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初学情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020七下·温州期末)七年级学生小明最近发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嘴角开始长出胡须,声调也有点低沉了。据此可判断小明所处的生长时期为( )
A.少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婴幼儿期
【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儿童期逐渐成为中年期的过渡时期,是指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二年左右。
【解答】进入青春期之后,男性的变化为身体迅速长高、体重迅速增加、长胡须、声调较低和喉结突出等。可判断出小明所处的生长时期为青春期。
故答案为:B
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和“木星”分别属于太阳系中的( )
A.恒星 行星 B.行星 卫星 C.行星 行星 D.卫星 行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质量很大的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周边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
【解答】地球和木星是太阳的八大行星中的两个;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为了品尝“舌尖上的美味”,小明去吃了一次重庆火锅, 结果感觉又麻又辣,眼泪直流。形成麻和辣感觉的器官是( )
A.大脑 B.眼 C.鼻 D.舌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感受器接受刺激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解答】人体感觉形成的部位都是在大脑;
故答案为:A。
4.(2019七下·天台期末)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蓝藻看上去呈蓝绿色,是因为蓝藻能( )
A.发出蓝光和绿光 B.透过蓝光和绿光
C.吸收蓝光和绿光 D.反射蓝光和绿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蓝藻属于不透明体,因为它只能反射蓝光和绿光,所以呈现蓝绿色,故D正确,而A、C、B错误。
故选D。
5.(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在6月15日(农历廿四)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天空中将出现的月相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农历二十四是下弦月;
A、下弦月;
B、满月;
C、上弦月;
D、新月;
故答案为:A。
6.(2018七下·吴兴期末)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对知识的梳理、归纳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解答】A、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A不符合题意;
B、宇宙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B不符合题意;
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丝、花药;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C错误,符合题意;
D、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以将机械运动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为有性生殖的是( )
A.细菌分裂 B.青霉产生孢子
C.马铃薯发芽 D.试管婴儿
【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A、细菌分裂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A不符合题意;
B、孢子生殖是无性生殖;故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是变态根,没有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19七下·天台期末)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色 音调 B.音色 响度
C.音调 响度 D.音色 音调 响度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因素;
(2)在七个音阶中,音调和响度都可以相同,唯有音色无法完全相同。
【解答】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音调和响度,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白色芳香,花期约3至4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其果实呈长球形,内有多粒种子。下列关于昙花说法错误的是( )
A.昙花属于被子植物 B.观察花的结构需要用放大镜
C.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D.传粉后在花粉管中完成受精
【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
【解答】A、昙花能够开花,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
B、花的结构是肉眼可见的,为了能够看的更清楚只需用放大镜即可;故B正确;
C、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故C正确;
D、传粉后子房的胚珠中完成受精;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0.(2018七下·吴兴期末)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1)如果看到物体的像,那么物体在哪种介质里,光线就从哪种介质里射出来;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光线的偏折方向。
【解答】筷子在水中,因此入水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这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2019七上·萧山月考)小悦学习了图中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用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些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叶绿体。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等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
【解答】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甲对应。草履虫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与乙对应。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与丙相对应。衣藻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与丁相对应。
故答案为:D
1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以测力计上的吊环为受力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即可。【解答】以测力计左边的吊环为对象进行分析,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即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而右边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产生,所以它的示数肯定是6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2020·温州)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即可。
【解答】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即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距离相等,那么棋子在甲位置的像应该在②处,棋子在乙位置的像应该在④处,那么“象”的移动是从②到④,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2019七下·台州月考)小明同学用实验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她已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得出研究结果,她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将小车从高于 H 的地方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B.改变小车的质量,从 H 高处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C.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取代毛巾再进行几次实验
D.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再进行几次实验
【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知道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知道控制不变的量和需要改变的量。
【解答】该实验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车的质量相同、初速度相同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大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5.(2019七下·天台期末)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和月球所处位置对应都正确的是(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与阳历关系情况如下图:
月相与阴历关系如下图:
【解答】 9月10日在6月22日与9月23日之间,此时位置应在图丙的位置; 农历八月十五 ,此时月相正好是满月,题图中太阳从左侧射入,所以位置应该在c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2019七下·天台期末)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2
