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盟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B)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灼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和棉纱
B.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C.淀粉供给人体能量时,先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再被氧化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OH与都表示羟基 B.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苯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3.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取代反应
B.false,氧化反应
C.false,加聚反应
D.false,消去反应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6-二甲苯 B.3-甲基-2-乙基戊烷
C.3,3-二甲基丁烷 D.false甲酸乙酯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取冷却后反应液滴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D
验证苯和液溴在false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false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false溶液鉴别
B.甲醛与乙酸乙酯的最简式相同
C.分子式为false,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酸
D.false与false发生酯化反应时false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浓盐酸洗涤
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水洗涤
C.淀粉溶液加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false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
D.将2%的氨水逐滴滴入2%的false溶液,直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装置Ⅰ制取乙烯 B.利用装置Ⅱ除去乙烯中的false和false
C.利用装置Ⅲ收集乙烯 D.利用装置Ⅳ验证乙烯的不饱和性
9.抗癌药物“6-Azulenol”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与false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
C.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false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false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A. B.
C. D.
11.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主要成分
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
水
CaO
蒸馏
B
乙烷
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苯
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D
蛋白质溶液
葡萄糖
浓false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溶解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为false属于弱电解质
B.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酒驾时,乙醇发生取代反应
C.乙烯能使酸性false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不相同
D.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13.下列物质能氧化生成醛的是( )
A. B.
C. D.
14.下列两套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工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乙酯,图Ⅱ装置用于制取乙酸丁酯
B.导管a不伸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C.都可用饱和false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
D.乙酸丁酯可能的结构共有6种
15.分子式为false,且分子结构中含苯环,苯环上有且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为甲基,另外一个取代基中含有结构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
A.13种 B.12种 C.9种 D.6种
16.在分子中,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有( )
A.8个 B.9个 C.11个 D.12个
17.已知伞形酮可用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A.1mol雷琐苯乙酮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苹果酸的一种缩聚产物是
C.伞形酮中含的官能团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
D.雷琐苯乙酮、伞形酮都能跟false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8.我国在false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false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有碳碳键、碳氢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false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有3种处于不同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
19.(12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的反应类型为______,Ⅲ的反应条件为______,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请用系统命名法写出甲的名称为______,丙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丙与false在灼热的铜催化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12分)有机化合物M在工业上可用作有机合成溶剂、香料的中间体。实验测得其分子式为false,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M能与false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M中含有4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2)若M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false,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3)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均是M的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均属于芳香烃
B.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都能发生还原反应
C.利用银镜反应可以鉴别尼泊金甲酯和香兰素
D.1mol尼泊金甲酯和1mol香兰素均消耗1mol的NaOH
(4)大茴香酸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它是一种羧酸,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大茴香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a.含有甲基 b.遇false溶液不显紫色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5)香兰素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步骤Ⅲ中,W在稀硫酸中水解生成香兰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步骤Ⅰ、Ⅲ的目的是______。
21.(10分)间氯苯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沸点213.5℃,密度false。实验室制取间氯苯甲醛的反应原理为:
实验操作如下:
1.向溶剂二氯乙烷中加催化剂,再滴加10.2mL苯甲醛,加热(39~40℃)、搅拌。
2.通入干燥氯气反应,获得粗产品。
3.粗产品经萃取、干燥、减压蒸馏,得到间氯苯甲醛8.5mL。
实验装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仪器B的进水口是______(填“a”或“b”)。
(3)滴液漏斗外侧的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
(4)三组平行实验中苯甲醛转化率和选择性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20
30
40
转化率(%)
76.32
89.62
93.00
选择性(%)
89.70
88.24
75.19
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氯化)的最佳时长为______分钟。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22.(12分)有机物A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①有机物B是芳香烃的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1molB完全燃烧可生成false和false。
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______;有机物N的名称为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检验M中官能团的试剂为______。
(4)①E→H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D在条件Ⅱ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0—2021学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盟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B)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D
D
A
D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D
D
B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
19.(12分,每空2分)
(1)加成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
(2)2-甲基-1-丁烯;false
(3)
20.(1)3∶2∶2∶1
(2)
(3)BC
(4)
(5)①
②保护酚羟基,使其不被氧化
21.(1)三颈烧瓶(三口烧瓶也得分)
(2)b
(3)平衡仪器A、C内气压,使C内液体能顺利流下
(4)30;发生副反应,间氯苯甲醛转化为其他物质(间氯苯甲醛进一步氯化)
22.(1)false;苯甲酸
(2)
(3)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写出一个即可得分)
(4)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