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1 15:02:16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方向相反,A不符合题意.
B. 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B不符合题意.
C. 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乙受到甲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而后退,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019八下·庆云期中)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B。
【分析】小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C符合题意;体育项目中标枪投掷、射击、立定跳远、跑步不能立即停止,均是惯性现象,AB不符合题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2017八下·太仓期中)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二力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弹力的定义可知,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因此物体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C.
【分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是一种接触才能产生的力.
5.(2017八下·城关期末)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
A.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根据压强公式P= 可知,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
即其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减小了一半,
所以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所以选项A正确,B、D错误.
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砖这种物质没变,其密度就不会改变,所以选项C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和密度的特性可直接进行判断.
6.(2017·澧县模拟)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
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某种液体的深度为h,则p=ρgh,
由p= 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
故选D.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再利用F=ps求受到水的压力.
7.(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用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测 、 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关于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支密度计都漂浮在不同液体的表面上,根据漂浮条件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密度计重力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支密度计,重力相同,所以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
由图知,密度计排开A液体的体积小于密度计排开B液体的体积,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B
【分析】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漂浮条件,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就越小。
8.(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小瓷碗沉入水底,瓷碗所受的重力不变,因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小于重力而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小瓷碗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B符合题意;
C.由于瓷碗浸没时,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C不符合题意;
D.小瓷碗浸没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水面下降,根据 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直至沉底。
9.(2018九上·广州月考)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ab段做功较多 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ab段功率较大 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已知F1=F2,sab=scd,
由W=Fs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A错误,B正确;
由于tab>tcd,由P=得:
Pab<Pcd.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比较功的大小要比较拉力F和移动距离s的大小,
知道功和时间的关系,根据P= 即可比较.
10.(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时刻改变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A.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改变,如给轮胎打气时,对打气筒做功,打气筒的发热,即打气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质量和速度均不变,因此动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可改变,B不符合题意;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加,高度减小,因此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即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符合题意;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等于速度,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不变,说明动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因此机械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铅球在下落过程中位置不断变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加。
二、填空题
11.(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这说明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答案】不同;作用点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这说明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2.(2017八下·枣阳期中)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 .被 的水平压力 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 ,在 的水平拉力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为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 为    。
【答案】40;3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G甲=40N.
(2)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乙=F乙=35N.
故答案为:40;35.
【分析】(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3.(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明游东关街时购买了如图所示的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发现刀刃都很薄,这是为了    ,手握位置都凹凸不平,这又是为了    .
【答案】增大压强;增大摩擦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刀刃都很薄,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手握位置都凹凸不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增大摩擦.
【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14.(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一驶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船所受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船身将   (选填:浮上、沉下)一些。
【答案】不变;浮上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过程中,轮船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沉浮条件知,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故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由长江驶入东海时,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
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轮船将浮上一些。
【分析】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结合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15.(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所示,重力为150N的物体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20s,则拉力做的功是   J,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答案】400;0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拉力做的功为 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由 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为0W。
【分析】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利用外力做的功除以做功需要的时间即为功率。
三、作图题
16.(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画出用细线悬挂、靠在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沿细线向上的拉力 ,墙对其水平向右的支持力 作用,如下图所示。
【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
作支持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支持物体,用字母F表示。
17.(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作出当工件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时,工件所受力的示意图。(假没向右运动)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工件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G和支持力 的作用,因工作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工件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在竖直方向上G与 平衡;又因工件随传送带一直向右做加速运动,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左滑动的趋势,故工件将受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
作支持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支持物体,用字母F表示。
作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用字母f表示。
四、计算题
18.(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体重分别为50kg和60kg的甲、乙两人进行登楼比赛,每层楼高3m。甲用2min从地面匀速登上第9层楼,乙用1.5min从地面匀速登上第7层楼。g取10N/kg。求:
(1)甲,乙两人克服重力做的功;
(2)甲、乙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
【答案】(1)解:甲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乙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答:甲克服重力做功 ,乙克服重力做功
(2)解:甲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乙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甲、乙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
答:甲、乙做功的功率之比为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利用外力做的功除以做功需要的时间即为功率。
19.(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一个重力为3N的实心铁块A,与一实心正方体木块B叠放在圆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平,如图所示.实心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求:
(1)实心木块的重力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当木块稳定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答案】(1)解:实心木块的体积:
V=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
由ρ=可得,实心木块的质量:
m1=ρV=0.6×103kg/m3×1×10﹣3m3=0.6kg
实心木块的重力:
G1=m1g=0.6kg×10N/kg=6N,
答:实心木块的重力为6N;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1+G2=3N+6N=9N,
受力面积S=10cm×10cm=100cm2=1×10﹣2m2,
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900Pa,
答: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00Pa
(3)木块稳定时,木块漂浮,则F浮=G总,
则G1+G2=ρ水gV排;
即9N=1.0×103kg/m3×10N/kg×V排;
解得:
V排=9×10﹣4m3,
则V露=V﹣V排=1×10﹣3m3﹣9×10﹣4m3=1×10﹣4m3.