F2 D.P1【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据此选择。
【解答】据图可知,正放时的水面高度比倒放时水面高度小,根据公式可知,饮料对瓶底的压强p1故选D。
17.(2019七下·温州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进行了探究实验:在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合的情况下,选择了三种不同作物的种子进行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组别 作物种类 种子数量(粒) 是否光照 发芽情况
1 莴苣 100 是 绝大多数发芽
2 莴苣 100 否 多数不发芽
3 大豆 100 是 绝大多数发芽
4 大豆 100 否 绝大多数发芽
5 小麦 100 是 绝大多数发芽
6 小麦 100 否 绝大多数发芽
根据实验数据,以下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实验中种子的数量为100粒,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B.对比3、4实验组可以得知,大豆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进行光照
C.对比1、2、4、6实验组可以得知,“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和作物的种类有关
D.综合以上实验组可以得知,当其他条件均适合时,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
【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知识解题。
【解答】A、在实验中,一般选择多粒种子进行重复实验,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故A正确;
B、对比3、4实验组可以得知,100粒的大豆种子,无论有无光照,绝大多数种子均发芽了,可以说明: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故B正确;
C、对比1、2实验组可知,100粒莴苣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有光绝大多数发芽;无光多数不发芽;对比3、4组和5、6实验组可以得知,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综上“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和作物的种类有关;故C正确;
D、综上“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和作物的种类有关;如莴苣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大豆、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2019七下·嘉兴期末)如图,在小明的推动下,小车与放置的木块一起以相同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小明对小车的推力大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C.小明后面的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3)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解答】A.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虽然相互接触但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肯定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
B.因为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相等,故B错误;
C.小明后面的脚向后蹬地,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地面对它施加向前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重力之和,肯定大于小车的重力,因此小车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9.(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涌泉蜜桔近年来深受温州消费者欢迎。
(1)蜜桔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2)蜜桔经常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A插进B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填茎中的结构名称)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3)如果A是品种“本地早”的接穗,将其嫁接到B“槾桔”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 。(填“本地早”或“槾桔”)
【答案】(1)子房
(2)形成层
(3)本地早
【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解答】(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2)嫁接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3)嫁接后结出的果实与接穗的品种相同,即A接到B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本地早;
故答案为:(1)子房;(2)形成层;(3)本地早。
20.(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运动到b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1)匀速
(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体受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合力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根据频闪照片,分析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1)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解答】(1)由图可知,小球甲在相邻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故甲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
(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都为G,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故答案为:(1)匀速;(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21.(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微信朋友圈传言“2月11日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最容易将扫帚竖立”。于是,大量如图所示的“立扫帚挑战”照片占领了微信朋友圈。其实,扫帚能竖立的原因是它所受的重力与 二力平衡。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传言的错误,你的建议 。
【答案】支持力;在其他日子仍然尝试这个实验,看扫帚能否成功站立 或者在不同日期测量出同一把扫帚的重力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对扫帚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分析与重力相互平衡的力;
(2)既然传言认为这种现象与时间有关,那么可以改变时间,再次完成实验,观察它是否能够再次竖立起来即可。
【解答】(1)竖立在地面上的扫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因此扫帚能竖立的原因是它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
(2)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传言的错误,我的建议是:在其他日子仍然尝试这个实验,看扫帚能否成功站立或者在不同日期测量出同一把扫帚的重力。
2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刷脸支付”成为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借助手机等工具,人为操作少,更加简单、高效。如图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机器。该机器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 (选填“远”或“近”)些。
【答案】凸透镜;近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当物距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有:眼镜、照相机和摄像机;
(2)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解答】(1)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2)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近些。
23.(2019七下·台州期末)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图是4 位不同的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 4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以下选项中不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事实是 。
A.拍打被子或衣服,抖落灰尘
B.旋转的陀螺一段时间后才停下来
C.马用力拉车,车前进;马停止用力,车就停止
D.垫排球时,排球离开手后仍能往上继续运动
【答案】④②③①;AB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2000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就无法运动;后来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通过不断研究发现: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速度将保持不变;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尔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如果物体不受力,不光做匀速运动,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再后来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2)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现象,哪个描述与其相悖,那些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图是4 位不同的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 4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即 ④②③① ;
