧前滚翻中的基础动作,它的动作要领是:蹲撑,两手撑垫,同时曲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枕骨、肩、背、臀部依次触垫,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它的动时身体团不紧,3、滚动时头顶先着地了,4、滚动时两脚向外分开了。5、由于两脚蹬地力度不够导致滚动的速度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创设相应的纠正错误的练习方法:1、首先让学生练习两手均匀撑地的动作并让学生在画有直线的小垫子上进行练习,其次再让学生相互加以保护帮助的进行练习,以此解决滚正方向的动作。2、首先让学生抱腿在垫子上来回前后滚动练习,熟练了之后借助皮筋圈或弹簧呼啦圈帮助身体有意识的进行团身紧的练习,这样会很好的帮助学生在滚动时身体时刻是团身的动作。3、创设练习两手撑地曲臂后头向后看到天空再用力蹬地,这时枕骨就会很顺利的先着地然后肩、背、臀部依次触垫,进行前滚翻练习。4、创设练习在前滚翻时两脚间或两膝间进行夹物(自制的棉沙包)进行练习。5、创设运用小垫子搭建的斜坡上进行前滚翻练习,帮助学生只有尽力蹬地才能快速滚下斜坡。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确定本单元共分五课次完成,本课次为第一课次。
三、学情分析
我校为农村学校,班容量较小,一班仅30人左右,学生的身高较矮,男生体能比女生体能要强,但是女生的柔韧性较男生好,对技巧的学习是有利的,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城镇学生好一些,这种状况对本教材的学习比较有利,但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盲目的去自主尝试练习,给体操教学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且容易出现伤害事故,但是小学二年级学生骨骼软,肌肉线条还不是很明显,在动作形成阶段为泛化阶段容易变形,不稳固,于是教师通过情境:语言描述与引导——练身体——练本领——慰问灾区小朋友,把学生们的心境带入课堂之中,提高学生我要学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学会的热情,以此达到正确学会技巧动作的方法。通过学习,前滚翻,会有学生两脚蹬地不用力、滚动时团不紧身体,滚动方向不正,这时可利用弹簧呼拉圈、滚直线和帮助法等教学手段,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解决,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消除对技巧前滚翻的恐惧感,树立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很好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力, 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学好动作技巧的欲望,通过教师创设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练习进行教学、语言鼓励、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我能学会”的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分层教学,利用弹簧呼拉圈和滚直线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学习前滚翻的动作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85%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前滚翻时用力蹬地、团身滚动、两手均匀撑垫的技术;使30%左右的学生动作规范,通过前滚翻的练习和游戏的比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及与他人积极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身体的平衡能力、定向能力及想象能力。在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两脚用力蹬地,两手均匀撑地,滚正方向;难点是:团身紧。
六、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1分钟
通过学生们倾听教师情境的引导:从他们内心向往“我是一名坚强的小勇士”,想要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身体必须要强健,需要认真刻苦地练好本领,从而升华学生对课的学习兴趣及帮助灾区小朋友的情感。这时老师引出主题,要带孩子们参加“情系灾区小朋友”的援助活动,准备整装出发——教师整队,学生精神振奋,抬头挺胸。在整装出发前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演示,长方体与球体的滚动现象,让学生思考哪种形状滚动圆滑?为后面学习技巧前滚翻做了很好的铺垫。
2、准备部分:9分钟
队列练习时我设置“坚强的小勇士”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教师讲解目标并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队列练习,使学生把自己视为一名“小勇士,使学生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动作规范的进行原地四面转,和原地踏步,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动作整齐教师创设学生边做动作边喊口号,(口号:“我是坚强小勇士,勇敢向前一二一”)表白自己的心声,使枯燥乏味的队列练习变得勃有生机。
在队列练习后,教师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小松树,快长大”做着蹦跳步动作进入准备活动场地。准备活动安排了与主教材相辅的弹簧拉力操四个八拍共十节,然后让学生团身蹲下抱腿低头,原地进行“小球跳跃”让学生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充分地把各个关节、、肌肉、韧带拉开,最后一节创编成运用弹簧呼啦圈进行团身小球跳跃,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3、主体部分:27分钟
进入主体部分,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学习本领为引导:创设辅助练习<1>散点进行两人一组摇小船活动,来回5米左右,让学生体会两人协调配合身体前后来回滚动的意识;<2>创设学生自主在小垫子上模仿“小刺猬扎果实”的动作,每人做三次,让学生体会团身滚后快抱腿滚动起的动作方法;<3>创设各种方式的自由滚动后快起的练习,每人尝试三到四种的方法各一次,让学生通过练习找到滚动后最快起立的动作方法,明确使学生找到在摔倒后最好的保护自己快速滚动起立的前滚翻技巧动作。运用这些辅助诱导性练习,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滚动团身能力及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主教材前滚翻的基本方法。
同过辅助练习的引导,使学生们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技巧动作是——前滚翻,这时教师抓住学生们渴望学会前滚翻的欲望进行教师讲解示范,并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教师提示的问题“教师的示范动作好在哪?快速滚动的过程中身体是怎样的?身体的哪些部位需要快速用力?”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来激发学生全神贯注的观察教师的动作及思维的开发,使得学生们的注意力超集中。通过学生们把观察到的动作及用力部位都认真的说一说后,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练习2——让学生每人一块小垫带着自己刚看到的动作要点进行自主尝试前滚翻的练习2-3次。这时学生们的尝试动作会出现各种错误的动作及不规范不稳定的动作,如滚动的方向斜了,滚动时身体团不紧,滚动时头顶先着地了,滚动后两腿伸开了、两腿分开了,这些错误动作的出现会使学生感到前滚翻这项技巧动作学起来真难!这时通过教师的情境语言的引导“我们想不想学好本领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们会说想”教师这时抓住学生们的有意注意力进行练习3——边讲解动作要领边规范示范,再组织学生集体听教师口令进行3-4次的练习。