答: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10﹣4m3.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已知实心木块的边长可求得其体积,在利用密度公式求解其质量,再利用G=mg可求得实心木块的重力;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AB的重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解;
(3)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根据漂浮时F浮=G可求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可求露出水面的体积.
五、实验题
20.(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测的的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0 0.8
2 木块与木板 5.0 1.0
3 木块与砂纸 4.0 1.2
分析    (选题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
(2)一个实验小组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块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    (写一种即可).
【答案】(1)匀速;1、2;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目的是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序号为1、2的实验,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不同,因此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分析】(1)水平匀速拉动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要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要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控制压力相同;
(2)改进实验装置后,木板只要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即可,对速度没有要求。
21.(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   (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    (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答案】(1)受到
(2)(c)、(d)
(3)液体密度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受到浮力作用;
(2)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时,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相同,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符合这个条件的是c、d两图;
(3)(d)、(e)两次实验中,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因此研究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
(1)受到;
(2)(c)、(d);
(3)液体密度.
【分析】(1)物体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就是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会导致在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示数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受到的浮力大小;
(2)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相同,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可以得出结论;
(3)比较(d)、(e)两次实验,找出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得出实验结论.
22.(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和运动速度v的关系。
甲、乙两组实验中:
(1)甲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速度
(2)质量;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甲图中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而两个小球的质量不同,是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小球质量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面滚下后推动木块前进的距离较大,质量较大的小球具有动能较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动能越大。(3)图乙中两小球质量相同,释放高度不同,是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分析】(1)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是为了使每次实验的小球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3)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 / 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019八下·庆云期中)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4.(2017八下·太仓期中)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5.(2017八下·城关期末)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
A.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6.(2017·澧县模拟)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
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
7.(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用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测 、 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关于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
A. B.
C. D.
8.(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
9.(2018九上·广州月考)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ab段做功较多 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ab段功率较大 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10.(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时刻改变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二、填空题
11.(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这说明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12.(2017八下·枣阳期中)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 .被 的水平压力 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 ,在 的水平拉力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为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 为    。
13.(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明游东关街时购买了如图所示的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发现刀刃都很薄,这是为了    ,手握位置都凹凸不平,这又是为了    .
14.(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一驶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船所受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船身将   (选填:浮上、沉下)一些。
15.(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如图所示,重力为150N的物体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20s,则拉力做的功是   J,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三、作图题
16.(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画出用细线悬挂、靠在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7.(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作出当工件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时,工件所受力的示意图。(假没向右运动)
四、计算题
18.(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体重分别为50kg和60kg的甲、乙两人进行登楼比赛,每层楼高3m。甲用2min从地面匀速登上第9层楼,乙用1.5min从地面匀速登上第7层楼。g取10N/kg。求:
(1)甲,乙两人克服重力做的功;
(2)甲、乙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
19.(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一个重力为3N的实心铁块A,与一实心正方体木块B叠放在圆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平,如图所示.实心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求:
(1)实心木块的重力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当木块稳定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五、实验题
20.(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测的的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0 0.8
2 木块与木板 5.0 1.0
3 木块与砂纸 4.0 1.2
分析    (选题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
(2)一个实验小组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块长木板.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这种改进的好处是    (写一种即可).
21.(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   (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    (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22.(2020九上·东坡开学考)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和运动速度v的关系。
甲、乙两组实验中:
(1)甲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方向相反,A不符合题意.
B. 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B不符合题意.
C. 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乙受到甲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而后退,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一定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等大反向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B。
【分析】小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3.【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C符合题意;体育项目中标枪投掷、射击、立定跳远、跑步不能立即停止,均是惯性现象,AB不符合题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答案】C
【知识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二力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弹力的定义可知,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因此物体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C.
【分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是一种接触才能产生的力.
5.【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根据压强公式P= 可知,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
即其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减小了一半,
所以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所以选项A正确,B、D错误.
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砖这种物质没变,其密度就不会改变,所以选项C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和密度的特性可直接进行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某种液体的深度为h,则p=ρgh,
由p= 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
故选D.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再利用F=ps求受到水的压力.