(2)A.A拍打被子或衣服,力并没有作用在灰尘上,但是灰尘却向下运动落下来,故A符合题意;
B.旋转的陀螺不受鞭子的抽打,即不受力还能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故B符合题意;
C.马用力拉车,车前进;马停止用力,车就停止,故C不符合题意;
D.垫排球时,排球不受外力还能离开手后仍能往上继续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三、实验探究题(除25题第3小题3分外,其它每空2分,共19分)
24.(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江南的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干燥、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温暖环境里 将 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低温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 C组中的条件是 。
(3)通过小明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答案】(1)水分
(2)湿润
(3)干燥或低温保存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保存食物的最好方法就是让食物处于干燥的环境和对食物进行低温保存。
【解答】(1) A是烤干的馒头片,B是湿润的馒头片,A的环境为干燥环境,B的环境为潮湿环境,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分.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 B组是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因此C组中的条件为湿润,这样才能形成对照。
(4)通过小明的实验可以发现干燥环境下食物并不发霉,还有在低温环境下湿润的食物也不会发霉,因此一种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就是燥或低温保存。
故答案为:(1)水分;(3)湿润(3)干燥或低温保存
25.(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小明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的中心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回答问题:
(1)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
(2)若此时,小欢的手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凸透镜,在光屏上将看到 ( )(选填字母)。
A.指尖的像 B.指尖的影子
C.烛焰完整的像 D.烛焰不完整的像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40cm”处,他移动光屏是否能得到清晰的像,如果能得到请说明像的性质特征,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
【答案】(1)粗糙
(2)C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40cm”处,他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因为此时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该点时物体不成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物体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2)如果指尖触碰了凸透镜的镜片,那么指尖肯定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因此光屏上肯定不能看到指尖的像。由于指尖遮住了部分透镜,那么它会聚的光线变少,因此只会影响成像的亮度,不会影响成像的完整性;
(3)根据图片可知,此时物距u=50cm-30cm=20cm,像距v=70cm-50cm=20cm,那么此时物距等于像距。根据u=v=2f可知,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果蜡烛移动到40cm时,此时物距u=50cm-40cm=10cm=f,因此物体不能成像。
【解答】(1)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板。
(2)若此时,小欢的手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凸透镜,在光屏上将看到烛焰完整的像,故选C;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40cm”处,他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因为此时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该点时物体不成像。
26.(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小八和小乐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此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小八在实验中保持G1和G2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无法在原位置静止。小八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 。
(2)小乐在进行实验时,发现G1和G2大小存在较小的差异时小车也能保持静止,这与他预估的现象不相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答案】(1)小;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小车受到桌面对它的静摩擦力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的探究过程确定研究对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在实验中,如果G1较大,G2较小,那么小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于是会受到桌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此时G1=f+G2,因此小车仍然会处于平衡状态。
【解答】(1)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各连接一根绳子,绳子末端挂上钩码。通过改变钩码的重力来改变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通过小车的状态判断是否平衡,因此此实验的探究对象是小车。
小八在实验中保持G1和G2相等,也就是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此时小车左右两侧受到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了,因此小车不能保持静止状态,那么说明二力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小乐在进行实验时,发现G1和G2大小存在较小的差异时小车也能保持静止,可能的原因是:小车受到桌面对它的静摩擦力。
四、解答题(第27题6分,第28题10分,第29题5分,共21分)
27.(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重庆大巴落水事件让无数人揪心又痛心,这起事故同时又警醒我们,当发生汽车落水时,究竟该怎么办?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离开汽车,具体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启动门窗升降系统,把车窗降下来,直接爬出车窗。③如果车窗、车门已打不开,就需用铁锤等尖锐器械砸窗,这是因为尖锐的器械 产生的压强大,容易打碎玻璃。③如果车窗打不碎,就不要推车门,以免力气耗光,可静静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车门两侧 几乎相等,这时车门容易被打开,此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另外,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避免落水后冲击力过大,人因为具有 而撞向方向盘,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晕厥。
【答案】面积小;水的深度;惯性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车门内外水的深度相同时,水对车门向内和向外的压强相等,二者相互抵消,此时推门最省力;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②如果车窗、车门已打不开,就需用铁锤等尖锐器械砸窗,这是因为尖锐的器械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压强大,容易打碎玻璃。
③如果车窗打不碎,就不要推车门,以免力气耗光,可静静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车门两侧水的深度几乎相等,这时车门容易被打开,此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④另外,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避免落水后冲击力过大,人因为具有惯性而撞向方向盘,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晕厥。
28.(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近年来,温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离不开环卫工人们的辛苦付出。如图,洒水车某次在平直的道路上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进行酒水作业。洒水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项目 竖直
空载质量(吨) 2.4
满载装水量(吨) 20
满载时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总面积(米2) 0.4
正常晒水流量(吨/时) 50
(1)求该洒水车的水箱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2)求洒水车满载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3)若洒水车满载并按正常洒水流量酒水,它可连续喷洒的路程是多少米?
