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吉尔伽美什》中,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邦的国王,他的称号意思是“拥有广场的乌鲁克国王”,与此相对,恩启是个浑身长毛并与野兽为伍的野人,在与吉尔伽美什决斗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并肩合作斩妖降魔。这一故事情节折射出古代两河流域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神话色彩比较浓厚
D.文明达到较高水平
2.波斯帝国在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等地之后,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每个行省由国王任命的波斯人担任总督,总督的职责是受理诉讼、征收赋税、保持境内安宁、监督下级官吏,并有权铸造银币和铜币。据此可知,波斯行省
A.强化了波斯君主的专制权力
B.总督拥有地方的军政大权
C.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策略
3.图1所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最关键的因素是
A.权力
B.土地
C.军队
D.宗教
4.“上流社会的婆罗门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享有各种特权,必然会以法典的形式巩固和强化种姓制度,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出身高贵,从而与低等种姓的民众区分开来。”上述现象存在于
A.尼罗河流域
B.恒河流域
C.地中海区域
D.两河流域
5.图2所示为一组中国瓷器残片(距今约150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的基尔瓦
岛。这些瓷器残片的发现可用来
A.说明中国船队曾经到达非洲
B.推知非洲曾派遣使者到达中国
C.印证中国制瓷技术传到非洲
D.研究古代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
6.在哥伦布带着新大陆的报告返回后,墨西哥的征服者赫尔南·科特斯承认:“我们西班牙人人
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揭示了西班牙
A.急需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B.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机
C.发展资本主义的紧迫性
D.地理大发现的艰难历程
7.在早期殖民扩张过程中,最初西班牙以“无敌舰队”称雄,并建立起强大的殖民帝国。17世纪
中叶,西班牙被“海上马车夫”的殖民强国荷兰取而代之。而后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逐渐
称霸海上,成为殖民大国。这说明早期殖民扩张
A.历经激烈的争夺
B.导致荷兰退出了殖民帝国行列
C.重在争夺海上霸权
D.奠定了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
8.1522年,马丁·路德将伊拉斯谟编撰的希腊语版《圣经》翻译成德语,他用了一种从中东部和南部地区方言中选取相应词汇作为基本语义单位的方法,“创造”出了全新的书面语。马丁·路德的做法
A.肯定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
B.颠覆了传统思想语言体系
C.有助于德语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利于构建新的宗教体系
9.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多次悲叹,他要通过国会办成一件事情真是难上加难。在美国,国会的处
境也并不轻松,它通过的立法常常被总统否决,有时候甚至被最高法院宣布为违宪。这可以
用来说明美国
A.总统的行政权力严重受限
B.三权分立体制存在不足
C.国会的立法权已名存实亡
D.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10.图3所示是1811年、1841年、1871年英国的职业人口构成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英国
A.农村人口数量大大减少
B.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
C.城市人口的密度已饱和
D.农业经济呈衰退的趋势
11.巴黎公社失败后,大批革命参加者来到拉丁美洲,并成立了“第一国际”支部。这一举动
A.使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进人新阶段
B.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C.转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地区的传播
12.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白人获得黑人奴隶后,主要用于种植园和矿山,长期经营带来了大量财
富。这说明黑奴贸易
A.客观上推动拉丁美洲的开发
B.冲击了拉丁美洲封建统治
C.提升了拉丁美洲世界地位
D.改变了拉丁美洲种植结构
13.18世纪中期以后,西班牙把拉美殖民地的商业税率由2%提高到12%,并规定原来地处边
远或享有特权而无需纳税的社会群体都要纳税。西班牙的这些举措
A.旨在打击殖民地土著居民势力
B.提升了殖民地商品的竞争力
C.体现了“分而治之”统治策略
D.削弱了其在拉美的统治基础
14.在巴黎和会上,经过英、美协商,确定了(国联)盟约起草委员会的组成,其中英、美、法、意、日各派出2名代表,其他国家共派出5名代表,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该委员会主席。据此可推知
A.英美矛逐渐走向缓和
B.美国综合国力超越英国
C.巴黎和会体现了民主原则
D.巴黎和会为大国所操纵
15.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但是革命成功后自己内部发生叛乱时说我们应该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恢复商品货币,
把矿山租让给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列宁认识的转变
A.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C.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D.加速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6.表1为一战后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一览表。据表可知,当时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之一是
A.趋向联合
B.形式多样
C.遥相呼应
D.暴力斗争
17.1940年,英国著名和平主义者罗素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解释了自己放弃和平主义立场的
原因,他写道:“总的说来,我相信不抵抗便不能保全纳粹企图摧毁的任何美好的东西·····我
们别无选择,只能以暴抗暴。”这表明罗素
A.放弃了和平发展的立场
B.深受德国纳粹迫害
C.反思了绥靖政策的问题
D.同情共产主义运动
18.1969年7月,尼克松发表关岛讲话,提出美国将恪守对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要求盟国为自己的安全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即“尼克松主义”。1970年,尼克松进一步提出了以“伙伴关
系、实力地位、以谈判代替对抗”为三大支柱的“和平新战略”。该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中美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
C.美国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
D.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19.从1979年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5年中,西方国家政府同私营公司签订的合同服务
项目不断增长,如美国政府购买私营公司服务合同占政府签订的合同总数比重从25%提高
到30%,达到13.4万件。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如此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企业形象
B.增强企业活力
C.改善企业环境
D.减少政府开支
20.表2所示为1998~2013年不同类型国家(地区)按购买力平均计算的GDP增量对全球
GDP增量的贡献率(单位:%)。由此可推知,当今世界
A.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C.新兴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
21.2008年金融危机自发生以后,迅速从美国波及世界,致使很多国家的经济出现负增长,很多民众失业。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A.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
B.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更多损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D.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小
22.2009年,中国代表在德国波恩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高层会议上指出:我们……
鼓励学校在节约水、电、纸张、粮食和开展垃圾分类等方面制定制度、增加设施,并在全国农
村中小学积极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这表明
A.人类发展繁衍正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
B.和平发展逐渐发展为当今的时代主题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各国共识
D.中国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办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奥德赛》《伊利亚特》),而印度最著名的史诗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的,可以视为最早的诗歌。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
——摘编自《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材料二