7.【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支密度计都漂浮在不同液体的表面上,根据漂浮条件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密度计重力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支密度计,重力相同,所以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
由图知,密度计排开A液体的体积小于密度计排开B液体的体积,两支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B
【分析】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漂浮条件,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就越小。
8.【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小瓷碗沉入水底,瓷碗所受的重力不变,因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小于重力而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小瓷碗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B符合题意;
C.由于瓷碗浸没时,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C不符合题意;
D.小瓷碗浸没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水面下降,根据 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直至沉底。
9.【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已知F1=F2,sab=scd,
由W=Fs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A错误,B正确;
由于tab>tcd,由P=得:
Pab<Pcd.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比较功的大小要比较拉力F和移动距离s的大小,
知道功和时间的关系,根据P= 即可比较.
10.【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A.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改变,如给轮胎打气时,对打气筒做功,打气筒的发热,即打气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质量和速度均不变,因此动能保持不变,机械能可改变,B不符合题意;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加,高度减小,因此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即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符合题意;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等于速度,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不变,说明动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因此机械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铅球在下落过程中位置不断变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加。
11.【答案】不同;作用点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这说明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2.【答案】40;3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G甲=40N.
(2)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乙=F乙=35N.
故答案为:40;35.
【分析】(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3.【答案】增大压强;增大摩擦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刀刃都很薄,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手握位置都凹凸不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增大摩擦.
【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14.【答案】不变;浮上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过程中,轮船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沉浮条件知,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故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由长江驶入东海时,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
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轮船将浮上一些。
【分析】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结合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15.【答案】400;0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拉力做的功为 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由 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为0W。
【分析】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利用外力做的功除以做功需要的时间即为功率。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沿细线向上的拉力 ,墙对其水平向右的支持力 作用,如下图所示。
【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
作支持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支持物体,用字母F表示。
17.【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工件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G和支持力 的作用,因工作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工件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在竖直方向上G与 平衡;又因工件随传送带一直向右做加速运动,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左滑动的趋势,故工件将受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
作支持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支持物体,用字母F表示。
作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用字母f表示。
18.【答案】(1)解:甲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乙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答:甲克服重力做功 ,乙克服重力做功
(2)解:甲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乙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甲、乙两人做功的功率之比
答:甲、乙做功的功率之比为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利用外力做的功除以做功需要的时间即为功率。
19.【答案】(1)解:实心木块的体积:
V=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
由ρ=可得,实心木块的质量:
m1=ρV=0.6×103kg/m3×1×10﹣3m3=0.6kg
实心木块的重力:
G1=m1g=0.6kg×10N/kg=6N,
答:实心木块的重力为6N;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1+G2=3N+6N=9N,
受力面积S=10cm×10cm=100cm2=1×10﹣2m2,
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900Pa,
答: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00Pa
(3)木块稳定时,木块漂浮,则F浮=G总,
则G1+G2=ρ水gV排;
即9N=1.0×103kg/m3×10N/kg×V排;
解得:
V排=9×10﹣4m3,
则V露=V﹣V排=1×10﹣3m3﹣9×10﹣4m3=1×10﹣4m3.
答: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10﹣4m3.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已知实心木块的边长可求得其体积,在利用密度公式求解其质量,再利用G=mg可求得实心木块的重力;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AB的重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解;
(3)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根据漂浮时F浮=G可求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可求露出水面的体积.
20.【答案】(1)匀速;1、2;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目的是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序号为1、2的实验,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不同,因此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分析】(1)水平匀速拉动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要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要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需要控制压力相同;
(2)改进实验装置后,木板只要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即可,对速度没有要求。
21.【答案】(1)受到
(2)(c)、(d)
(3)液体密度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受到浮力作用;
(2)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时,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相同,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符合这个条件的是c、d两图;
(3)(d)、(e)两次实验中,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因此研究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
(1)受到;
(2)(c)、(d);
(3)液体密度.
【分析】(1)物体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就是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会导致在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示数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受到的浮力大小;
(2)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相同,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可以得出结论;
(3)比较(d)、(e)两次实验,找出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得出实验结论.
22.【答案】(1)速度
(2)质量;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甲图中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而两个小球的质量不同,是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小球质量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面滚下后推动木块前进的距离较大,质量较大的小球具有动能较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动能越大。(3)图乙中两小球质量相同,释放高度不同,是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分析】(1)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是为了使每次实验的小球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3)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 / 1
同课章节目录