【答案】(1)该洒水车的水箱容积
(2)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车+m水)g=(2.4×103kg+20×103kg)×10N/kg=2.24×105N;
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3)能够持续洒水的时间:;
那么洒水车可连续喷洒的路程是:s=vt=15km/h×0.4h=6km。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洒水车的水箱容积;
(2)首先根据F=G总=(m车+m水)g计算出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计算洒水的时间,再根据s=vt计算连续喷洒的路程。
29.(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小蝉同学喜欢吃营养又味美的水煮蛋,她发现把刚煮熟湿漉漉的鸡蛋从锅里捞出,直接用手去拿,虽然感觉较烫,但还可以忍受可是过一会 儿,却感觉到鸡蛋比刚捞出来时更烫了……爱探究的她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鸡蛋捞出后不同时间的温度,并描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你解释该曲线所表示的现象。
【答案】开始时,鸡蛋表面有一层水膜,而水吸收鸡蛋的热量而汽化,会降低鸡蛋表面的温度。当水完全汽化后,由于鸡蛋内部的温度较高,因此热量向外传递,导致鸡蛋表面的温度升高。当鸡蛋内外的温度相同时,由于空气的温度较低,因此鸡蛋会向空气中散发热量,从而温度不断降低。当鸡蛋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时,鸡蛋的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2)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1 / 1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初学情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020七下·温州期末)七年级学生小明最近发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嘴角开始长出胡须,声调也有点低沉了。据此可判断小明所处的生长时期为( )
A.少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婴幼儿期
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和“木星”分别属于太阳系中的( )
A.恒星 行星 B.行星 卫星 C.行星 行星 D.卫星 行星
3.(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为了品尝“舌尖上的美味”,小明去吃了一次重庆火锅, 结果感觉又麻又辣,眼泪直流。形成麻和辣感觉的器官是( )
A.大脑 B.眼 C.鼻 D.舌
4.(2019七下·天台期末)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蓝藻看上去呈蓝绿色,是因为蓝藻能( )
A.发出蓝光和绿光 B.透过蓝光和绿光
C.吸收蓝光和绿光 D.反射蓝光和绿光
5.(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在6月15日(农历廿四)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天空中将出现的月相为( )
A. B. C. D.
6.(2018七下·吴兴期末)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对知识的梳理、归纳错误的是( )
A. B.
C. D.
7.(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为有性生殖的是( )
A.细菌分裂 B.青霉产生孢子
C.马铃薯发芽 D.试管婴儿
8.(2019七下·天台期末)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色 音调 B.音色 响度
C.音调 响度 D.音色 音调 响度
9.(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白色芳香,花期约3至4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其果实呈长球形,内有多粒种子。下列关于昙花说法错误的是( )
A.昙花属于被子植物 B.观察花的结构需要用放大镜
C.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D.传粉后在花粉管中完成受精
10.(2018七下·吴兴期末)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1.(2019七上·萧山月考)小悦学习了图中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1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13.(2020·温州)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14.(2019七下·台州月考)小明同学用实验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运动。她已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得出研究结果,她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将小车从高于 H 的地方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B.改变小车的质量,从 H 高处释放,再进行几次实验
C.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取代毛巾再进行几次实验
D.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再进行几次实验
15.(2019七下·天台期末)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如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和月球所处位置对应都正确的是(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16.(2019七下·天台期末)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2F2 D.P117.(2019七下·温州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进行了探究实验:在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合的情况下,选择了三种不同作物的种子进行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组别 作物种类 种子数量(粒) 是否光照 发芽情况
1 莴苣 100 是 绝大多数发芽
2 莴苣 100 否 多数不发芽
3 大豆 100 是 绝大多数发芽
4 大豆 100 否 绝大多数发芽
5 小麦 100 是 绝大多数发芽
6 小麦 100 否 绝大多数发芽
根据实验数据,以下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实验中种子的数量为100粒,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B.对比3、4实验组可以得知,大豆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进行光照
C.对比1、2、4、6实验组可以得知,“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和作物的种类有关
D.综合以上实验组可以得知,当其他条件均适合时,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