在民间文学的宏伟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这些故事极其完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意愿-陶醉于“美妙诱人的虚构”,流畅自如的语句,表现了东方民族——埃及人、波斯人、印度人——美丽幻想所具有的力量。
——摘编自高尔基
材料三
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廷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尊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阿拉伯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著作得到重视,竟然假托它们是古希腊人的著作。
——摘编自《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和古印度史诗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4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这次科学革命,始于哥白尼,历经开普勒、伽利略的工作,到牛顿时才得以最终完成。发
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的16、17世纪,是一个真正光荣的时代,人类不仅获得了完全不同于中世
纪的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真正有用的知识,还在当时和随后的时间里推动着人类的知识以超越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速度发展。经过科学革命,具体的定量化实验,逻辑上前后一贯的严格推理代替了似是而非的思辨讨论;严格而又确的定律代替了令人费解的神谕式的教条;验证代替了信仰。
——摘编自肖德武《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人文精神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有革命性的发展。尽管启蒙思想家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即“创
建一个这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主张人道、教育与宗教分离世界主义和自由的纲领,它不受国家
或教会专断干涉的威胁,并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即创建一个符合人性和人道的社会。
——摘编自程倩春《论十八世纪启蒙思想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哥白尼和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并分析近代科学
革命的积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比,启蒙运动人文精神
的发展,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6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最早走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亚洲和非洲。西班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美洲,西、葡两国屠杀当地土著居民,掠夺金银贵金属,建立封建制庄园经济。17世纪,英、法、荷开始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经多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雷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评析》
材料二
以1791年爆发的海地革命为界标,掀起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拉美独立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拉美国家最先全面殖民地化,随之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鼓舞下,拉美人民利用欧洲拿破仑战争的极好契机,掀起了推翻殖民统治的革命斗争。当亚非人民反殖斗争正蹒跚前进的时候,拉美人民就已经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拉美独立战争推翻了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16个独立的国家。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拓展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发展与亚非拉美民族独立
运动的关系。(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民权利放在首位,不断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中国支持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摘编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读材料,围绕其中有关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某一方面的具体影响,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1.A2.C3.B4.B5.D6.B7.A8.C9.B10.B11.D12.A13.D14.D15.B16.B
17.C18.A19.D20.C21.A22.D
23.(1)相同之处:大都口耳相传;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变化而变化;都有英雄、神话等情节。(6分)
2)贡献: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文化;阿拉伯人足迹遍布欧、亚、非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促进了
世界文化的发展。(分,答出两点即可)
(3)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现状的反映;各国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创新。(4分,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4.(1)贡献: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牛顿发现万有引
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
积极影响:推动了人类知识的快速进步(社会进步);推动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及科学研究的方法的形成;促
进了欧洲思想解放;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为近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发展:教育与宗教分离;强调理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
分,答出两点即可
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思想家的努力探索。(4分,答出
两点即可
25.(1)拓展方式:进行殖民掠夺;通过殖民战争确立殖民霸权;移植宗主国的生产方式。(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特点: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拉美走在独立运动前列。(2分)
原因:拉美最先殖民地化.较早受到新生产方式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的鼓舞;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利的国际
条件。(6分,答出三点即可
(3)关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对亚非拉美的殖民压迫和掠夺激发了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美
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使之最终瓦解。(4分
26.示例一:
论题:中国的扶贫工作为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3分)
述:1985年,邓小平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当今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
遇严重挑战,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绵延不绝的地区热点问题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身体力行,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改革
开放以来数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解决了国内的温饱问题,使数以亿计的人口实现了脱贫,从世界范围看
这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9分)
论题:“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亚投行的举动强化了各国的命运纽带。(3分)
阐述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类命运的联系目益紧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
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
发展。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上百个国家的积极响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
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为“一带一路”上的各种项目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持,强化了沿线各国发展命运的联
系和衔接。(9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
【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1-05-460A
扫描全能王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