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13 09:17:01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到的相对原子质
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只
选项符合题意
白酒酿造过程
“粉碎→蒸酿

发酵→起窖→蒸馏→摘酒→陈藏→勾调″,其中“蒸亻
实验

搔5▲
C
答案
解析
为加热装置,装置为B分液,装置C为过滤,装置D为蒸馏,故选D
苯与液溴在铁粉的
成溴苯和溴化
反应中各物质的
语错误的
A.HBr的电子式:H+[:Br:
B.苯的球棍模
溴的结构简式:斷
的结构式
解析】HBr的电子式应为H:B

3.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碱性:MgOH)z>Be(OH
热稳定性
态氢化物的稳
解析】元素周期律可以解释的是氢化物的稳定性,不能解释盐的热稳定性,故选
种多靶向性抗癌药物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
A.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CoOCH
代物有2种
热条件下不能使新
化成砖红色沉淀
当的条件下能水解生成
OHC
COOH

解析】多靶向性抗癌
体含有—CHO,加热条件下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
错误,故选C;D选
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
得到
coOH和乙醇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浸透了液状石蜡
碎瓷片
少量碳酸钙
CO.
Na.sio
固体溶液
酸性KMnO
灼烧海带
除去水垢
比较
的非金
证明石蜡分解产物中含有烯
解析
灼烧固体要用坩埚,A选项能达到实验
选项乙醇不会与碳酸钙
应该用乙酸来
过验证酸
酸>碳酸>硅酸,可以验证
烯烃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白
6,碱性氢氧然料电池相较于酸
燃料电池具有稳
等优点。其装置如
听示。下列说
发生还原

消耗22.4L(标况)H2,外电路转移电子数为

0=40

解析】氢氧然料电池氢气做负
选项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选项错误;B选项电子由
极移向正极,B选项错误;C选项22.4L(标况)H2物质的量为1mol,转移电子数应为2NA,C选
极氧气得
溶液环境呈碱性,反应式为02+4e
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SO2和02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n(SO3)变化趋势的是
解析】将
的SO2和02充入密
充分反应
的量会不断变大达平衡后会保持不变,故选
瑟福用α粒子轰击层
其中X原子Y原子最外
数之和为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死形成两种化合物
为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
化合物时Y显
解析】由质量数b=14+4-1=17可知Y的质量数为17,两种元素只能位于第二周期,其中X和Y的最外层电
数之和
和Y两者
6或4.7
质子数(
析可知,X为N,Y为0元素。
A.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以形成的
者形成化合物种类多于两种
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A族,故C错谚
0形成化合物时,0显负价N显正价,故D错讠厦门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白酒酿造过程包含“粉碎→蒸粮→加曲药→入窖→发酵→起窖→蒸馏→摘酒→陈藏→勾调”,其中“蒸馏”在实验室中需用到的装置是
A.
B.
C.
D.
2.
苯与液溴在铁粉的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HBr的电子式:
B.
苯的球棍模型:
C.
溴苯的结构简式:
D.
的结构式:Br—Br
3.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碱性:
B.
热稳定性:
C.
酸性: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4.
一种多靶向性抗癌药物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B.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
加热条件下不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转化成砖红色沉淀
D.
适当的条件下能水解生成
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灼烧海带
除去水垢
比较C和Si的非金属性
证明石蜡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A.
A
B.
B
C.
C
D.
D
6.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相较于酸性氢氧燃料电池具有稳定性好等优点。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还原反应
B.
电子由正极移向负极
C.
每消耗22.4L(标况),外电路转移电子数
D.
正极反应式为
7.
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与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8.
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得到质子。其中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
B.
X和Y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C.
X为第三周期ⅤA族元素
D.
X和Y形成化合物时Y显正价
9.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分解实验,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时间(t)如下表所示,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分解速率。已知的起始浓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A.
依据信息可知,对分解起催化作用
B.
在30℃、pH=4.0条件下,
C.
50℃、PH=5.5条件下的比25℃、pH=6.0条件下的的大
D.
相同pH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增大一倍
10.
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甲烷化研究,期待早日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I→II的反应方程式为(代表吸附态)
B.
II→III的过程中有C—O键的断裂也有O—H键形成
C.
III→I存在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中III与I的能量差值不同
D.
每生成1mol转移电子数为8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1.
门捷列夫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新纪元。
(1)“C=12”对应元素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为_____。
(2)“?=16”对应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
(3)“?=14”和“Na=23”对应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小的为___(填离子符号)。
(4)“Si=28”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氟酸反应曾用于刻蚀玻璃,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
(5)“H=1”与“C=12”对应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类型为___。
(6)门捷列夫在1871年预言图中“?=70”对应元素的存在,下列关于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其单质为半导体
B.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2
C.其最高价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磷酸
12.
苹果醋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其主要成分苹果酸的合成路线如下:
(1)环丁烯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其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现象为____。
(2)丁二酸与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3)现有丁二酸溶液、NaOH固体、固体、金属Na,选择试剂设计定量实验证明丁二酸是二元酸___(写出简略操作步骤)。
(4)苹果酸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填标号)。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加聚反应
D.氧化反应
(5)苹果酸可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环丁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苹果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有2种
C.0.1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3.36L(标况)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丁二酸和苹果酸
13.
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1)金属铝与盐酸反应,在10min内盐酸浓度的变化量为,则_。
(2)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属于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为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为____。
(4)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我国科学家设计的铝离子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为。
①负极材料为_____(填“A1”或“MoSe2”)。
②电池工作时能量形式由_____转化_____。
③理论上生成2mol时,外电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14.
水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可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
实验步骤:往三颈烧瓶中加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6.90g水杨酸(,)、3.20g无水甲醇(,),加热回流一段时间,过滤,冷却至室温,将滤液倒入一定量的溶液中,静置,分离出有机层,蒸馏,得到4.94g产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合成水杨酸甲酯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过程中过滤是为了回收_____。
(4)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
(5)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无水甲醇体积、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水杨酸体积/mL
无水甲醇体积/mL
反应时间/min
催化剂用量/g
产率/%
i
4.8
4.0
8
1.4
61.67
ii
4.8
4.0
8
1.0
55.42
iii
4.8
5.0
8
1.4
65.42
iv
4.8
a
4
1.4