18.(2019七下·嘉兴期末)如图,在小明的推动下,小车与放置的木块一起以相同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小明对小车的推力大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C.小明后面的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9.(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涌泉蜜桔近年来深受温州消费者欢迎。
(1)蜜桔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2)蜜桔经常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A插进B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填茎中的结构名称)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3)如果A是品种“本地早”的接穗,将其嫁接到B“槾桔”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 。(填“本地早”或“槾桔”)
20.(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运动到b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判断的依据是 。
21.(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微信朋友圈传言“2月11日这一天地球的引力最小,最容易将扫帚竖立”。于是,大量如图所示的“立扫帚挑战”照片占领了微信朋友圈。其实,扫帚能竖立的原因是它所受的重力与 二力平衡。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传言的错误,你的建议 。
2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刷脸支付”成为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借助手机等工具,人为操作少,更加简单、高效。如图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机器。该机器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 (选填“远”或“近”)些。
23.(2019七下·台州期末)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图是4 位不同的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 4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以下选项中不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事实是 。
A.拍打被子或衣服,抖落灰尘
B.旋转的陀螺一段时间后才停下来
C.马用力拉车,车前进;马停止用力,车就停止
D.垫排球时,排球离开手后仍能往上继续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除25题第3小题3分外,其它每空2分,共19分)
24.(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江南的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干燥、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温暖环境里 将 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低温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 C组中的条件是 。
(3)通过小明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25.(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小明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的中心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回答问题:
(1)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白板。
(2)若此时,小欢的手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凸透镜,在光屏上将看到 ( )(选填字母)。
A.指尖的像 B.指尖的影子
C.烛焰完整的像 D.烛焰不完整的像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40cm”处,他移动光屏是否能得到清晰的像,如果能得到请说明像的性质特征,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
26.(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如图是小八和小乐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此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小八在实验中保持G1和G2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无法在原位置静止。小八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 。
(2)小乐在进行实验时,发现G1和G2大小存在较小的差异时小车也能保持静止,这与他预估的现象不相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四、解答题(第27题6分,第28题10分,第29题5分,共21分)
27.(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重庆大巴落水事件让无数人揪心又痛心,这起事故同时又警醒我们,当发生汽车落水时,究竟该怎么办?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离开汽车,具体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启动门窗升降系统,把车窗降下来,直接爬出车窗。③如果车窗、车门已打不开,就需用铁锤等尖锐器械砸窗,这是因为尖锐的器械 产生的压强大,容易打碎玻璃。③如果车窗打不碎,就不要推车门,以免力气耗光,可静静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车门两侧 几乎相等,这时车门容易被打开,此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另外,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避免落水后冲击力过大,人因为具有 而撞向方向盘,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晕厥。
28.(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近年来,温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离不开环卫工人们的辛苦付出。如图,洒水车某次在平直的道路上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进行酒水作业。洒水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项目 竖直
空载质量(吨) 2.4
满载装水量(吨) 20
满载时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总面积(米2) 0.4
正常晒水流量(吨/时) 50
(1)求该洒水车的水箱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2)求洒水车满载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3)若洒水车满载并按正常洒水流量酒水,它可连续喷洒的路程是多少米?