通过教师的观察会发现部分学生还会不明确身体在快速滚动过程中具体部分的要点是什么,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练习4——的活动,观看大屏幕的前滚翻动画演示,先观察了动作的完整动作,在分四个部分的动作进行慢放让学生们很清晰的观察到了四个部分的定位动作,再教师加以要点文字的补充,这时学生们的头脑中会很清楚的呈现前滚翻动作的四个部分的要点动作。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练习5——教师归纳动作要领编成口诀“两手撑垫成蹲撑,提臀屈臂快低头,蹬地推手团身滚,抱腿起立要站稳。”让学生一边说口诀一边进行自主练习3-5次。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足动作。为了使学生们之间能够相互发学习、相互帮助进行练习6——教师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组织两人一组互帮、互助进行练习,发现有滚斜的显现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小垫子翻过来在贴有直线的一面进行互相帮助练习,使学生有意识的让身体在直线上进行前滚翻练习。练习7——在教师的观察中及时发现优秀生让其进行示范并引导学生给以评价“说说优秀生的动作好在哪?”教师最后再做要点动作的提示。在练习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点动作就是“滚翻时团身不够紧,速度不够快”导致学生们不能够前滚翻后迅速成蹲撑起立。于是教师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动作创设了练习8——引导学生运用学校开发的课程资源“弹簧呼啦圈”在前滚翻时帮助学生团身紧的动作方法及让学生体会快速蹬地后团紧身体能快速起立的感受,学生自主体会练习3-4次。这时学生们基本明确了要想在直线的小垫子上前滚翻后快速能起立就要掌握团身紧、两手均匀撑地、两脚用力蹬地协调配合,大部分学生也基本掌握。于是教师创设练习9——引导小组长指挥本组学生先分三个口令进行分解练习2-3次,再听组长口令进行完整前滚翻的练习3-5次。教师巡视指导并辅导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最后教师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提示学生做完整动作的体操意识,并示范后组织学生各组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努力看到自己的学练成果,及教师的肯定与评价。最后引领学生观看动画演示,让学生观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学到的技巧本领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动画1——被路上的小物体绊倒顺势做前滚翻来保护自己。动画2——不小心被后面的人推了一下,在快摔倒瞬间进行前滚翻来保护自己。动画3——对学生进行扩展渗透动画,鱼跃前滚翻的动画及后滚翻的动画,让学生明确今后我们在前滚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去学习更多的技巧动作,帮助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意识及积极学习技巧动作的兴趣。
通过本课学习前滚翻的动作方法,教师设计由自主到小组,由小组到集体、有易到难不同层次的练习,运用课程资源开发的器材——弹簧呼啦圈帮助学生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蹬地有力、团身紧”。使大部分学生们都能感受到“学好本领”的意处,使他们渴望对以后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的欲望与兴趣,依次促进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喜欢。
本课采用动画演示,让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前滚翻具体的几个动作步骤,运用讲解法、示范法、探究实践法、分组练习法、相互帮助法、自评互评法、过关展示法等,引导学生构建运动技术,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践与自我感悟,从而掌握运动技能,获取体育知识。
本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再通过学生间讨论、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教师点拔、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坚定自已的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实践。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成就感,组织学生游戏:“慰问灾区小朋友”,创设情境“学生们在刚才学到了本领,锻炼了体质,那么我们准备整装出发去慰问灾区小朋友,送去我们的温暖,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去那里路途遥远,通过师生共同搭建的障碍: 爬山坡——绕山岗——跳小河——送温暖。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自然环境对学生们进行吃苦耐劳的活动体验,运用行进转弹簧呼啦圈,体现学生们永往直前的良好品质和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喜好之情,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及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通过教师情景的引导让孩子们体验为灾区小朋友献出自己一份爱心的感受,依次升华了学生从中的德育教育。
4、结束部分:3分钟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我安排了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在美好校园里随欢快的音乐舞蹈的环节,从而使学生达到全身心的放松,从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随后让学生围在老师身边,引导学生谈在本课中的感受与收获。(1)场地设计:双交错半圆形,适宜学生们的安全练习及教师的组织管理。
七、安全防范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专门性辅助练习,充分拉伸各关节。
2、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队形控制好学生之间的间距
3、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鞋,不允许装或佩戴任何比较硬、锋利的危险物。
4、加强安全教育以及保护与帮助
八、本课特点
1、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弹簧呼啦圈是我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区级课题,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弹簧呼啦圈的健身功能,把弹簧呼啦圈贯穿于课的始终,一是为主教材做了很好的铺垫。二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行德育教育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来,让学生入景动情,名理知味,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最佳的有意注意,掌握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得到很好的升华。
3、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本课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尝试、观察、实践、讨论、互帮互学、互检互评,积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自练、自查、自悟、体验动作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九、器材场地:每人一块小垫子、每人一个弹簧呼啦圈,教学场地在平整的操场上成双交错半圆形,方便教师组织管理。
十、运动负荷预计:整节课预计密度约40%---4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