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海绵内有很多空隙,里面充满了空气,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是宏观的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还存在着间隙.
2.(2015八上·开江月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寒冬雪花飞舞
C.八月丹桂飘香 D.向开水内加糖,水变甜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墙内开花墙外香、八月丹桂飘香、向开水内加糖,水变甜,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现象;
雪花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只能通过扩散现象体现;
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是看得见的.
3.(2017九上·永定期中)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高温的铁水具有内能,0℃的冰块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越大,A符合题意;
B、物体运动的快慢影响机械能,与内能无关,B不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温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内能是不相同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内能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温度、种类和状态,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4.(2018九上·龙子湖期中)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D.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AC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是等效的。
5.(2017·天水)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6.(2018九上·薛城期末)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A符合题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不合题意;
C、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C不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
C、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热量不能用“含有”表达;
D、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7.(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根据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质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和物体的质量无关。
8.(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C.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一定比铁高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跟物体的温度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与这种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的比值,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较多,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符合题意;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变化量小于铁的温度变化量,由于不知道它们的初温和末温,最终无法判断它们温度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用于供暖或降温等。
9.(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里煮直到温度不再升高,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
A.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判定
【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到温度不再升高,二者的末温相同,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铁块和铝块的初温和末温、质量都相同时,由Q吸=cm t可以知道,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因此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公式Q吸=cm t可以知道,在温度变化和质量相同时,铝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热量就会更多。
10.(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燃烧——膨胀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B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C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汽油机工作时,气门关闭,火线下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盐水,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浮、F乙浮,两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是F甲、F乙,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答案】B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而同一个鸡蛋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所受浮力相等,即F甲浮=F乙浮,又由同一个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可知甲杯中的盐水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密度,两杯的盐水体积相等可知加倍盐水重力大于乙杯盐水重力,两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盐水重力与鸡蛋重力之和,所以F甲>F乙,又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知杯的底面积相同,知P甲>P乙,
故答案为:B。
【分析】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12.(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密度计
C. 水位计 D. 气垫船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嘴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A项不合题意;
B.密度计利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B项不合题意;
C.水位计玻璃管和锅炉组成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气垫船原理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与连通器无关,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部开口的容器,锅炉水位计利用了连通器。
13.(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 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分析】甲吊车的机械效率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说明甲吊车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比乙吊车大;把相同质量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W有用=Gh=mgh可知:两辆吊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做的额外功不同,导致总功不同。
【解答】A、分析知甲乙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两辆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乙吊车做的额外功较多,所以乙的效率较低.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已知甲吊车的机械效率高,有用功相同,如果甲吊车的总功较多就与效率高矛盾.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两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如果总功也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机械效率公式和对有用功的理解.效率大小要根据计算公式判断。
14.(2016·遂宁)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解: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 OA=G L,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
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
故选C.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杠杆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在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
二、填空题
15.(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物”属于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
【答案】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食物“窜味”说明不同食物的分子跑到另一种食物的分子里面,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16.(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有 。“破镜难圆”说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 (选填“较大”或“较小”),分子间 (选填“存在较大引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答案】间隙;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分析】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17.(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炎热的夏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 的方式给轮胎降温。
【答案】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放出热量,使轮胎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给轮胎降温。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可以进行热传递改变内能。
18.(2018九上·靖远期末)钻木取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
【答案】做功;内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钻木取火时钻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内.
【分析】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叫做功,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19.(2018九上·武城月考)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的温度升高得少。
【答案】比热容;水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
故答案为:比热容;水.
【分析】在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吸热能力最强。
20.(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生活中 “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指 增加.
【答案】气温(或温度);内能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热量的概念
【解析】【解答】温度是反映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所以“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很高;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所以“摩擦发热”中的“热”指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分析】“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很高;“摩擦发热”中的“热”指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21.(2019九上·张家港期中)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 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
【答案】80;20
【知识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可知飞轮1s转40转,一转完成2个冲程,故可知1s内完成80个冲程;每4个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所以可知1s内对外做功20次。
【分析】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包含四个冲程,活塞往返运动两次,曲轴连杆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结合题目条件计算即可。
22.(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下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从4s-6s内,拉力F做的功是 J
【答案】2;16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所以当t=1s时,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同,根据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2N,故摩擦力也为2N;
由丙图可知,4s 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为2m/s,则在第4s到6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vt=2m/s×(6s 4s)=4m;
从乙图中可知4s 6s内物体受到的外力为4N,则拉力在这段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s=4N×4m=16J;
【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可以计算做功多少。
23.(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答案】(1)D;B
(2)A;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挤压在一起,可吊起一定质量的物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加热使水沸腾,水的内能增加,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C、抽开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在一起,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分析】逐个分析ABCD四个物理情景,确定其包含的物理规律或道理,即可得到答案.