29.(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小蝉同学喜欢吃营养又味美的水煮蛋,她发现把刚煮熟湿漉漉的鸡蛋从锅里捞出,直接用手去拿,虽然感觉较烫,但还可以忍受可是过一会 儿,却感觉到鸡蛋比刚捞出来时更烫了……爱探究的她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鸡蛋捞出后不同时间的温度,并描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你解释该曲线所表示的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儿童期逐渐成为中年期的过渡时期,是指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二年左右。
【解答】进入青春期之后,男性的变化为身体迅速长高、体重迅速增加、长胡须、声调较低和喉结突出等。可判断出小明所处的生长时期为青春期。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质量很大的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周边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
【解答】地球和木星是太阳的八大行星中的两个;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感受器接受刺激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解答】人体感觉形成的部位都是在大脑;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蓝藻属于不透明体,因为它只能反射蓝光和绿光,所以呈现蓝绿色,故D正确,而A、C、B错误。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农历二十四是下弦月;
A、下弦月;
B、满月;
C、上弦月;
D、新月;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解答】A、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A不符合题意;
B、宇宙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B不符合题意;
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丝、花药;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C错误,符合题意;
D、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以将机械运动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A、细菌分裂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A不符合题意;
B、孢子生殖是无性生殖;故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是变态根,没有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因素;
(2)在七个音阶中,音调和响度都可以相同,唯有音色无法完全相同。
【解答】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音调和响度,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
【解答】A、昙花能够开花,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
B、花的结构是肉眼可见的,为了能够看的更清楚只需用放大镜即可;故B正确;
C、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故C正确;
D、传粉后子房的胚珠中完成受精;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1)如果看到物体的像,那么物体在哪种介质里,光线就从哪种介质里射出来;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光线的偏折方向。
【解答】筷子在水中,因此入水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这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用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这些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叶绿体。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等细胞结构,没有叶绿体。
【解答】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甲对应。草履虫有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与乙对应。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与丙相对应。衣藻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与丁相对应。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以测力计上的吊环为受力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即可。【解答】以测力计左边的吊环为对象进行分析,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即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而右边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产生,所以它的示数肯定是6N,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即可。
【解答】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即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距离相等,那么棋子在甲位置的像应该在②处,棋子在乙位置的像应该在④处,那么“象”的移动是从②到④,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知道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方案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知道控制不变的量和需要改变的量。
【解答】该实验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车的质量相同、初速度相同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大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与阳历关系情况如下图:
月相与阴历关系如下图:
【解答】 9月10日在6月22日与9月23日之间,此时位置应在图丙的位置; 农历八月十五 ,此时月相正好是满月,题图中太阳从左侧射入,所以位置应该在c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据此选择。
【解答】据图可知,正放时的水面高度比倒放时水面高度小,根据公式可知,饮料对瓶底的压强p1故选D。
17.【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知识解题。
【解答】A、在实验中,一般选择多粒种子进行重复实验,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故A正确;
B、对比3、4实验组可以得知,100粒的大豆种子,无论有无光照,绝大多数种子均发芽了,可以说明: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故B正确;
C、对比1、2实验组可知,100粒莴苣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有光绝大多数发芽;无光多数不发芽;对比3、4组和5、6实验组可以得知,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综上“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和作物的种类有关;故C正确;
D、综上“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和作物的种类有关;如莴苣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关,大豆、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答案】A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3)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解答】A.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虽然相互接触但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肯定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
B.因为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相等,故B错误;
C.小明后面的脚向后蹬地,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地面对它施加向前的摩擦力,故C错误;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重力之和,肯定大于小车的重力,因此小车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9.【答案】(1)子房
(2)形成层
(3)本地早
【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解答】(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2)嫁接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3)嫁接后结出的果实与接穗的品种相同,即A接到B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本地早;
故答案为:(1)子房;(2)形成层;(3)本地早。
20.【答案】(1)匀速
(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体受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合力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根据频闪照片,分析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1)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解答】(1)由图可知,小球甲在相邻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故甲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