①实验iv中a=____或____,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探究____对产率的影响。
②通过探究发现,增加无水甲醇的体积可以提高产率。当加入的无水甲醇超过一定量时,反应时间相同情況下,产率反而会下降。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
15.
钼及其化合物在航天航空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利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杂质含有Fe、Ca、Cu等元素)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过程主要是为了实现“”的转化,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产生的废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获得___(填化学式)。
(2)“焙烧”过程中温度会影响“氨浸”过程中钼元素的浸出率,其具体关系如图所示,则最佳焙烧温度为___,温度过高钼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升华”或“氨水分解”)。
(3)“氨浸”过程产生的“浸出渣X”是____(填“”或“”)。
(4)“净化”过程是为了实现“”的转化,其中Me为Fe、Cu元素,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氧化”过程加入的目的是____。
(6)“氧化”过程产生的滤液中含钼微粒为__(填离子符号),分析加入可以沉钼的原因____。
(7)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厦门市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不给分;化学式对而未配平或重要条件错误扣
1
分,气体或沉淀符号未标扣
1
分,以上扣分不累计。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D
D
A
C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60
分)
11.(11
分)
(1)14C
(1
分)
(2)
(1
分)
(3)Na+
(1
分)
(4)第三周期
IVA

(1
分)
SiO2
+
4HF
=
SiF4↑+
2H2O
(2
分)
(5)CH2=CH2
+
Br2

CH2BrCH2Br
(2
分)
加成反应
(1
分)
(6)ACD
(2
分)
12.(12
分)
(1)碳碳双键
(1
分)
紫色退去,液体分层消失(写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1
分)
(2)1
(2
分)
取含
0.1
mol
丁二酸的溶液,与足量NaHCO3
溶液反应,若收集到
0.2
mol
气体,
则证明丁二酸为二元酸(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
分)
BC
(2
分)
(5)
(2
分)
CD
(2
分)
13.(12
分)
(1)0.2
(2
分)
共价化合物
放热
E1+E2
(4)Al(OH)3
+
OH-
=
[Al(OH)4]-
(1
分)
(1
分)
(1
分)
(2
分)
(5)①Al
(1
分)
②化学能
电能
(每空
1
分)
③1.5
(2
分)
14.(11
分)
(1)球形冷凝管(写“冷凝管”也可得分)
(1
分)
(2)
(2
分)
(3)催化剂
(4)65%
(5)①4.0
5.0
反应时间
(1
分)
(2
分)
(每空
1
分)
②无水甲醇过多,导致水杨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产率下降。(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
分)
15.(14
分)
(1)2MoS2
+
7O2
2MoO3
+
4SO2
(2
分)
Na2SO3(或
NaHSO3)
(1
分)
(2)600℃
(1
分)
MoO3
升华
(1
分)
(3)
Fe(OH)3
(1
分)
(4)
[Me(NH3)4](OH)2
+
(NH4)2S
=
MeS↓+
6NH3↑+
2H2O
[Me(NH3)4](OH)2
+
(NH4)2S
=
MeS↓+
4NH3↑+
2NH3·H2O
[Me(NH3)4](OH)2
+
(NH4)2S
+
4H2O
=
MeS↓+
6NH3·H2O
(2
分)
(5)去除
S2-
(2
分)
(6)MoO42-
(1
分)
酸性条件下,MoO42-转化为
Mo4O132-,Mo4O132-结合
NH4+形成(NH4)2Mo4O13
沉淀(2
分)
NH4NO3
(1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