三、实验题
24.(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1)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 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2)当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选填“水”或“煤油”)的温度升高较快,说明 吸收热量能力强;
(3)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量,本实验是通过比较酒精灯的 来间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这种研究方法与下面(填字母)事例中 的方法是相同的.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
B、在比较液体压强时,用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来判断
C、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答案】(1)质量
(2)煤油;水
(3)加热时间;B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由 可以知道,为了“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能力”需保证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和水的质量需要相同; (2)当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的温度升高较快,根据 可以知道,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所以水吸收热量能力强;(3)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量,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到转换法;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采用了等效替代法,不符合题意;
B、在比较液体压强时,用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是转换法,符合题意;
C、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分析】(1)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并根据 可判断,需要保证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2)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可利用 来判断;(3)通过加热时间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到转换法;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四、计算题
25.(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加热质量为500g的水,若水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则水温升高了多少?
【答案】解:根据 可知水升高的温度
答:若水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则水温升高了40℃。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吸收的热量,结合比热容和质量,可以计算温度差的大小。
26.(2018九上·新疆月考)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C水=4.2×103J/(kg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
【答案】(1)解: ;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2.52×105J
(2)解: ,所以由 得
答:金属块的比热是0.3×103J/(kg ℃)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求解水吸收的热量,结合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即可;
(2)同理,结合铁块的质量和铁块温度的变化量以及放出的热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金属的比热容。
27.(2016八下·句容期末)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 求:
(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1)解:水龙头的质量:m= =0.16kg.
答: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0.16kg.
(2)解:F浮=G﹣F=1.6N﹣1.4N=0.2N.
答: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2N.
(3)解:根据F浮=ρ水gV排得:V排= =2×10﹣5m3;因为浸没,所以V=V排=2×10﹣5m3;
则水龙头的密度:ρ= =8×103kg/m3.
因为8×103kg/m3<8.9×103kg/m3
所以这批水龙头不是纯铜的.答: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8×103kg/m3,商家的说法错误.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G=mg计算每个水龙头的质量;
(2)由示重法F浮=G﹣F计算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3)先由F浮=ρ水gV排计算得到水龙头的体积,再由计算其密度,与铜的密度比较可知是不是纯铜制做的.
1 / 1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2.(2015八上·开江月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寒冬雪花飞舞
C.八月丹桂飘香 D.向开水内加糖,水变甜
3.(2017九上·永定期中)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高温的铁水具有内能,0℃的冰块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4.(2018九上·龙子湖期中)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5.(2017·天水)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6.(2018九上·薛城期末)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7.(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根据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8.(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C.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一定比铁高
9.(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放在沸水里煮直到温度不再升高,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
A.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判定
10.(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燃烧——膨胀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
11.(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盐水,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浮、F乙浮,两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是F甲、F乙,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12.(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密度计
C. 水位计 D. 气垫船
13.(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 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14.(2016·遂宁)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
15.(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物”属于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
16.(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有 。“破镜难圆”说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 (选填“较大”或“较小”),分子间 (选填“存在较大引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17.(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炎热的夏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 的方式给轮胎降温。
18.(2018九上·靖远期末)钻木取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
19.(2018九上·武城月考)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的温度升高得少。
20.(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生活中 “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指 增加.
21.(2019九上·张家港期中)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 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
22.(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下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从4s-6s内,拉力F做的功是 J
23.(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三、实验题
24.(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1)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 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2)当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选填“水”或“煤油”)的温度升高较快,说明 吸收热量能力强;
(3)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量,本实验是通过比较酒精灯的 来间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这种研究方法与下面(填字母)事例中 的方法是相同的.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
B、在比较液体压强时,用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来判断
C、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四、计算题
25.(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加热质量为500g的水,若水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则水温升高了多少?
26.(2018九上·新疆月考)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C水=4.2×103J/(kg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
27.(2016八下·句容期末)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 求:
(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海绵内有很多空隙,里面充满了空气,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是宏观的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还存在着间隙.
2.【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墙内开花墙外香、八月丹桂飘香、向开水内加糖,水变甜,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现象;
雪花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只能通过扩散现象体现;
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是看得见的.