(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都为G,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故答案为:(1)匀速;(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21.【答案】支持力;在其他日子仍然尝试这个实验,看扫帚能否成功站立 或者在不同日期测量出同一把扫帚的重力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对扫帚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分析与重力相互平衡的力;
(2)既然传言认为这种现象与时间有关,那么可以改变时间,再次完成实验,观察它是否能够再次竖立起来即可。
【解答】(1)竖立在地面上的扫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因此扫帚能竖立的原因是它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
(2)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传言的错误,我的建议是:在其他日子仍然尝试这个实验,看扫帚能否成功站立或者在不同日期测量出同一把扫帚的重力。
22.【答案】凸透镜;近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当物距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有:眼镜、照相机和摄像机;
(2)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解答】(1)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2)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近些。
23.【答案】④②③①;AB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2000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就无法运动;后来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通过不断研究发现: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速度将保持不变;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尔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如果物体不受力,不光做匀速运动,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再后来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2)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现象,哪个描述与其相悖,那些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图是4 位不同的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 4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即 ④②③① ;
(2)A.A拍打被子或衣服,力并没有作用在灰尘上,但是灰尘却向下运动落下来,故A符合题意;
B.旋转的陀螺不受鞭子的抽打,即不受力还能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故B符合题意;
C.马用力拉车,车前进;马停止用力,车就停止,故C不符合题意;
D.垫排球时,排球不受外力还能离开手后仍能往上继续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24.【答案】(1)水分
(2)湿润
(3)干燥或低温保存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保存食物的最好方法就是让食物处于干燥的环境和对食物进行低温保存。
【解答】(1) A是烤干的馒头片,B是湿润的馒头片,A的环境为干燥环境,B的环境为潮湿环境,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分.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 B组是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因此C组中的条件为湿润,这样才能形成对照。
(4)通过小明的实验可以发现干燥环境下食物并不发霉,还有在低温环境下湿润的食物也不会发霉,因此一种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就是燥或低温保存。
故答案为:(1)水分;(3)湿润(3)干燥或低温保存
25.【答案】(1)粗糙
(2)C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40cm”处,他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因为此时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该点时物体不成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物体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2)如果指尖触碰了凸透镜的镜片,那么指尖肯定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因此光屏上肯定不能看到指尖的像。由于指尖遮住了部分透镜,那么它会聚的光线变少,因此只会影响成像的亮度,不会影响成像的完整性;
(3)根据图片可知,此时物距u=50cm-30cm=20cm,像距v=70cm-50cm=20cm,那么此时物距等于像距。根据u=v=2f可知,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果蜡烛移动到40cm时,此时物距u=50cm-40cm=10cm=f,因此物体不能成像。
【解答】(1)为了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板。
(2)若此时,小欢的手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凸透镜,在光屏上将看到烛焰完整的像,故选C;
(3)小欢把蜡烛移动到“40cm”处,他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因为此时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该点时物体不成像。
26.【答案】(1)小;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小车受到桌面对它的静摩擦力
【知识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的探究过程确定研究对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在实验中,如果G1较大,G2较小,那么小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于是会受到桌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此时G1=f+G2,因此小车仍然会处于平衡状态。
【解答】(1)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各连接一根绳子,绳子末端挂上钩码。通过改变钩码的重力来改变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通过小车的状态判断是否平衡,因此此实验的探究对象是小车。
小八在实验中保持G1和G2相等,也就是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此时小车左右两侧受到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了,因此小车不能保持静止状态,那么说明二力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小乐在进行实验时,发现G1和G2大小存在较小的差异时小车也能保持静止,可能的原因是:小车受到桌面对它的静摩擦力。
27.【答案】面积小;水的深度;惯性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车门内外水的深度相同时,水对车门向内和向外的压强相等,二者相互抵消,此时推门最省力;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②如果车窗、车门已打不开,就需用铁锤等尖锐器械砸窗,这是因为尖锐的器械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压强大,容易打碎玻璃。
③如果车窗打不碎,就不要推车门,以免力气耗光,可静静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车门两侧水的深度几乎相等,这时车门容易被打开,此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④另外,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避免落水后冲击力过大,人因为具有惯性而撞向方向盘,可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晕厥。
28.【答案】(1)该洒水车的水箱容积
(2)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车+m水)g=(2.4×103kg+20×103kg)×10N/kg=2.24×105N;
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3)能够持续洒水的时间:;
那么洒水车可连续喷洒的路程是:s=vt=15km/h×0.4h=6km。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洒水车的水箱容积;
(2)首先根据F=G总=(m车+m水)g计算出满载时车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计算洒水的时间,再根据s=vt计算连续喷洒的路程。
29.【答案】开始时,鸡蛋表面有一层水膜,而水吸收鸡蛋的热量而汽化,会降低鸡蛋表面的温度。当水完全汽化后,由于鸡蛋内部的温度较高,因此热量向外传递,导致鸡蛋表面的温度升高。当鸡蛋内外的温度相同时,由于空气的温度较低,因此鸡蛋会向空气中散发热量,从而温度不断降低。当鸡蛋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时,鸡蛋的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2)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