3.【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A、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越大,A符合题意;
B、物体运动的快慢影响机械能,与内能无关,B不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温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内能是不相同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内能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温度、种类和状态,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4.【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D.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AC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是等效的。
5.【答案】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6.【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A符合题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不合题意;
C、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C不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
C、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热量不能用“含有”表达;
D、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7.【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质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和物体的质量无关。
8.【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跟物体的温度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与这种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的比值,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较多,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符合题意;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变化量小于铁的温度变化量,由于不知道它们的初温和末温,最终无法判断它们温度的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用于供暖或降温等。
9.【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到温度不再升高,二者的末温相同,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铁块和铝块的初温和末温、质量都相同时,由Q吸=cm t可以知道,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因此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公式Q吸=cm t可以知道,在温度变化和质量相同时,铝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热量就会更多。
10.【答案】C
【知识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B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C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汽油机工作时,气门关闭,火线下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答案】B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而同一个鸡蛋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所受浮力相等,即F甲浮=F乙浮,又由同一个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可知甲杯中的盐水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密度,两杯的盐水体积相等可知加倍盐水重力大于乙杯盐水重力,两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盐水重力与鸡蛋重力之和,所以F甲>F乙,又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知杯的底面积相同,知P甲>P乙,
故答案为:B。
【分析】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12.【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嘴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A项不合题意;
B.密度计利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B项不合题意;
C.水位计玻璃管和锅炉组成连通器,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符合题意;
D.气垫船原理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与连通器无关,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部开口的容器,锅炉水位计利用了连通器。
13.【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分析】甲吊车的机械效率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说明甲吊车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比乙吊车大;把相同质量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W有用=Gh=mgh可知:两辆吊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做的额外功不同,导致总功不同。
【解答】A、分析知甲乙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两辆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乙吊车做的额外功较多,所以乙的效率较低.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已知甲吊车的机械效率高,有用功相同,如果甲吊车的总功较多就与效率高矛盾.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两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如果总功也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机械效率公式和对有用功的理解.效率大小要根据计算公式判断。
14.【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解: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 OA=G L,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
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
故选C.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杠杆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在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
15.【答案】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食物“窜味”说明不同食物的分子跑到另一种食物的分子里面,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16.【答案】间隙;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分析】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17.【答案】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放出热量,使轮胎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给轮胎降温。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可以进行热传递改变内能。
18.【答案】做功;内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钻木取火时钻与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内.
【分析】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叫做功,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19.【答案】比热容;水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
故答案为:比热容;水.
【分析】在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吸热能力最强。
20.【答案】气温(或温度);内能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热量的概念
【解析】【解答】温度是反映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所以“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很高;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所以“摩擦发热”中的“热”指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分析】“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温度很高;“摩擦发热”中的“热”指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21.【答案】80;20
【知识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可知飞轮1s转40转,一转完成2个冲程,故可知1s内完成80个冲程;每4个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所以可知1s内对外做功20次。
【分析】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包含四个冲程,活塞往返运动两次,曲轴连杆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结合题目条件计算即可。
22.【答案】2;16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所以当t=1s时,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同,根据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2N,故摩擦力也为2N;
由丙图可知,4s 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为2m/s,则在第4s到6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vt=2m/s×(6s 4s)=4m;
从乙图中可知4s 6s内物体受到的外力为4N,则拉力在这段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s=4N×4m=16J;
【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可以计算做功多少。
23.【答案】(1)D;B
(2)A;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挤压在一起,可吊起一定质量的物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加热使水沸腾,水的内能增加,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C、抽开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在一起,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分析】逐个分析ABCD四个物理情景,确定其包含的物理规律或道理,即可得到答案.
24.【答案】(1)质量
(2)煤油;水
(3)加热时间;B
【知识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
【解析】【解答】(1)由 可以知道,为了“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能力”需保证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和水的质量需要相同; (2)当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的温度升高较快,根据 可以知道,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所以水吸收热量能力强;(3)水和煤油吸收热量多少无法直接测量,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到转换法;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采用了等效替代法,不符合题意;
B、在比较液体压强时,用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是转换法,符合题意;
C、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分析】(1)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并根据 可判断,需要保证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2)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可利用 来判断;(3)通过加热时间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到转换法;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25.【答案】解:根据 可知水升高的温度
答:若水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则水温升高了40℃。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吸收的热量,结合比热容和质量,可以计算温度差的大小。
26.【答案】(1)解: ;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2.52×105J
(2)解: ,所以由 得
答:金属块的比热是0.3×103J/(kg ℃)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求解水吸收的热量,结合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即可;
(2)同理,结合铁块的质量和铁块温度的变化量以及放出的热量,利用比热容公式求解金属的比热容。
27.【答案】(1)解:水龙头的质量:m= =0.16kg.
答: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0.16kg.
(2)解:F浮=G﹣F=1.6N﹣1.4N=0.2N.
答: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2N.
(3)解:根据F浮=ρ水gV排得:V排= =2×10﹣5m3;因为浸没,所以V=V排=2×10﹣5m3;
则水龙头的密度:ρ= =8×103kg/m3.
因为8×103kg/m3<8.9×103kg/m3
所以这批水龙头不是纯铜的.答: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8×103kg/m3,商家的说法错误.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G=mg计算每个水龙头的质量;
(2)由示重法F浮=G﹣F计算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3)先由F浮=ρ水gV排计算得到水龙头的体积,再由计算其密度,与铜的密度比较可知是不是纯铜制做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